想要拥有一件让别人惊爆眼球的绿松石,入手一件品相好的料子只是第一步。让它
真正变美,还需要极关键的一步——用心盘玩。
只有经过无数次用心盘玩,绿松石才能达到优质的完美品相,绽放出润泽精美的光彩。如果只是将它放置一边,不闻不问,它就会变得干涩黯然。
这盘玩的技巧可不是人人都会!在会盘的人手里,普通的绿松石也可以通过盘玩,完成华丽蜕变,颜色浑厚温润、十分亮眼。但
对于不会盘的人,再极品的料子都有可能变垃圾废料!
如果你还没有把握能盘出高级包浆的绿松,那下面这份攻略一定得收好!
对于盘玩的技巧和常见雷区,下面都做了细致的整理归纳,
简单易懂又实用,保证你看完醍醐灌顶!
如果绿松石密度太低,而款式又不是素面的话,是不太建议上手盘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让你的绿松石变成这样.....
↓↓↓
本想着靠盘玩让手里的绿松石把件能更温润,结果万万没想到,直接把佛脸给盘“平”了!
绿松石的密度一低,结构就容易松散,这就直接带来了一个问题——容易磨损,而盘玩的过程是啥?就是靠手不断摩擦呀!
绿松石本身就比较“身娇体贵”、密度不高,要是
再遇上密度特别低、结构特别松散的,只要盘玩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磨损。
所以这类绿松不建议购买!
▲ 高瓷蓝绿松石戒面
那么该
如何分辨一块绿松石密度的高低呢?
最直观的方法就是——
称重量!
尺寸相同的两块绿松石,克重越大,密度也就越高!
而如果哪块绿松石轻的过分,只能说明密度太低了。
虽然买绿松石的时候,很多人都喊着要买“高瓷绿松石”,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瓷度高的绿松石这么吃香。
除了本身光泽度更好之外,瓷度
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盘玩体验
,那些瓷度太差的绿松石,太容易吃颜色了,稍微用手盘玩一下就发黑,好好的绿美人,硬是变成了“包黑炭”。
而瓷度高的绿松石虽然也会变色,但吃色没有那么夸张,盘玩出来不仅不丑,反而多了几分厚重感和高级感。
▲ 高瓷蓝绿松手串
如果
想要精准知
道一块绿松石的瓷度
,当然还是要靠专业的仪器,不过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犯不着那么兴师动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绿松石泡水!
高瓷度的绿松石放进水里之后气泡又少又绵密,而瓷度低的气泡又大又多,而且很快就会吸水变色
。
当然,如果完全没有气泡的话,不是玉化程度非常高的精品,就是沁过胶的优化品。
不过呢,就算不是上面那两种绿松石,我们也要用正确的姿势去盘,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盘玩可不是小事,想要盘出精品,下面这3条规矩你可得知道:
因为盘玩的过程,其实是靠我们自身的油脂来“养”玉石,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戴手套的,但如果是这2种情况,建议大家还是戴上手套盘更温润:
对于瓷度瓷度一般的绿松来说:
瓷度低的绿松石是不适合盘玩的,因为很容易变黑,而如果实在想盘的话,可以戴上手套,避免变色的风险。
对于手汗严重的玩家来说:
如果自己手汗出的比较多,那还是乖乖戴上手套吧,千万不要以为手汗有利于玉石的盘玩包浆!
绿松石因为结构的原因,很容易“吃色”,
无论是佩戴还是盘玩,一定要避开容易掉色的东西,如果戴手套盘的话记得买白色的
。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哪一种玉石的盘玩都是一件长久的活儿,看着别人的绿松石有着厚重的包浆,着实让人眼馋羡慕,可自己的包浆迟迟还没包好,实在太让人着急了!
这不,有些心急的人开始偷偷用速成的方法来加快盘玩的进程,他们把绿松石泡进油里,只要几天,就能收获到有着漂亮“包浆”的绿松石了。
不过这样弄出来的绿松石,包上的可不是包浆,而是油垢!只要放置一段时间,表面就会出现一个个白斑,看起来就像发了霉一样。所以盘玩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能挖空心思急于求成!最后结果会适得其反!
绿松石变色太快太深影响颜值,但如果一块绿松石怎么盘都没啥变化的话,多是因为这3种原因:
高瓷度的绿松石因为质地紧实,变色的速度肉眼很难察觉,很多人误以为不会变色,其实只要盘玩的时间足够,它还是会慢慢变色的,不过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要有耐心哦~
如果不是瓷度高,那十有八九你是买到了沁胶的绿松石,因为绿松石结构里都被胶给填满了,虽然看起来更为紧实,卖相也好,但是油脂完全沁不进去,自然就不会变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