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哪吒2》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15! ·  18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已确认!当场击毙 ·  18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160斤男子落水被冲向水闸!危急时刻…… ·  昨天  
湖北市场监管  ·  【平平姐说市】㉕2月8日起正式实施!食品添加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何以江夏

新华网  · 公众号  ·  · 2024-06-24 19:53

正文

有一个地方
你能收集浪漫山顶落日
邂逅惊艳的矿坑翡翠湖
在湖光山色里乘风破浪
……

它比你想象的更古老
早到五千年前
就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它比你想象的更年轻
是自带热血青春电影滤镜的
高新科技之城

长江之滨,武汉之南
这里
就是素有“楚天首县”美名的
江夏

1


这是灵秀山川

神韵自然的江夏


江夏
是北纬三十度特别的存在
碧水长青
江夏136个湖泊
星罗棋布
诗情画意的汤逊湖
是中国最大城中湖
沿湖漫步
它会让你以为找到了自己的
“梦中情岛”

图片来源:“游江夏”微信公众号

烟波浩渺的梁子湖
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
保存最好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也被专家学者誉为化石型湖泊
是物种基因库和鸟类的快乐园

群山如虹
江夏118座山体,起伏绵延
山水环绕的龙泉山
自古以来被视为“福地仙壤”

“山有水流如八字”的八分山
是徒步爱好者们的野趣乐园
更是落日追求者们的浪漫天堂

图片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来到熊廷弼公园
你能看见
犹如海滨城市的迷人风光
抵达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你可以放下疲累
在高负氧离子的天然氧吧
治愈身心

图片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奔赴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
这是由废弃矿山改造的
生态景区
是江夏人自己的“稻城亚丁”
肌理粗犷的矿山映衬着幽淡惊艳的
翡翠色湖水
茂盛蓬勃的高山草甸宛如
绿毯铺陈
绿野仙踪般的超级美图
原片直出
是摄影爱好者们喜爱的打卡地

2


这是文化灿烂
辉光日新的江夏

俯仰天地,寄情山水
江夏土地里流淌的是
古老厚重的历史与传奇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江夏
就是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
交会地

图片来源:古镇金口微信公众号

自春秋战国时期起
古称“涂口”的江夏金口古镇
是重要商品集散的黄金口岸
这里见证了风云变幻的诸侯争霸

公元前201年
汉高祖设江夏郡,这是江夏建县之始
有史可依的“江夏”名字由来
至今,摄影师们仍旧钟情这片江滩
它不但能拍出大江大河的大气魄
还能凭吊怀古
仿佛可以听到船工们豪壮的呼号声

图片来源:江夏融媒微信公众号

到了唐代
江夏纸坊街以造纸作坊而闻名
因此被命名为“纸坊”
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湖泗现存数百处宋代大型窑址群
让世人知道江夏单色釉瓷器灿烂的陶瓷文化
如今,槐山寺种植的银杏树摇曳着与我们对望
沉寂了千年的青白瓷依然温润如昔
江夏就这样彰显着星汉灿烂的唐宋文化

图片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百余年前
生于江夏的京剧老生谭鑫培
开宗立派在老生行当里创立“谭派”
如今,在以他为名的公园里
热爱京剧的票友们齐聚一堂
咿咿呀呀地吊嗓子
继续在梨园里书写着对京剧的热爱与传承

江夏人用自己的坚守与传承
让草把龙、竹篾工艺、菖蒲制香
榫卯木艺等流传至今
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江夏人
接续不断地绘就人文历史的美丽新画卷

3


这是田野如歌
好味人间的江夏

早就有古语说
“江夏熟、荆楚足”
江夏自古就是丰饶的鱼米之乡
这里有近十八万亩水稻
是国家绿色食品原料
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
最富盛名的法泗桂子米
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
自明朝起,就是著名的茶产区
茶香氤氲
沿着长江江夏段
香飘万里

图片来源:江夏融媒微信公众号

山川为邻,绿水同行
田野相伴,文脉辉映
对江夏人来说,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则藏在舌尖上,蒸腾在烟火气里
早上,需要一份地道江夏早餐唤醒灵魂
说早餐可能不恰当
得地道地说“恁,过早了冇?
牛肉粉配面窝,才扎实!

图片来源:醉美微江夏微信公众号

江夏人把鱼吃出了花样
除了日常的煎、炸、煮、焖
非遗传承的汤逊湖鱼丸
才是心头好

图片来源:纸坊生活通 微信公众号

除了鲜掉眉毛的鱼丸
还有膏黄蟹肥的梁子湖大闸蟹
远销海外的舒安藠头、土地堂的西瓜
金口烧腊、五里界粉蒸肉
湖泗豆腐角、 合菜面……
食物的“鲜”赋予了江夏的美
让无数老饕们念念不忘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