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育蓝皮书
集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年度行业发展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体育蓝皮书

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学校体育存在大问题

体育蓝皮书  · 公众号  · 体育  · 2017-04-09 17: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4 6 日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共同主办了“纪念《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暨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高端论坛”。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对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以及学校体育的看法。


健康中国,中国体育责任重大


2016 10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这是今后 15 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


规划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将从 2015 年的 76.34 岁提升到 79 岁,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从 2015 年的 89.6% 提高到 92.2%


卢元镇介绍说,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每年以 20% 的速度在增长,其中 80% 用于慢性病的防治,慢性病导致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 85% 。慢性病经济负担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家的 GDP 增长速度。“就在此时这份纲要出台了,并且强调了全民健身的作用,这绝非是偶然,而是社会健康发展规律使然。”


作为一个体育人,卢元镇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体育将承担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在他看来,健康中国的提出是符合当今广大民众对健康的强烈需求的,它顺应了现阶段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是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行的健康促进运动遥相呼应。


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名片


全民健身之所以能够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卢元镇认为有三个理由。


第一,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健康与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如人口快速老龄化,城市过度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国民体质下降,医疗费用高涨,是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在达到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相近水平时都遇到过的,这些国家都推行了相类似的全国性的健康计划。


第二,体育的本质就是为了增长体质增强健康,尽管体质和健康的概念有所不同,但都是对人的身体而言的,能够对人产生积极作用。


第三, 20 多年来全民健身活动已经在促进社会健康方面大显身手。


学校体育,存在大问题急需解决


健康中国建设,学校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体育在当今中国也由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恶化,使得社会对健康中国建设充满担忧。


“《中国体育报》曾发表文章说,我们中国人体质状况最好的年龄段是 3 岁到 4 岁,也就是说处在没有接受学校教育这一阶段的孩子身体最好,一旦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这个体质就越来越不好了。”卢元镇认为这个情况反映出学校的体育问题,他进一步阐述道,“我们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后,重新学习养生等中国传统的东西,现在还有很多年轻人跑马拉松,都跟学校无关。我们现在的中学是不准跑 800 米和 1000 米的。这个反差说明我们学校的体育教育存在大问题。”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卢元镇认为,孩子们自发参加运动不一定是为了增进健康,可能是为了满足兴趣,或是培养品质、团队精神,产生的附加值是他们的身体变得健康而强壮。而现在的学校体育,是成年人把我们自己的“健康”动机强加于孩子身上,枯燥无味,这便导致了他们非常不爱好体育。


“我们现在体育教育的教材是什么呢?相当于维生素片。不让你吃饭,就吃药,就能解决你的身体问题。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好的。”不过,让卢元镇感觉欣慰的是,近期学校开始重提运动问题,这将是付出 30 年代价后的一个回归过程。“我相信如果这样的一个过程回归了,孩子们都去踢校园足球,参加他们喜爱的运动,我想学生的健康问题、体质问题是会解决的,而绝不是靠中高考加分这样的手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