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ns优选
更多有趣有价值的资讯分享,带你发现更酷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2 天前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2 天前  
掌上平度  ·  平度“萌宠经济”火热升温! ·  3 天前  
掌上平度  ·  平度“萌宠经济”火热升温! ·  3 天前  
广州普法  ·  一天跑9家,男子直呼:比上班赚多了! ·  3 天前  
植物星球  ·  山谷里的铃兰来了,今年还有粉色和重瓣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ns优选

月薪3万的北京家庭主妇刷屏:40岁,没上过班,不干活不带娃,颜值逆天,去过50多个国家……

lns优选  · 公众号  ·  · 2024-05-04 22:40

正文

本文授权转自:益美传媒

ID:YeeMedia

几天前,一段街头采访火了。

视频出自一个名为@北京·360行的短视频账号。

主持人在街头挑选路人提问。

问题主要关于职业、收入。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一位女士的出现,再次印证了这句话,也刷新了大众对于家庭主妇的认知。

细看这段采访之前,我们先看看网友的反应。

真可谓是:

主持人破防、观众震惊、全网打工人落泪……

同时,很多人质疑其为演员。

益美君觉得,真假不重要,看懂这段采访更有意义。

01

该死的松弛感再次来袭

首先,益美君想带大家回顾一下这段采访。

我截取了其中最经典的几段,请看“VCR”:

A、

问:您是做什么职业的?在这个行业多久了?

答:家庭主妇,大学毕业就没怎么上过班,十几年了。

问:你每个月收入大概是多少?

答:靠老公养,他给多少我不挑。

问:你的日常工作内容,您可以简单概括一下吗?

答:跳舞、旅游、弹琴,然后吃喝玩乐,偶尔看看娃,很偶尔。

我爸妈帮我带孩子,我可能一个月带个一两天吧。

一个月3万,主要是我要旅游,所以花费比较多。

单纯在北京可能一个月三千就够了。

我去过五十个国家,基本上都自己玩。

我老公得挣钱,他不挣钱我怎么玩呢?

虽然我现在孩子大了,那我也不带他,太麻烦了,还是自己玩好。

B、

问:您有上下班的时间吗?

答:我有上下课的时间。

比如说早上跳个舞啊,然后下午回家睡个觉,做个按摩呀,然后晚上跟朋友吃个饭呀。

一般都是早上九点半起,晚上两点半睡觉。

问:您觉得这个行业的门槛高不高?有哪些要求?

答:就是一定要找一个好老公。

问:对于想要进入该行业的人,你有什么建议呢?

答:建议找个好老公哦~

问:您老公是一个特别勤奋上进的人吗?

答:我老公就是个正常人,正常勤奋上进。

C、

问:那你这份工作当中,你觉得什么事情是最难呢?

答:(沉默……)

问:哎,人生总有点挫折吧?

答:呃……不太多。

问:就是当家庭主妇有什么比较难的事情吗?

答:没啥,主要是我跟我老公关系很好。

我有时候出去旅游会带我婆婆,所以婆媳关系也特别好。

所以挫折,有啥挫折呀?

就是有时候弹个琴、跳个舞,弹得不好,跳得不好,会有点挫折。

真没啥挫折。

D、

问:方便说一句鼓励自己和他人的话吗?

答:我要在六十岁之前玩完全世界,这是我自己的。

别人就是努力好好挣钱。

问:请问您今年多大呀?皮肤真好。

答:四十。

问:啊????!咱是做过医美吗?

答:不能说完全没做过,打过一次针,然后就后悔了,因为完全没有效果。

所以还是好好玩就行了。

看到这,我相信很多读者已经明白我为什么说真假不重要了。

因为这种松弛感很难演出来。

因为紧绷惯了的“社畜”大概率编排不出这样的剧本。

(建议去看一遍原片)

“被老公养”、“天天吃喝玩乐”、“偶尔带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不带老公孩子”、“正常努力”、“建议你找个好老公”……

有的人,比如那些自诩松弛的所谓的大明星,他们绝对不敢讲这样的大实话。

随便讲一句,辛苦经营的人设就崩掉了。

所以,这位主妇火了。

她根本不在乎什么人设,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她只在乎自己快不快乐。

大家未必羡慕大明星,但是一定羡慕这位主妇。

紧绷惯了的人,真的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理解这些画面和语言。

比如那句:

“我老公就是个正常人,正常勤奋上进。”

我认为这才是这段采访的精华——

如果这样才是正常的,那么不正常的是什么?

02

不得不紧绷的你、我、他

很多人看完后忿忿不平:

老公挣钱她花钱,孩子丢给父母她不带,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这女的也太自私了吧?

她早晚得被踹吧?

还有人拿《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与她作比,预判她的结局。

……

乍一听,确实不合理。

大道理,在这似乎都讲不通。

但是,她的家人都欣然接受,一切就变得合情合理。

我们得分清主次。

她是在松弛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那个。

这,才是最让人羡慕的。

紧绷惯了的人会这样自我教育:

你想要好的生活,就必须努力,一刻不能松懈地努力。

考学、婚嫁、买房买车、生儿育女、养老退休……

几乎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件或几件人生大事围绕着我们。

结果就是:

我们只得步履不停。

稍稍喘息,就会有种负罪感。

愧对父母、愧对自己、愧对社会。

由于大家的精神总是处于紧绷状态,家庭矛盾总是一触即发,教育问题也愈发突出。

可是。

大部分人仍旧认为这是正常的。

我们甚至将这统称为“责任”。

你看。

普通人的紧绷,不止至死方休,且与生俱来。

与之相伴的苦难也是。

短视频博主@二胎乔爸在北欧 曾分享他对松弛感的认知。

一胎时,他事无巨细,孩子还没学会走路他就开始为幼儿园和学区房焦虑。

后来,他在芬兰生了二胎。

虽然养育两个孩子更累,但是精神压力越来越小。

他说:

“我一直在思考松弛感到底是来源于什么?

这里边当然有我们一胎时积累的那些经验。

但不能否认的,还有很多环境因素。

比如安全感,比如食品安全。

比如不用争抢教育资源。

比如大家可以充分掌控自己的生活。

上班族,到点儿就可以下班。

谈生意,也不一定非要喝酒、唱歌。

到了周末或者假期,你可以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时间,安排自己的旅行。

大家的价值观更加多元,不用在一个赛道上比拼。

当你可以不必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去衡量自己时,自然会更关心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努力”是必须的。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也没错。

但,“一刻也不能松懈”真的没必要。

大可不必这么折磨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