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养身厨房
”→再点击右上角“…”→选“
设为星标
”
设星标,找养身厨房更方便!
衰老
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从身体功能发育到巅峰状态之后,人们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老。然而生活中,有的人似乎老得快,而有的人似乎不显老,
这是为什么呢?
近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的衰老过程并不是匀速的,
在某些年龄段,衰老可能会“加速”。
研究人员收集了4263名年龄在18~95岁之间的健康受试者的血浆样本,并系统分析了2925种血浆蛋白的水平,最终发现有1379种血浆蛋白
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显著变化。
血浆蛋白质是指血液中除了血球蛋白质以外的蛋白质,占血浆重量的7%~8%。别看份量不大,但它们的
种类丰富、功能繁多,
是组成细胞并调节细胞功能的主要物质。
血浆蛋白的种类非常多,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4种。
具有黏性和胶质性,占血液总蛋白含量的40%~60%,能帮助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和体液平衡,
促进凝血和伤口愈合。
如果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代表有营养不良或创伤失血。
是一种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球状微粒,
负责运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是参与人体脂质代谢的重要物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时,可能有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指的是具有抗体活性或与抗体分子相似的化学结构的球蛋白。它可以
促进人体合生抗体,
中和外毒素,遏制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免疫球蛋白数量异常增多时可能表明有感染类疾病发生,而异常减少时则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
又叫做运铁蛋白,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将消化系统吸收而来的铁,以及红细胞正常死亡释放的铁,经过合成后运输到骨髓中,
促进新的红细胞生成。
转铁蛋白的数量变化与人体各种贫血症状有直接关系。
通过对4种血浆蛋白的简单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数量变化能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免疫系统、造血系统以及营养代谢系统等方方面面。如果这些身体功能都减弱了,很容易导致提前衰老。
而研究发现,
大量血浆蛋白在3个年龄段会出现剧烈的波动,
与疾病相关的蛋白数量升高。
研究发现的3个年龄段分别是
34岁、60岁和78岁左右,
刚好对应着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末尾。如果能把握好这3个阶段,大概率会比同龄人老得更慢,也更健康。
青年时期人体代谢旺盛,对能量的需求很大,即便摄入一些高油、高糖食物,
一般
也能消化完全,避免产生疾病。
但人体机能在35岁达到巅峰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此时代谢水平逐渐降低,而饮食结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很容易为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
埋下隐患。
此时检查载脂蛋白数量,可能会发现
低密度脂蛋白数量蹿升,
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不利因素】
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过多摄入高油、高糖等食物,不能保持合理体重和适度的运动量,体型过于肥胖等。
要知道,几乎所有细胞的更新都需要蛋白质参与,若体内某些蛋白质匮乏,可能造成
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抑癌因子减少,
从而诱发基因突变,发展为癌细胞。
60岁
时人体营养吸收水平大不如前,而蛋白质流失却每日愈增,也使得多种肿瘤和癌症的患病风险不断升高。
【不利因素】
肌肉大量减少、皮肤皱纹增多、伤口愈合减慢、炎症频发、骨关节老化、贫血等都可能说明体内蛋白质匮乏,抵抗力低下。
70岁以上群体为阿尔茨海默病高发人群,这和一种蛋白质的数量密切相关,那就是
β-淀粉样蛋白。
β-淀粉样蛋白由多种细胞产生,循环于血液、脑脊液和脑间质液中,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在大脑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并产生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它不但会
引发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
还容易破环血脑屏障和微循环。
【不利因素】
β-淀粉样蛋白的分解主要依赖
脑啡肽酶和胰岛素降解酶,
以及自身的
免疫系统。
然而老年人肠胃消化功能较弱,摄入的蛋白质数量和种类较少,加剧了大脑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