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次传统的回归,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与朋友叙旧。在数字化时代,这既是一次大型的社交回归,也是一次数字世界的盛宴。
随着技术的急速发展,我们仿佛身处一场实验之中,不断探索在便捷、高效的数字世界里社交互动如何能极致创新。但如今,人们对数字社交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社交回归”成为新的趋势。人们意识到生活是建立人际关系、地域与文化联结的关键,数字技术只是生活的辅助,而非主角。他们重返正常的生活节奏,重新定义技术在生活中的角色,重建与生活的联结,走向户外、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重拾旧日的爱好和习惯,从而发掘新希望。这也为企业带来了变革机遇。
唱片、胶片相机、复古游戏机在年轻人中再度兴起,逛早市、穿旗袍汉服日趋流行……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正在从生活和文化层面重新解读前数字时代那些充满独特质感的物品和体验,并更倾向于开始寻找简单纯粹的快乐,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来打造美好回忆。“简单技术”的兴起也印证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只有接打电话、发送讯息的非智能手机。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寻觅爱情的人开始减少使用约会软件,希望以更传统浪漫的方式与他人相识;相较线上的健身课程,有人更热衷加入线下运动社团;亲近自然的户外和手工艺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人们对于本地文化和民族自豪感正极大促进着当地旅游业的复兴,比如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的游览山西古建筑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与全球受访者相比,中国受访者选择线下活动更注重改善身体健康和体验更多、更丰富的情感,同时也更青睐数字和实体相结合的体验。
人们选择线下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健康和体验(点击查看大图)
在中国,人们最青睐数字和实体体验的结合(点击查看大图)
社交回归是一场意义重大、非常积极的运动风潮。此时此刻,它正在发生,并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为品牌带来了机遇:
打造更加生动、真实的质感体验,与客户的线下生活建立联系
。我们并不认为人们会摒弃数字技术,但我们确信会有更多的人尝试平衡虚拟与现实,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并回归现实体验。而一直奉行“数字为先”的品牌,如果能将与客户在线上的互动延伸到现实世界中,自然会赋予人们更加强烈、深刻的体验,从而找到营销甜区。
企业需要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找到平衡。以亟需变革的客户服务为例,很多行业的企业已大力投资技术,通过诸如自助语音服务,机器人对话等,以求实现无需与客户交流便直接提供解决方案。但他们忽略了客户的感受:人们觉得自己没有被企业视为需要花费成本来服务的对象,而是充当了企业增长的垫脚石。
这些企业应当借鉴人们在生活中重拾平衡的方法,重塑客户服务。在我们的调研中,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没有目的性地使用社交媒体。因此,企业需要审视,哪些业务最适合通过数字渠道交付,哪些业务可通过更贴近感官、更具质感的方式或真实人际互动来展开。
企业若能超越交易关系而触动人们内心,将获得客户的青睐并赢得良好口碑。品牌应积极思考如何将“打造愉悦的线下体验”融入品牌承诺。他们需要理解,对于客户来说,“美好生活”意味着什么,自己是否被允许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
过去一年,我将更多时间放在参加面对面的线下活动,比如参加读书会、观看现场表演、锻炼和散步。我认为品牌可以组织更多这类活动,像是活动日、咨询日或展览日等等,从而更多地与消费者互动。
去年巴黎奥运会再次激发出全球人们的澎湃热情。与打破的记录或各项成绩数据相比,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运动员真实情感的流露。这有力地提醒了人们,是什么吸引着人们去亲身参与一场活动。运动服饰和其他健康相关品牌也正在急切地抓住机会赞助线下跑步社团,这样就有机会让跑者试用他们的产品,并参与由品牌方举办的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可以创造持久的记忆和参与感,加深信任和忠诚度,带来进一步互动的机会。
我们建议,品牌应该回归现实世界,与客户进行自然真切的互动交流,及时满足客户寻求真实质感、面对面体验的需求。
同时,企业需要了解人们青睐“简单技术”的原因。随着人们开始在一些重要时刻选择使用简单技术,企业需要洞察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这在当下会如何影响人们对品牌的期望。
并且,品牌方亟需抓住机会立足本土文化,拒绝老调重弹。可以通过在活动、内容、广告营销和客户体验中巧妙融合本土文化,不拘一格地突出特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从而展现亲和力。
为人们打造一片“旷野”。感受自然的魅力对人们越发重要,因而某些品牌可以主打自然派美学风格并从中受益,抓住消费者渴望走向户外的心理,探索相关的活动或商业模式。
活在当下、专注于眼前,寻觅深度、丰盈、充沛的真实体验,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渴望,也改变着人们的选择和行为。这同时正是企业把握时机,重新审视自身在人们生活中定位的契机。放慢节奏,用心感受,我们将再次出发,一同去体会生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