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小巴为你准备了一份知识产权报告
点击上图▲免费阅读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听说黄磊老师摊上“事”儿了?
一家公关公司发文怒怼黄磊的品牌“黄小厨”剽窃自己关于黄小厨noob市集的创意,并称该方案的费用他们不要了,但方案的知识产权不会放弃。
而后黄磊作出回应:“如黄小厨涉及抄袭,公司自会承担责任,并对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同时表示自己作为文化创作者,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不能容忍。
此事一出,立刻引来一群看热闹的同学。
而小巴看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作品被抄袭后才想起去提知识产权保护?而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却对它视而不见,还有些后知后觉的人在自己的技术被剽窃后才明白要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这说到底还是我们对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的意识太薄弱。
小巴觉得,要想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首先要知道知识产权包括什么,它与我们自身有何关联。
了解知识产权▼点击封面阅读
打破专利保护机制,伤害了谁?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等,成型于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在社会发展中,各类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重重阻碍。
素有“世界药房”之称的印度为了将仿制药“扶上正位”,推出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允许本国药企在这一制度的保护下仿制同类产品。由于无需支付专利费,仿制药的平均价格只有专利药的20%到40%。这使得进入印度的国际药企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只好无奈退出印度市场。
国际药企的退出,切断了人们获得最新药物的渠道,最终影响的还是患者的治疗机会。
一款专利药的成功研发大约需要16年的时间和13亿美元的投入,专利制度则是给了研发机构知识产权上的保护和研发费用上的补给。强制打破这项机制,受伤的还是消费者本身。【点击此处,看看有哪些伤害】
支付的专利费用让药企能够再次投入研发
中国专利数量喜人,质量尴尬
近年来,我国对专利保护也越发重视。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显示,从2012年至2014年,全国共授予专利超过278万件,但专利签订使用授权合同的数量仅占全部授予专利的2.0%,不到6万件。
低使用率背后暴露的是中国专利质量不过关的硬伤。
这使得国内许多行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上的专利巨头。例如小米手机,通过获得像高通(Qualcomm)等海外创新型企业的专利授权,迅速进入这个技术门槛高的专利密集型领域,并带动国内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
手机行业专利申请量居前
但不少专利仍要通过其它企业授权获取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现代,专利保护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小巴准备了一份知识产权报告,帮大家了解知识产权以及专利保护与我们生活有哪些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键收入囊中
▼
晓报告互动提示:
进入报告,参与活动,点击页面右上角邀请卡,邀请人数前三的用户可获得吴老师签名的《腾讯传》一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