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NE文艺生活
ONE·文艺生活,每天都将在这里为您推荐一篇文章。它或许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一个观点、一种态度。我们希望这里会成为「一个」App和您文艺生活的延伸——文艺路上,有你不孤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别丧,你也是别人眼里的光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未见其面,深受其恩 ·  昨天  
深夜书屋  ·  瞬间清醒,不愧是刘震云封神之作!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ONE文艺生活

《当 代 青 年 轻 生 活 图 鉴》

ONE文艺生活  · 公众号  · 美文  · 2021-05-03 13:47

正文


昨天,小舍得教育内卷又上热搜了。

网友在下面一水的留言:太真实了,生活中要比小舍得还现实。

剧中角色一边在育儿焦虑的苦海中挣扎,一边收拾家庭与职场的一地鸡毛。

剧外的我们又何尝能逃离这个楚门的世界。

996、bodyshame、车贷房贷......

每个人都被内卷的潮水席卷其中的同时,躺平文学也因此应运而生。

内卷文化愈演愈烈的当下,反而有一批年轻人开始秉持一种“他卷任他卷,清风拂山岗”的心态,把自己越活越轻。

衣食住行,轻一点,懂得满足和随意;

人与人的相处,轻一点,不必上纲上线,自在随心。

轻一点,随性一点,给自己的内在和外在都做点减法。

今天,我收集了一些关于轻生活的故事,来一起看看有没有哪个戳中了你。



@请回答887

纪伯伦曾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毕业之后,我的生活就是这句话的完美写照。

一个人独自南下来广州找工作,夹杂在各种985国外留学回来的学霸中群面,被面试官judge学历和工作经验时哑口无言。最多的时候一天面试4个,一路从越秀区走到花都区,鞋跟都要磨平一层。

好不容易入职了,孤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一个人弄清楚水电费怎么缴纳、马桶怎么疏通,一个人下班后在倾盆大雨里打不到车只好淋成落汤鸡走着回家,一个人学会在地铁上眯着睡觉在下车前一站精准醒过来。

孤独,大概是人长大必经的一个命题,当这种生活成为我人生90%的常态时,我开始学会接受,以及享受。

每个月把工资的一部分留给日常消费,一部分用来理财,剩下的用来满足我自己每个月一个小小的愿望。


去宜家买喜欢的桌椅镜子,每周买一束鲜花,给房间里贴上自己喜欢的电影海报,生日的时候给自己买了一部投影仪。

在不加班的日子里,倒上一杯小酒,吃上一碗小面,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重温《阿飞正传》,好像,离梦想生活又近了一步。



与自己相处,是一门长久且持续的功课,轻一点,慢一点,才更容易抵达内心深处。

@芥末奶绿

我理解的轻生活,是字面意义上的轻。

给生活做减法,我是从饮食开始的。

上份工作在广告公司,工作强度巨大,甲方爸爸一个电话call过来要修改细节,整组人今晚估计就要人仰马翻地一起在公司修改方案了。

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通宵也不少见。有次部门接到一个巨紧急的案子,我们整组在公司通宵搞完出来天都亮了,出租车师傅一句话问的我眼泪掉下来了,姑娘,你这是上班啊还是下班啊?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唯一能让我解压的方式,就是暴风吸入食物。

上班半年,整个人胖了30斤。

坐在办公椅上,感觉自己肚子上的赘肉都能流出来。衣柜里的裙子根本没心情穿,购物车里更是再难见到新衣服。

从体态到精神,整个人都非常低迷。

上个月,我递了辞呈,给自己放了一个超长假期。

开始运动,也开始调整饮食节奏和结构。

第一天慢走一公里,到第十天可以慢跑5公里。从每次吃巨多巨辣,到慢慢变成少食多餐,一步一步口味变清淡,变健康。



整个人步调慢下来之后,感觉人生都变轻盈了。

@桃罐头

和许多害怕孤独的人不同,我一直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

我期待成为像三毛、像张爱玲一样,如风般自由的女人。

我的轻生活,是从不和现实产生太多羁绊开始,随时随地都可以出发。

去各大音乐节感受现场音乐的躁动,去不同的地方旅行看日出日落、潮涨潮落,去看坂本龙一的音乐展,脱离社会身份,只单纯作为一个人的符号感受艺术氛围。

独自去看一场电影展,享受一碗皇帝炒饭,戳破一个溏心蛋,忘记所有的ddl。


无用浪漫主义,是我一生所追求的课题。


@碎花

从前我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人。

一场朋友聚会,通常我会提前好几天查攻略,敲定见面场地、时间和人数。

洗澡、洗头、化妆、卷头发、喷香水,调试好最合适的美颜参数,拍出一张所有人都觉得完美的合照。

每道菜上来之后,我要先挑好光线拍好照朋友们才能动筷子,一桌菜上完,还没开始,拍照就花了半个小时。

一次两次倒也还好,次数多了,朋友们跟我表示:这样聚会,她们压力有点大。

怕放我鸽子,让我的筹备泡汤;怕自己不精心打扮,让我觉得不够重视;而朋友圈一张又一张精致到没有死角的照片,反而成了他们每次聚会的压力来源。

现在我觉得,朋友相处轻一点反而更恣意。

中午和朋友去soho楼下的和府捞面吃一碗香浓的番茄香草汤猪软骨面,聊聊日常。

下班后三五成行随意小酌一杯,倾吐最近的烦恼。

不把所有感官都聚焦在朋友圈几张精修照片上,我们反而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时刻。


@长条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长大,和朋友之间的羁绊反而越像那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

联络越来越轻,感情越沉淀越深。

我最好的朋友,现在都和我分隔两地。

一年里只有逢年过节回老家,或者相约旅行才能见上一两次,平时都是在线云社交。

但我们之间的情感丝毫没有因为上千公里的距离变淡。

我可以为她的生日连夜坐车赶赴她的城市,只为了给她一个久违的惊喜。她可以在我失恋时通宵煲电话粥痛骂渣男,陪我疗愈。


相识越久,彼此的情感包袱也越轻,越能在对方面前做本真的自己。

@牛油果

前几年流行什么酒桌文化,好像一桌人你没喝醉就不够兄弟不够义气。

什么“你就喝这么一点是在养鱼啊”,什么“拿我当朋友就全干了”

一桌人喝到最后,以每个人抱着马桶狂吐结束。

这样的酒局,除了第二天脑袋嗡嗡作响胃隐隐作痛之外,没有留下任何快乐成分。

现在,我和朋友之间已经形成了组局默契:小酌尽兴,快乐就行。

不是酩酊大醉才叫痛快,三五好友凑一局,几份小食,一杯小酒,灯光昏黄,气氛微醺。


最亲密的朋友在身边,有美食美酒相陪,这种美好的人生状态,夫复何求?


苏轼先生曾提笔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这一生,一大半的时间都用在研究吃喝上。

除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状态变轻盈了,这届年轻人在餐饮方面,也呈现出新的轻食尚。

既可以随意放松地享受一人一食一酒,也可以欢聚于一群人的一晌贪欢。

不拘泥于时间,也不限制于场景,味道上乘,才是他们的心头好。

正如一直秉持着品质慢生活理念的和府捞面,“书房里的养心面”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和府又把轻酒饮的理念迭代升级,注入到新品牌“小面小酒”中与消费者见面。

一份汤头浓郁的小面,搭配一杯回味无穷的小酒,不管是午休间歇,还是996下班后,来和府小面小酒体味到生活本真的味道,慢下来静静品味,忘掉所有ddl,忘掉都市的繁杂喧嚣和职场中的压力与不安。

有人可能会说,酒嘛,哪里都可以喝,但要我说,有吃有喝、有滋有味的,还属和府小面小酒。

这次和府小面小酒一次性增加了烤物、炸物、江湖菜、功夫面点、卤味、炒饭、茶饮、果饮、小酒,九大品类。


就拿一道“腊肉老坛酸菜臭豆腐”来说,第一次见到酸菜与腊肉的“酸腊CP”,而臭豆腐厚度仅为2-3毫米,一筷子夹下,大张臭豆腐如宣纸一般吸满浓郁汤汁,入口酸香醇厚,墙裂推荐。

炸物烤物同样丰富多样,绝对美味!“港式炸鱼皮”“炸爆浆的豆腐”“炸蟹粉鱼丸”“金牌手工春卷”“炸黑金鸡块”“法式烤羊排”“招聘羊小排”“烤小草羊肉”……道道经典。

这是一个自己可以去,一群人也可以去的小店。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清静一会、休息一会,填饱肚子、放松下来。

这也是一个中午、下午、晚上都可以去的小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  ·  别丧,你也是别人眼里的光
2 天前
深夜书屋  ·  未见其面,深受其恩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3 天前
分布式实验室  ·  DevOps不能说的秘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