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冕财经  ·  张兰的“流量生意”,崩了 || 深度 ·  昨天  
央视财经  ·  暴涨388%!热度空前 ·  2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渤海大魔王 ... ·  4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使用AI写文章有风险, 被撤稿!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史正富:中国经济增长率完全可以达到10%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01-10 20:03

正文

作者简介



史正富,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同华创业投资股份公司创始董事长。 该文整理自其在“ 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19 上的演讲


非常感谢会议给我机会讲这个题目。我的主题是对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一个长期判断。现在国内主流的权威经济学家,有人提出不要刻意维持6%,可以降到5%,效果会更好;也有人提出,6%是底线,不能再往下了,再往下会有大问题。对于上述两种观点,我都不太认同,我觉得中国的目标不应该是6%或者5%的问题而是8%或10%的问题。我认为,只要举措得当,未来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不会低于8%,并且完全可能达到10%。下面就此谈谈我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基础性战略资产的定义

1


我们现在讨论经济增长太复杂了,有很多理论,但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口径。其实回到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很简单的。马克思是怎么讲经济增长的呢?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可以简单表述如下,即:

资本积累:

微观基础:

简而言之,没有资本积累就没有经济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和技术三个要素的积累带来经济增长。在新古典理论看来,经济增长(GDP)来源于资本-要素(GDA)的积累,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取决于资本-资产积累的速度与质量。马克思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了生产资料(△C)与劳动力(△V)的结合。在微观基础上我们可以回到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也就是说,通过货币G购买W,其中一个是生产资料,一个是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最后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最后再实现价值的增殖。现在,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区分,货币G是价值形态,生产资料劳动者的使用方,生产性资产,然后这个产生了GDP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最基本的是什么呢?货币转化为资本形成生产性资产,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由此产生实际的生产过程,创造出新的商品,增加了一个价值叫WDP,卖出去就是GDP,这是什么意思呢?

全部连起来就是与银行有关的事儿。货币、资产、收入,中间有一个资本化,所以货币资本,生产性资产,到国民生产总值,这个生产性资产被我们忽略掉了,没有生产性资料的积累和升级就没有国民增长的可能性,这个公式我们先简单化地把各种定性的说法排到这个体系里边来。这样我顺便想提一下,现在全世界用的国民资产核算是单维的,就是收支体系,这个表从来不能加减乘除,我个人认为这个报表到了要改革的时代,我认为它应该是二维的,一个是造成国民收入的资产的东西,有资产就有负债,所以对生产性资产的报表,就是资产负债表,也就是GDA(Gross Domestic Assets)。它产生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GDP或者GNP都可以,用这个双结构来看,所谓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是别的,就是生产性资产的积累和结构升级,没有生产性资产的积累和结构升级,就没有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下面,我有几个关键词给大家。第一个叫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产(BSA);第二个叫宏观-战略投资;第三个叫宏观金融工程;第四个叫新货币理论。这是一套,我一共花了十年时间,大致形成四大概念。

我把社会总的生产性资产分两类,一个是企业拥有的,也可以说是微观的这种资产,企业内部的机器,厂房、设备、工艺、技术专有知识(所谓的Know How),当然最贵的就是专利,这些都是企业自己拥有的。但是光有这个,构不成社会的再生产。还要支撑企业生产的更广义的全社会的共有的基础性战略性这种资产。什么属于这一类呢?一般而言,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这些东西。在我看来,具有以下七个特征的就是基础性战略性资产,它不同于我们理解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第一特征是,超大规模,需要天文量级的投资来打造,比如说红旗渠工程、输水工程;第二,是超长周期,通常是十年甚至更长的建设时期,没有哪个私人资产可以进入这种投资;第三,是超高的不确定性,涉及到自然,技术、社会和国家安全;第四,是超低的收入排他性,你不能独占这个资产的收入,你必须要跟别人分享,有公共品的属性;第五,是外部性为正,可以惠及项目之外的地区、产业和社会;第六,也是最重要的,是跨期边际收益为正,这是什么意思呢?跨时间的边际收益,这个是什么东西呢?水费电费都是这些东西,它基本上和居民收入、人均收入增长同比例增长,也就是说它的收益不在本期,而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因此这种资产的收益到底是盈利的还是不盈利的,取决于在它亏损的时代里头,聚集的债务规模。因此资金成本成为决定这个项目成功抑或失败的关键性因素;最后一个就是规模报酬可能为正。所有这些资产我把它叫做国家超级工程。关于基础性战略性资产的项目示例可以参阅表1。

表1 基础性战略性资产的项目示例

这是我提出的关于基础性战略性资产的项目实例,就是对中国而言。 中国通西欧、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相比,可以说我们处于极不有利的环境当中,从青藏高原到东南沿海,在这个过程中,沙漠、戈壁、高山、荒漠化的地方特别多,水患也特别多,所以中国古代一直就有治水工程等各种事情。 属于我们国家的广义的生产要素,我加了生态等,这类都具有上述这些这些特征,但是这些广义的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承担,所以我提出了宏观战略投资。 这类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产(BSA,Basic Strategic Assets),其形成不可能完全靠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来完成,因为上面的七个特征决定了,私营企业家再有钱也不会去完成这一任务。 因为大规模的综合性的项目太费钱,还有周期太长。 所以这就需要另类的投资,我把它叫宏观-战略投资。


宏观-战略投资

2


宏观战略投资针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底盘意义上的基础性生产要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的投资,能源资源、民生资产以及国家安全需要的各类资产。当然,宏观-战略投资这样搞下去,有人可能会问这会不会导致国进民退?其实哪个进、哪个退不重要,关键是要发展。但实际上不是。我们受西方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的影响,我们老是把国家做的事和企业做的事相对立。不完全是这样,二者彼此之间经常是互生共持的,就是互相加持、互相给力的。宏观-战略投资与微观-利润驱动型投资可以互生共持,宏观-战略投资为微观利润驱动型投资创造需求、要素及技术;微观利润驱动型投资为宏观-战略投资创造用户与功能拓展。宏观战略资产就属于这一类,没有国家谈下来的汇率,你看这个不是资产,但是实际上是企业的生产资源,汇率忽然提高或降低就会对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对不对?交通、能源、空气、山洪这些都影响企业的微观效应。宏观-战略投资搞好了可以促进微观利润驱动型投资。微观利润驱动性的投资可以为宏观-战略投资创造需求。彼此互相提供客户导致共同生产,所以不需要用非黑即白、互相对立的观点来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必然后果。比方说民营企业你没法投资,如果说大规模的宏观战略投资进来,比如一年三万亿,这会造就难以想象的民营企业的投资机会。现在的民营企业缺乏投资机会,现在大家都在收缩。还有就是宏观战略性投资自身的经济是不是会亏损,做了这个大型的项目会不会亏损,我算了一下大部分都不会亏损,中短期,可能十年之内要亏损,因为造一个大型工程光工程期就是十年,总投资两千亿,再加上时间可能四千亿。如果资金成本合适,房子每年的租金只要国家经济增长它就稳定增长,这也是很多香港、巴拿马财富创造的路径,也就是资金成本低,物价地价低,现在买地都涨了,跨期边际收益递增,这个往往是越在后期、赚钱越来越多。在这个分析框架下就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投资双轨制,一个是国家宏观的投资,一个是企业微观利润驱动的投资。我们不能老是认为市场投资一定就高于宏观战略投资,其实是并行的。


宏观-战略投资基金体系

3


这就存在着一个问题,谁来做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传统的机制一般是通过财政拨款的机制,这越来越行不通了。光靠私营企业,这就更不行。这就需要有另外的投资者,因此我建议进行投融机制创新,用“资产-负债”的概念打造宏观-战略投资基金体系。这是专业化的基金运作。七年前我写的《超常增长》中描述了这个东西,我做PE投资时就借鉴了其中的经验。这样的宏观-战略投资基金体系具有如下要求:①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投资领域和“超级工程”;②可以分设若干专业性子基金;③合理分工与竞争合作相统一④采用使命型、专业化的基金运作团队⑤规划领域-行业内实行基于规则的全产业链投资,避免宏观投资微观化;⑥国家荣誉和长期经济利益并重的复合型长期激励机制,防止滑向私募(PE)行业的短期化、单一化货币刺激。[1]这样一个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你想想超级工程,需要成千上万亿的投资,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1]史正富:《超常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

(一)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失灵

我提出了一个基础的概念,叫宏观金融工程。宏观战略投资的筹资方式不可能搞市场化金融体系,不可能按现在这一思想继续走市场化金融改革之路,如果继续走市场化金融的改革之路,宏观战略投资会越来越难,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如果说任何产业都可以加大市场化的力度,那么金融行业一定不可以。在金融体系当中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的配置资源,这个我也有一个专门的研究,我叫双层市场,双层市场的基础是建构价格理论。即不是生产的价格而是建构的价格,建构的价格是由资本集团、散户和政府三者博弈出来的价格,这是均衡的价格。几十年上百年的金融市场都是这样的,所以才有金融价格漫天的涨和漫天的跌,这就是索罗斯分析的,有人将此称为金融炼金术来描述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不同于其它市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就在于市场化金融的顺周期特性,经济好赶紧给你发钱,经济差的时候它就收钱,这就是扩大实际的经济波动。

还有就是最近20年的现象,以美国为代表,虽然它不是金融行业,而是金融行业的更细的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金融行业经历了两大变化,一个是做实体经济中间服务的传统金融,一个是金融行业自己创造的以数学为支撑的金融衍生品,自己交易、自谈自唱、自我循环,在交易过程当中实现市场泡沫化,然后盈利,这个和我们实体经济没有关系。它导致的核心后果就是货币供给的结构失调,它内生倾向用于衍生品金融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用于实体经济的速度。实际上在经济上行期对实体经济的货币有一个强大的吸引力,就像黑洞吸引物质,导致在整个经济下行的阶段,实体经济资金供给的加倍受损。这个不是理论,这是最近两三年非常现实的,大家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的,数以千计的好不容易创下来的企业,大部分都面临崩溃。经济下行不给你贷款。

因此,市场化经济的顺周期特性,加上虚拟金融业内生的超级货币吸力这两个特征导致系统内生资产泡沫、实体经济缺钱、分配恶化和巨幅市场波动。也就是说,由于商业银行吸储和贷款的准垄断地位决定了债务/股本比例高,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宏观金融结构的内生产物。虚拟金融业的超常增长,货币供给的脱实向虚,在经济下行时会导致实体经济资金供给的加倍收缩。这是我们现在的市场化体系,其实这个在美国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事实,很可惜在我们国内还把美国的经济当做高端的,先进的。其实不是的!美国金融体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没名堂的、无厘头的,他们的理论和实证都搞不动的。有一个专家写这么厚一本书,《巨债市场、巨债危机》,金融市场内生不稳定。英国前金融事物管理局的局长,写了本书《魔鬼信贷》,信贷与魔鬼它把它搞成了两个选择,信贷自由市场化一定是内生的周期性的泡沫,但是向其它国家出售,就好比跟魔鬼签协议,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我们现在正在这面临这个两难的选择。因此,我认为需要用货币供给双轨制来对冲市场化金融的失灵,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用货币供给双轨制对冲市场化金融的失灵

所谓货币供给的双轨制,指的是市场轨和计划轨。市场轨指的是央行向合格银行的合格资产发放抵押放款,其资产方为应收债权;计划轨是由中央银行向宏观-战略投资机构(开发机构与战略投资基金)直接提供股权货币,也就是由央行当股东。这个是比较反常的一个说法,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谈怪论。但是不妨可以想想,中央银行当股东向国家宏观战略基金直接注资资本,宏观战略基金向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产(BSA)项目提供资本金。因此这些项目资本金有充足的比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支持直到建成为止,但不排除少量的使用一些民间的投资,问题是周期太长的项目,我怀疑有多少的民间投资者也就是私人投资人会参加。这就实现了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重组:减少了对银行业应收债权;同时增加了对宏观-战略投资基金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及国家超级工程的股权资产。概而言之,就是以货币的增量来提供补贴资金,这样资产方也就持有了宏观-战略投资基金并间接持有了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产(BSA)项目的股权。

以国家铁路集团为例,参见表2。这个是旧的数据,不是现在的数据。现在负债是五万多亿,总的资产是8万亿,利息不到1千亿,这个数据不是很准确,它的利息差不多要接近两千亿,负债率太高,很多人都在算,国家铁路永远亏损的。有一个教授就搞这个,他就研究这个,他就说搞铁路是瞎搞,永远都是亏损,我给他重新一个账就不是了。如果中央银行主导出资2万多亿,还差3万亿的负债,8万亿资产3万亿的负债,这个负债率马上就掉下来,掉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资产负债率健康了。第二个,股权投资到国铁集团之后,国铁集团把这个钱干什么呢?他去归还由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2万多亿的负债,减掉2万多亿银行贷款,减掉之后就是银行就有钱了,它做什么呢?现在银行是中央银行给他们买单。中央银行首先给有资格的银行,他们把银行的资产负债,应收债款抵押给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把这个抵押2万多亿还给各家银行,我把你的2万多亿货币收回来,货币没有增发一分钱,但是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国铁集团钱少了,货币总量没有增加,国铁集团减少了2万多亿的负债,减少了一大部分的利息,然后资本金充实了。国铁集团的盈利增加,银行也减少了利息,这个数字算下来是很客观的数字。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变掉了,资产方有应收商业银行的2万多亿贷款,现在没有了,变成了什么?在国铁集团持股增加了2万多亿,这个大家想一下这个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