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企拉开洗牌序幕,亏损经营成为常态。
10月25日,力帆股份发布2019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6亿元,亏损26.33亿元。
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亏损9.47亿元,意味着仅第三季度,力帆就亏损了16.86亿元。
经营亏损的背后,是力帆业务大幅下滑。
根据力帆9月产销报告显示,该公司1-9月传统乘用车销量2.2万辆,同比下降72.25%;
前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035辆,同比下降65.67%。
其余包括摩托车和汽油发动机业务,力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久前平安银行的内部风险排查通知曝光,力帆汽车被点名,掀起轩然大波。
力帆随即发布澄清公告,披露该公式到目前为止,没有破产计划。
同时力帆还针对业绩、负债问题作出回应,力帆称,目前公司负债较高,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根据中国汽车行业整行情况,未来发展可能面临挑战,公司也将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据了解,力帆汽车近期遭遇大量诉讼,众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金融公司起诉力帆索要巨款。
力帆股份于7月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达到14.23亿元,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7月30日,力帆的零部件供应商万安科技发布公告称,起诉力帆股份要求其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支付约607.57万元货款。
除债务外,力帆股份还分别于2018年7月、2018年12月和2019年4月三次使用募集资金合计 4.49 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均尚未归还。
其中第一笔3.79亿元已于2019年7月5日到期。
力帆表示,公司目前资金流动性偏紧,生产经营还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周转,短时间内无法筹集大额资金。
此外,公司新增融资较为困难,故公司无法在短期内归还上述3.79亿元募集资金。
力帆旗下的盼达用车也陷入了押金难退的困境,目前盼达用车在广州站点的运营已经悄然下线。
登录盼达用车APP,广州多处站点显示“该站点暂无可用车辆”。盼达用车客服表示,何时上线仍未收到具体通知。
广州是盼达用车运营的首个一线城市。资料显示,2018年1月盼达用车在广州正式上线运营,当时在广州投入了1000辆纯电动共享汽车,并计划在2018年逐步增加至5000台。
然而从在广州开始运营到被曝广州“无车可用”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此外,除了广州外,南京、苏州、武汉等城市也显示“该站点暂无可用车辆”。今年3月,盼达用车曾以“APP升级”为由暂停南京站点的平台运营,由用户表示目前南京站点仍未上线。
盼达用车是否会退出广州市场、盼达用车后续城市布局规划等问题,盼达用车方面暂未进行回应。
资料显示,盼达用车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由力帆控股战略投资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出行平台,提供分时租赁、专车租赁、企事业机构团体长租等形式的“移动互联网+车联网+能源互联网+用车服务”的公司。2017年,力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曾发布公告称,将斥资1575万元投资旗下新能源共享汽车品牌盼达用车。
通过企查查了解到,盼达用车包括裁判文书和开庭公告多达
100份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