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大学
你好,这里是山东大学官方公众平台。新鲜校园资讯、权威热点新闻、重要讲座通知、贴心生活服务……关于山东大学,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关注我们,更多惊喜等你发现!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有你在时,那便是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  ·  投票开启!武大这次听你的 ·  2 天前  
武汉大学  ·  新年上新!武大新学院今日揭牌 ·  4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 ·  4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来了 | ... ·  4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来了 | ... ·  4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乙巳年》特种邮票首发暨“情邮珞珈”书信启动仪式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大学

高端人才助力山大发展!知名学者为何都选择加盟青岛校区?

山东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5-22 22:21

正文


编者按:

嘿,上次姗姗和大山带你们重游了青岛校区,领略了它的方方面面。你还记得山大青岛校区到底有多好吗?全方位揭秘!山大青岛校区有多好,你完全猜不到


今年夏天,山大将有6个学院和8个科研机构整体搬迁至青岛校区办学,在青岛校区生根发芽,担负起“引领学术前沿” “全面开放办学” “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历史责任。


所以今天,姗姗将带你们跟着学校新闻中心记者继续走近青岛校区,结合即将全部搬迁到青岛校区的学院(科研机构)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一窥山东大学在青岛校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特色做法与取得的成就。



01

创新引才机制,全球招聘高端人才


2013年以来,山东大学通过全球发布公告、海内外校友推荐、校院积极联络等方式全球招聘高端领军人才,先后有10位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和学术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以院长和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身份加盟山东大学,担任青岛校区所在学院的院长或科研机构负责人。这些杰出学者加盟山大以后,在带动学科发展的同时,还凭借自身的学术造诣与管理经验在教学改革、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例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黄卫平教授在学院推动建立具有特色的交叉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成立崇新学堂,致力于培养新型应用人才。国际知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教授努力推动学院的国际化建设,并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推广等。


一流的人才引进一流的人才,招聘的院长和科研机构负责人都把人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们本身具有很强的学术号召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借助学校提供的各种人才政策和学术平台,围绕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引进了大量高端人才,形成了多个人才高地。






“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山东大学德国学院院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教授是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旗下基因桥(Gene Bridges)生物技术公司首创者之一,加盟山大以前,他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和德累斯顿技术大学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2013年,张友明教授加盟山大,同时,还将他在德国时科研团队中的多位研究人员带回山东大学。谈到加盟山大的原因,张友明教授细数了多个理由,青岛的区位优势与优美环境、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对山东人的好感等。他说:“山东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青岛校区的区位优势、实力强劲的技术团队,再加上我们的DNA大分子改造研究是全球最强的,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优势。”借助这些优势,实验室目前已引进德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1人(兼职)、海外学术骨干3人、国内全职专家人才8人。在科研团队逐渐壮大的同时,张友明教授带领的团队科研产出成果也很丰硕,目前已合作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多个专利正在申请成果转化,多个转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聂礼强教授说:“计算机学院作为全校乃至全国人才制度改革的先行者,除了高配薪资外,还聘请各个方向的世界顶级专家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我本人就是受益者。”为提升人才引进竞争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计算机学院开展了预聘制教师聘用试点工作。学院根据学科规划和队伍建设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选聘的人才实行聘期管理,学校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提高预聘制教师的薪酬待遇。实际操作中,计算机学院建立了规范的人才认定程序,聘任了10位国际顶级的学者,为学院引荐人才并进行评估。对于预聘制引进的人才,学院创新学术评估理念,实行阶段性的评估,6年为一个评估期,第3年进行区间评定。“从培养年轻学者的角度,(这样可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或令他们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便于他们的发展,这也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方式。”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 首席科学家、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陈宝权教授说。预聘制实施三年以来,引才育才效果良好,学院共引进十余位学者,其中包括“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以及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等。


经初步统计,目前将到青岛校区全职工作的杰出人才有两院院士4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百千万国家级人选7人,泰山学者26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0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3人等。其中,大部分都是近年引进的人才。




02

坚持引育并举,全方位助力人才成长


高端人才不仅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 “用得好”。山东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创新性举措,研究制定了山东大学杰出人才体系,解决了校内校外人才项目的对接问题、人才层次的衔接问题、提高人才待遇的问题、人才的目标管理问题,同时加大了经费保障条件、政策制度环境、信息交流平台、后勤保障条件等建设力度,为人才培育与成长构建了完善的发展体系。


在贯彻落实学校相关人才政策的同时,青岛校区各搬迁学院及科研机构也在人才培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计算机学院对已有的教师实施分类考核,将教师分为教学科研岗和教学岗两类,教学科研岗教师既从事科研工作又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岗教师则偏重于教学工作,两种不同的岗位由教师自愿选择。陈宝权教授说:“比较专注科研的教师会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前在教学层面有一个适度的界定,会使他能够潜下心来好好做科研。”学院选择教学岗的赵合计副教授说:“这样可以发挥老师们的特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目前,这一办法已实施三年左右,在学院反响良好。


海洋研究院是山东大学直属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作为先行先试的“学术特区”,研究院以山东大学现有优势学科力量为依托,抓住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的机遇,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与办学模式,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在海洋科技若干前沿领域,以引进与整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优势学术团队,打造国际一流海洋学科,为此,学校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职称评审等方面对研究院进行充分授权。研究院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由在海洋科学相关领域里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与国际声望、或国内外知名的、能够提升研究院研究水平的科学家担任。研究院以首席科学家为核心,发展和组织科研团队,首席科学家可以根据需要推荐招聘团队成员,并对其职称、待遇有建议权(需经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批准)。目前,海洋研究院荟萃了包括院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等在内的多名高端人才,并以国际化的发展视野,与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美国海鸟科技公司(Sea-Bird Scientific)、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境内外著名海洋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首批“十三五”科技部重大专项支持、获批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研究院创新发展的良好开局。



自加入山大起,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谭保才教授就明确提出了生命科学学院“创新科研”和“高水平科研”的发展规划,主要举措为:改革学术评价体系,激励“创新科研”和“高水平科研”;大力增加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激发内部活力;规划学科科研方向,集中整合力量。自2013年以来,学院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的原则,先后引进4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 5位“齐鲁青年学者”和1位全职外籍教授,并培养了一批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青年学术骨干。过去三年,以生命科学学院为第一单位发表的SCI论文469篇,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122篇,仅2016年就达到53篇。最近,学院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张亮然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Cell》发表,这是山东大学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世界顶级刊物《Cell》发表研究论文。生命学院科研水平正在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科研提升工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此外,信息学院通过搭建产业化合作项目平台促进人才的成长;法学院与多所国外高校签订人员交流协议,开阔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引人育人措施的实施,共同推动形成了学校“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环境。




03

筑梦青岛校区,形成正向协同


谈到加盟山大的原因,青岛校区引进的人才都会提及校区的地域特色和各种资源优势。除了山东大学既有的人才政策和措施,青岛校区以其优美的环境、优越的区位优势、高起点的定位等多方因素,对人才释放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为充分发挥青岛的政策优势,山东大学在用好国家、山东省以及学校政策的同时,积极对接青岛市的人才政策,如《青岛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办法(试行)》、“青岛英才211计划”、“鳌山人才”计划等,逐步落实青岛市人才同城待遇,实现搬迁到青岛校区的教师队伍中符合条件的人才享受青岛市人才支持政策。青岛校区人事处负责人介绍说:“各搬迁学院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到青岛后,学校将做进一步的工作对接和流程设计,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我对我们教师的竞争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对人才来说至关重要。青岛校区采取“高起点”的策略,围绕学科布局和平台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若干新兴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2016年10月,以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科带头人的团队加盟山大,其中2人分别担任青岛校区新成立的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和副院长;12月,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席教授杨大利加盟山大,担任新成立的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长。目前,青岛校区的多个科研平台正在筹划建设中。通过学科布局和平台建设,青岛校区已经引进并正在源源不断地引进大批高端人才,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国际合作,又为建设引领性、前沿性、标志性、高水平的科创平台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青岛校区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基地。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郭炅教授说:“山东大学近期有一批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加盟,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与国外著名科研机构交流频繁,很多国际知名的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山大授课、访问并与学院教师展开深入合作,我相信在山东大学,我会获得更好的机会。”由环境研究院和环境学院参与承担的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 项目成功获批,项目汇集了法国、德国等七个国家的十所一流科研机构、高校和国际领先的分析仪器公司,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山东大学与欧洲著名科研机构在大气环境研究领域的师生、人才交流与合作。


在科研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青岛校区将按照统筹配置、集约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大力推动建立学术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和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


青岛校区的人才建设与校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正向协同,在一种良性互动中不断放大校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并在人才的集聚效应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


张友明教授说:“希望德国学院成为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黄卫平教授说:“到青岛校区后,学院的人才引进要继续做跨界引进,希望我们引进的人才能够在美丽的青岛校区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陈宝权教授说:“希望依托青岛校区的地理位置、空间、环境等,吸引更多优秀的学者加盟我们。”


谭保才教授说:“青岛校区会对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发挥正向促进效应,人才越多越能促进学科发展,发展越好越能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


……


我们期待,在碧海蓝天、绿树红墙的美丽校园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在这里,助力青岛校区向“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基地、高端学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基地、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交流基地”的目标阔鼻前进。


等等

青岛校区之旅到这里依然没有结束哦

 更精彩的报道还在后面呢!

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内容来自于山大视点

文/张丹丹 

图/李雍珩 张穆楠

编辑/寄诚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