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在微博上自爆“家丑”
,在近期一次内部会议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批评哈弗H6的营销策略,指责相关者缺乏用户思维和市场敏感性,如“
完全不懂营销”、“完全没有用户思维”、“如果还是老一套,花钱就是浪费”。
作为昔日长城的“台柱”,哈弗H6曾拥有月销8万战绩,但现如今销量却持续走低后,巨大的反差,难免引起魏建军不满。至此,
李瑞峰此次发文,不只是简单的一份“检讨书”,更像是痛定思痛后立下的营销“军令状”。
早前,魏建军曾多次表示:
“以前酒太少,当然不怕巷子深,现在酒太多,你不知道哪一种酒才是真正的好酒。”
为了争夺“流量战”的胜利,去年长城汽车高管们曾集体入驻微博后,但由于缺少魏建军这一“灵魂人物”的加持,最终被友商们的声量所淹没。
诚
然,魏建军已经意识到营销对品牌的重要性,但却被现实的残酷予以重击——
长城汽车内鲜有高管拥有余承东、雷军等人一般强大的个人IP,挑起品牌营销的“重担”。
今年3月无疑是长城汽车营销的重要“转折点”,年逾六旬的魏建军走向台前。3月,魏建军注册13年的微博首次发文,随后亮相小米汽车发布会。4月,魏建军进行了一小时的直播NOA测试、三天后又作为连线嘉宾出现在雷军直播间。
一系列的事件,都表明魏建军开始亲自抓营销。
反观长城汽车其他高层的微博内容,多数以“广而告之”的宣传为主,缺少真正的交流互动。
正如魏建军所说:
“我在转变,但不能只有我在转变。”
换句话说,哈弗H6销量下滑,更多是扮演“导火索”的角色,而高层缺乏积极、主动的互动才是燃起魏建军“怒火”的关键。那么李瑞峰是否能够平息魏建军的“怒火”?
从产品端的角度出发,哈弗H6、坦克300等热销车型的上新速度,确实对品牌销量上升存在掣肘,但营销上的弊端同样不容小觑。
长城汽车的过往营销来看,魏建军“大家长式”的作风,或是导致无人敢发声、无人敢试错,最终制约长城汽车营销推进的关键因素。作为参考,2023年11月,魏建军在乌镇互联网峰会上,曾怒斥:
“我后来骂我们的人,我说你们连看家的狗都不如,只会沉帖、撤稿,天天被动防御。”
因此,李瑞峰的难题在于,急需打破现有的观念影响,鼓励长城高管们勇于发声,无惧试错成本。
营销求变、李瑞峰发文“检讨”......,长城汽车几乎是目前国内车企营销现状的缩影,其一系列的行为表明车企对营销愈发重视。为了改变现状,越来越多车企高管的日常工作中开始增加“出镜”、发微博等内容。
今年3月发布《微博垂直领域生态白皮书》中,有数据显示,
已经有近200名汽车行业高管入驻微博,其中去年新增高管人数占其中30%。
值得一提的是,高管们去年原创微博同比增长120%。
这意味着,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车企高管拥抱社交媒体已是大势所趋。
但,拥抱社交媒体仅仅只是车企营销转型,或者高管转变的第一步。以近几个月各大车企的动态为例,包括长安汽车、广汽丰田等传统车企在内,不乏高管入驻社交媒体平台的消息。
然而,从车企高管的内容来看,
虽然“出镜”频次不低、发布内容的数量可观,但细究之下,大多数是为自家产品点赞、代言,无异于“黄婆卖瓜”或自嗨。
这一系列的行为,恰恰与李瑞峰文中提及的“旁观者”相符。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高管们入驻社交平台后,应增加与社交媒体、公众交流互动,不仅可以宣传产品、提高热度,还可以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反哺产品研发,对产品进行修正。
李瑞峰一文,不仅道出了长城汽车当下在营销领域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刺痛着部分车企高管的“神经”,让车企高管无法再“躺平”。
“流量=销量”的观点,在雷军、余承东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在不少车企高管或创始人的认知中根深蒂固。然而,
“流量”与“留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毕竟能让消费者“买单”的并不是IP,而是产品、技术。
简而言之,营销仅仅只是辅助,产品才是主导企业生存的关键。
视频号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