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dTrend医趋势
MedTrend医趋势——专注于医疗医药、生命科学、医院领域,为您提供及时、实用的热点资讯、市场概况、行业趋势等精彩内容,旨在建设最全面、最周到、最专业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MedTrend医趋势

大批药店退出医保

MedTrend医趋势  · 公众号  ·  · 2025-03-13 19: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5年,药店“退保潮”继续?


01

一批药店主动退出医保

不乏知名连锁下辖门店


近日,山东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解除医保协议关系的公告》,因药店主动提出申请,山东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解除与某知名上市连锁药房旗下一门店的省直医保门诊统筹药店医保协议关系。


图片


检索发现,山东省医保局近期发布了多起由药店主动申请而解除门诊统筹药店医保协议关系或“双通道”药店的医保协议关系的公告,均为上市医药企业旗下门店。


似乎2024年开始的药店主动退保潮还在继续。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药店主动退出医保的现象在2024年显著增加。


图片


不止山东,据不完全统计, 仅近一个月,广东河源、安徽六安、吉林长春、陕西旬阳、甘肃金昌等多地医保部门都发布了辖区内医保协议解除情况公告,涉及至少84家零售药店,其中多家为大型连锁企业旗下门店。


按照2021年2月起施行的《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地市级及以上的统筹地区经办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中止或解除医保协议,该零售药店在其他统筹区的医保协议也同时中止或解除。


图片


据部分注明协议解除详情的公告, 零售药店解除医保协议主要分为三类情况: 一是因自身经营等原因未续签协议,二是因违约被解除协议,三是药店主动申请。


业内有声音指出,部分药店主动退保可能是关店的前奏。中康药店通系统预计,2024全年共3.9万家零售药店关店,闭店率达5.7%,而2023年仅为3.8%。其中四季度关店13672家,高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整体出现关店加速趋势。


还有一种情况即从医保定点药店转为非医保定点药店。显然, 定点医保资质对于药店的意义已经从此前的得医保者得天下进入到需要药店重新权衡利弊得失的新阶段。


02

2025监管趋严

医保违规成本增加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 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减少,药店医保结算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 以健之佳为例,其2023年医保收入减少2.28亿元,2024年上半年再降8.37%,医保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52%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4%‌‌。


有观点认为, 若医保收入占比低于10%(如社区便利店型药店),退出医保影响较小;若医保收入高于30%,药店需谨慎评估替代收入来源。


对于部分主动退出医保定点资质的药店,尤其中小药店来说,医保定点资质给药店带来的收入与客流优势,逐渐被高额合规成本与监管风险、价格战与利润压缩问题所替代。


在医保监管从严从紧的背景下, 中小药店一旦存在医保、经营合规问题,可能面临扣款、罚款等风险,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


据观察到,目前线下实体医保定点药店普遍打出了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的横幅。随着医保基金监管全面趋严,医保定点药店先后经历被纳入国家医保飞检计划,重点查处虚假购药、套取医保资金等行为,以及医保基金使用自查自纠等监管行动,医保合规压力全面提升。


进入2025年,药品耗材追溯码落地要求将逐渐过渡到 “无码不扫、无码不采、无码不付” ,药店的进销存混乱、串换、非法倒卖及回流药品销售问题将逐渐暴露。


2025年1月《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经办规程》正式实施,对药店负责人实行积分管理,累计12分可能被暂停医保支付资格,24分永久取消资格,并影响预付金拨付和从业信用,监管到人大大增强了药店从业者的合规压力。


相比于在高压监管下因合规成本攀升而主动或被动退出医保的中小单体药店,大型连锁药店在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总部对内部系统及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升级后,各门店只需依规执行。对连锁药店而言,医保资质能否提升门店经营效率是更重要的判断因素。


03

“去医保”还是拥抱医保?

药店价值进一步分化


随着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医保双通道政策推行,医保定点药店之间进一步产生价值分化。


基于集采药品“三进”行动方案,多地鼓励医保定点药店配备集采药品,数量原则上不少于50种。


集采药品进店一般能为药店能带来更多客流,但由于药店还需自行承担人工、仓储等成本, 集采药品往往陷入“引流不盈利”的状态 ,再加上部分地区提出药店以中选价“零差率”销售集采药,从经营成本看,药店甚至会出现亏损。


山东某连锁药店董事长曾在采访中表示,其公司已在约两百家门店设置了集采药品专柜,除院边店、商圈店、旗舰店客流有所增长外,社区店大多反映集采药品存在流转率低、占货架、占资金等问题。另有连锁药店负责人透露,开设集采药品专柜后,整体销售额增长仅1%-3%。


随着国家推动集采药品进入零售药店、药店端推行医保比价系统,零售药店定价压力加大,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使得一度大幅扩张的连锁药店更注重单店经营效率,退出甚至关闭低效医保门店,将资源向更高毛利的领域集中成为连锁企业优化门店结构的方式之一。


2024年,益丰、一心堂、漱玉平民等多家上市连锁变更经营领域,增加新鲜水果批发、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非药”项目,为优化业务结构做准备。


不过, 一些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尚能维持经营平衡的药店认为,积极拥抱医保是“抢占政策先机” ,尽管集采药品毛利偏低,但以此吸引的客流可以转化为长期会员,也为这类保留医保资质的门店进一步向专业化升级奠定了客流基础。


面对如此种种挑战,对于药店来说,退出医保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规避高额合规成本与监管风险、释放经营灵活性、逃避价格战,以及可能的转型机遇。


但是,一旦药店考虑退出医保,必须明确医保收入占比、区域竞争格局,以及是否具备转型资源等问题。


现实的情况也可能是,对于中小药店来说,退出医保是合规与生存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而对于头部药店来说,是战略调整下的主动取舍以及进一步寻求高毛赛道的渴望。

乐观地看,药店退出医保既是挑战,也是重塑商业模式、探索新增长点的契机。


· END ·


--精彩推荐--
图片

图片

制药 | 生物药 | ADC | mRNA | CAR—T | PD-1 | 医械 | 影像 | IVD | 心血管 | 骨科 | 口腔 | 眼科 | 手术机器人 | 互联网医疗 | 医院 | CXO | 生命科


深度原创 | 年度盘点 | 趋势分析 | 穿越周期系列 | 股市动态 | 企业动态 | 高管动态 | 医药财报 | 医械财报 | 重磅并购 | 战略分拆 | 高管专访 | 薪酬 | 政策剖析 | 医保谈判 | DRG/DIP | 集采 | JPM | 最新闻 | 进博会 | CMEF


医械榜单 | 美敦力 | 雅培 | 强生医疗 | 西门子医疗 | 碧迪 | 史赛克 | GE医疗 | 罗氏诊断 | 飞利浦 | 波士顿科学 | 迈瑞医疗 | 联影医疗 | 微创医疗 | 乐普医疗 | 威高 | 丹纳赫 | 赛默飞


医药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罗氏制药 | 强生制药 | 默沙东 | 阿斯利康 | 百时美施贵宝 | 赛诺菲 | 诺华 | 葛兰素史克 | 恒瑞 | 百济神州 | 石药 | 信达生物 | 君实生物 | 传奇生物 | 天境生物 | 基石药业 | 荣昌生物 | 再鼎医药 | 药明康德 | 启明创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