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智国际研究院
为您解读国际风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城江悠然网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  3 天前  
金城江悠然网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  3 天前  
游戏研究社  ·  能玩一辈子的格斗游戏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智国际研究院

人质事件或成拜登-哈里斯叫停加沙战火的最后机会

民智国际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9-03 17:00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美聚焦”。文章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民智国际研究院立场。
作者:陆岑

周末,6名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被害,其中包括23岁的以色列裔美国人赫什·戈德堡-波林(Hersh Goldberg-Polin)。拜登和哈里斯随即分别发表声明,从戈德堡-波林之死切入,将矛头对准了哈马斯恐怖分子。哈里斯不但“强烈谴责”哈马斯这一暴行,而且提到“必须消除哈马斯对以色列人民和在以美国公民的威胁”。


9月1日,因“人质被杀”事件,以色列爆发了共有70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


拜登-哈里斯政府对“人质被杀”事件的回应和以色列国内反应有一定的差别。拜登、哈里斯将“人质被杀”事件定性为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行径,以色列国内却将愤怒转向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以色列政府立即接受释放人质并停火的协议。以色列最大的工会组织Histadrut,呼吁在本周一举行总罢工,这也是加沙冲突以来该工会首次采取罢工行动。抗议者认为,是内塔尼亚胡出于个人政治利益迟迟不愿签署停火协议,才阻碍了人质释放进程。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甚至在9月1日的内阁会议上批评内塔尼亚胡优先考虑驻军“费城走廊”(位于加沙地带和埃及边界附近长度达14公里的狭长土地)而忽视人质生命,是一种“道德耻辱”。


哈里斯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她在加沙冲突上的立场出现了明显变化,由之前的公开批评以色列杀害加沙平民、造成人道主义危机、呼吁停火止战,逐渐转向了和拜登完全一致的立场,即支持以色列自卫并持续向其提供武器,在此基础上,继续呼吁达成人质和停火协议。上周,哈里斯在接受CNN采访时直接否认自己会在巴以问题上采取和拜登不一样的政策。她说:“让我说得更清楚一点,我明确且毫不动摇地致力于以色列的防御和自卫能力。这一点不会改变”。和之前相比,哈里斯把重心放在了“挺以”,而非之前对巴勒斯坦民众遭受的人道主义灾难表达严重关切。在“两国方案”方面,哈里斯也是重复了拜登的论调。


8月29日,哈里斯接受CNN采访时强调美国将继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但同时提到,“我们必须达成停火协议”。


这种变化直接体现了美国总统大选对外交事务的影响。在哈里斯接受提名前,她是拜登政府最早站出来批评以色列和呼吁结束战争的,语气上很不客气。内塔尼亚胡7月下旬访美赴国会演讲时,哈里斯连同很多民主党议员缺席了他的演讲,以表达对内塔尼亚胡推进加沙军事行动方式的不满。哈里斯之所以向以色列政府和内塔尼亚胡展现强硬立场,主要是需要对巴以冲突的持续升级和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的恶化做出回应。特别是左翼、年轻选民对拜登“亲以”的政策倍感不满,为民主党大选选情增加了负面因素。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4069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4060人受伤。这周末美国人质的死亡是继阿富汗撤军导致12名美军士兵死亡以来,又有美国人在国外军事冲突中死亡。哈里斯需要把控好人质被杀事件对自己选情的负面影响。


加沙冲突本身并不会对美国总统选情产生重大冲击。据昆尼皮亚克大学(Quinnipiac University)8月31日公布的民调,加沙冲突在决定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议题中的比重占21%,与气变议题持平,超过俄乌冲突(18%)。但是,在大选选情焦灼的形势下,哈里斯要想争取更多中间选民的支持,就不能放过在巴以问题上发力。拜登能够赢得2020年大选,离不开左翼年轻选民群体的支持。哈里斯要想击败特朗普,就需要更多进步派、年轻选民的支持。如果加沙冲突因为“人质被杀”事件持续下去,造成更多人质死亡或平民伤亡,在特朗普阵营的攻击下,拜登-哈里斯政府的手法就会面临更广泛的批评和质疑,进而冲击哈里斯的选情。


8月5日, 拜登和哈里斯听取国家安全团队对中东事态发展的报告。


共和党人认为,人质被杀事件反映出以色列应该利用军事行动彻底摧毁哈马斯。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甚至认为,如果人质无法得以释放,拜登政府应该袭击伊朗油田,让伊朗付出代价。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则抓住这一新闻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批评拜登和哈里斯未能促成人质协议,强调如果是他领导美国,这类袭击和人质灾难就不可能发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