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ashion采访手记
这里有最好最快的时尚内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Fashion采访手记

27岁小伙穿特步相亲被拒绝?我找来几位专业人士就这事儿聊了聊 | 号外

Fashion采访手记  · 公众号  ·  · 2018-01-10 22:16

正文


这两天,知乎上有个问题还挺火的,问题是:

如何看待27岁小伙相亲穿特步被拒绝?


不了解这件事情的伙伴们,咱们简单来回顾一下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我们的主人公,这位“被拒绝”的主人公——一位来自杭州萧山的小伙子,实在是气不过,把跟相亲对象的一段对话传到了微博上:



话题迅速引爆微博,大家看完之后,纷纷表示心情很沉重:



之后,阿里巴巴——就是号称现在薪酬最高的行业之顶尖公司来认领这位小伙子了,原来是阿里的一名高级研发工程师:



嗯……求特步老板以及员工的心理阴影面积……却没想到,特步还挺乐观的,借着这一波热度,自黑了一下,还蛮有趣:



脑洞大开的网友们开始制造这样的段子:据说最近相亲市场流行两个指标,第一,有没有房子;第二,穿不穿特步?


话说,这个话题为啥这么火热,是因为它 戳中了年轻人内心的要害 :在婚恋这个自由选择的市场上,一个有关穿着的细节就那么重要吗?足以否定一个人?房子有没有先不说,怎么穿什么鞋子,也变成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了?还有,怎么,穿国产鞋就low了吗?


我估摸着这件事情,也会让运动品牌的各位专业人士,内心泛起波澜,所以我就拉他们一起,来聊聊这个事儿——


一、首先出场的是一位女士,她曾经在前三大的外资运动品牌工作过 ,现在去了BAT中的一家 ,成为部门leader ,估计是BAT忙成狗,她就简单谈了两句对于这件事儿的看法:


哈哈哈哈,1、消费升级任重道远  2、相亲需要技巧


(2017年夏天,特步请来了赵丽颖做代言,国产品牌最擅长的就是请明星了,但是在品牌内涵方面,却还是有不足)


二、再来出场的这位是个男士,他在某个本土服装品牌工作,也是一位团队leader ,来听听他的看法:


1、特步我从来没穿过。曾经有一段时间,特步是代理商眼中比较好的国产运动品牌,一度超过李宁安踏。


不过家长们不喜欢给孩子买,因为它的logo是大写的红叉……所以,有条件还是买耐克吧。(Fashion Note画外音:居然还有这么一种说法,头一回听说……)


2、总体上看,我觉得国货和洋货是有差距的,但这种差距在物质上已经非常细微,所以大家形容差距的时候,喜欢拿体验说事儿 这种东西没谱啊,又难以测量……


3、精神差距也是差距,必须要从客观上加以承认啊。但是从穿什么鞋就决定要不要相亲去,这一方面反映了在某些范围内,消费者对国货鄙视的观念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的人应该不是绝大多数,但也未必是少数;


另一方面,从历史渊源上讲……这是1840年以后,国人的腰杆儿被打断之后,还没立起来的表现……


4、最后,我觉得这事情之所以被曝光,有人穿特步不是关键,鄙视穿特步也不是关键,关键是穿特步的那个人不是没有钱啊,这才是戏剧的核心和关键啊


(特步2017年跑步节的广告,客观来讲,还是既有趣、又有创意的)


三、第三个出场的,和第一位一样,也工作在前三大外资运动品牌内 ,是一位男士:


1、首先啊,我觉得这事情有点标题党,如果我没看那个聊天记录,会脑补一个很物质的女生的形象。但是看了记录之后,其实女孩子做得很得体。态度明确,说话有分寸,AA了饭费。


2、其次是,作为国产运动品牌,还是有值得努力的地方。


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把营收和份额做大,其实并不难,但是要把品牌形象做起来,其实很不容易。


以安踏为首的国产品牌,其实应收情况都还是比较乐观的,安踏更是突飞猛进。但始终摆脱不了在大家心中“低端”和“土”的既定印象。


特步2017年新款


固然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本身对“洋品牌”有自然的青睐,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品牌本身停步不前。依靠价格和渠道优势能取得不错的业绩,为什么还要费心力去做品牌形象呢?


这是很多国产品牌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天花板。


四、第四个出场的,厉害了我的爷,是某个国产运动品牌的高级管理层 ,他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三位说法的回应:


1、特步跑鞋的渗透率应该是本土品牌最高的。周末的厦门马拉松,特步是主赞助商。



特步这么多年死嗑跑步,虽然设计方面有点不讲究(山寨),也是有明显进步的。但是要扭转消费者的偏见,还是有待努力需要时日的。


不过上海马拉松就跟厦门马拉松很不同了,更多国际品牌,哪怕索康尼、布鲁克斯这种不算国际大厂的,渗透率都好过李宁和随后的特步。估计跟两个城市的马拉松参与人群存在差异有关。厦门更多来自厦门周边,福建广东浙江江西,上海,本土跑者、超大一线城市跑者多。


上海马拉松很多人穿着“名古屋女子马拉松”到“波士顿马拉松”的海外马拉松完赛Tee,厦门马拉松就少见很多。


上海马拉松


关于设计上不去这个问题 ,其实还是长期和短期业绩的考虑


培养设计能力,养成资深品牌独特的所谓DNA——使得消费者一看,啊这个是**品牌吧,设计不错,这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


哪里有抄一抄,卖货来得爽。 特别是如果一个品牌的老板是卖货郎出身,而且认为抄袭无所谓,那肯定不会想提高设计的……而为了避免完全抄袭(好像亚由5-6个地方不同),稍微改一改,就破功了。


五、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一位平常经常对朋友的情事进行评点的旁友, 纯粹来打个酱油走个过场:


这有什么啦,就是个品味的问题呀, 品味呀,你懂伐啦,不就是看咪蒙微信号的out,喜欢郭敬明小说的不行,觉得杨幂美的人滚粗,听罗振宇的太low……跟不喜欢穿特步的,是一个道理呀,是伐啦,这么简单的道理!


嗯,没毛病~也欢迎大家一块儿参与讨论,下回见!




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这是“Fashion采访手记”的原创文章,需要转载请联系我们,可以在 后台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采访和商务合作,请添加 微信applered8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