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队列(n=320)和复发/难治队列(n=488)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9.1个月(范围,1~82个月)和44.3个月(范围,0~88个月)时,末次随访时患者仍在接受治疗的比例分别为51.3%和26.8%。在未接受过治疗的高危患者队列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未达到(NR)。在复发/难治队列中,17p缺失(del[17p])/
TP53
突变(n=214)、
IGHV
未突变(n=408)和复杂核型(n=146)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38.6个月、46.9个月和38.6个月,中位OS分别为60.6个月、NR和NR。
此外,在del(17p)/TP53突变(n=64)、IGHV未突变 (n=287)和复杂核型(n=79)患者中,
初治队列的总缓解率(ORR)分别为91%
(95% CI, 81%~97%)、
96%
(95% CI, 93%~98%)和
91%
(95% CI, 83%~96%)。
复发/难治性队列亚组的上述发生率分别为86%
(95% CI, 81%~90%)、
87%
(95% CI, 84%~90%)和
84%
(95% CI, 77%~89%)。在初治队列中,各亚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23.4%、19.9%和19.0%;在复发/难治队列中,这些发生率分别为5.1%、7.8%和10.3%。
在靶向治疗之前,较高危CLL患者[定义为del(17p)和/或TP53突变、
IGHV
未突变或复杂核型]接受化学免疫治疗的预后较差。为了更好地了解二代BTK抑制剂阿可替尼的影响,研究人员汇总了5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将阿可替尼作为单药治疗或与奥妥珠单抗联合治疗初治或复发/难治的高危CLL患者。
为了进行分析,研究人员汇总了3期ELEVATE-TN (NCT02475681)、ELEVATE-RR (NCT02477696)和ASCEND (NCT02970318)研究以及1/2期ACE-CL-001 (NCT02029443)和1期ACE-CL-003 (NCT02296918)试验的数据。除ACE-CL-001和ACE-CL-003中最初接受每日1次、每次200 mg剂量治疗的部分患者之外,纳入分析的患者(n=808)接受了每日2次、每次100 mg剂量的阿可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ACE-CL-003组和ELEVATE-TN的阿可替尼+奥妥珠单抗组的患者还接受了6个周期的奥妥珠单抗治疗,剂量为第1日100 mg,第2日900 mg,第2周期第8日和第15日1,000 mg,以及第3~7周期第1日1,000 mg。
研究终点包括PFS、OS、ORR和安全性。
整个队列的中位年龄为67岁(范围,32~89岁)。大多数(68%)患者为男性,93%的患者ECOG体能状态评分≤1分,88%的患者
IGHV
未突变。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1线(0~10线),中位随访时间为49.1个月(0~88个月)。
在安全性方面,总体队列中70.3%的患者发生了至少1次≥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EAEs)。最常见的≥3级TEAEs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19.3%)、肺炎(9.5%)、贫血(8.4%)、血小板减少(6.1%)和高血压(5.4%)。患者因 TEAEs 停止治疗的发生率为16.5%,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炎(0.9%)和血小板减少(0.6%)。
患者因疾病进展(22%)、AEs(15%)、研究终止(14%)、死亡(4%)、失访(0.4%)、Richter转化(0.4%)和其他原因(8%)而停止治疗。初治队列和复发/难治队列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0.6%和23.4%。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具有较高危基因组特征的CLL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治疗线,以阿可替尼为基础的方案均具有长期益处,并且分析中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