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交了定金,今天去苏州付了首付,把车位和装修包也定了,支付约220万左右。装修的费用会延迟分期支付。
今年十月份把车贷21万一次性还清,前面大概5万的车贷,合计26万,保险开支27万,旅游十万,教育10万,合计73万。
房租一年有6万,养车2万,合计8万。
这就81万,生活开支就算15万好了,31号全家去哈尔滨,完成2024年最后一次旅游,约2万,今年现金流出98万。
差不多今年现金流出320万。
现金流入有三部分:第一,是股票,全年账户盈利约230万,第二、保险销售,今年我保险做的不好,大概有50万的收入,第三、自媒体偶尔接广告和开户,估计有二三十万,大概300万出头。
这样一算,今年现金流是负数,倒亏20万,把我气炸了。
更惨的是背负了几百万的房贷,我的股票也被迫卖出约170万,今天犹豫了一下只用了100万,后面70万找机会再买回。
去年买蔚来,今年买大平层,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想来想去,人到中年,我越来越难以忍受低品的生活。我可以吃亏,可以隐忍,可以延迟享受,但是我不能接受一辈子的窝囊。
我可以让步,但是我不想没有底线。
我36岁,应该是我所有认识的同学朋友战友里面,唯一一个到现在还没有第一套房的,虽然我知道从经济上租房划算,年龄越大越不得劲,尤其是儿子慢慢个字高了,要不要二胎?父母以后身体不好会不会要来一起住?在我心里压力很大。
作为读书人,我特别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
不怕你们笑话,我加了几十个微信,加了五六个买房的微信群,关注了十几个微信公众号,这个事情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极大程度消耗了我的时间。
周一支付完定金后,退群,取关,和每个之前聊过的中介致谢,删除微信,仅仅有五六个因为是我粉丝和老乡的原因保留。我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我喜欢的投资、阅读、健身和发呆中了。
围绕房子我的所有焦虑,全部解决:地铁50米、学校马路对面、医院2公里、高铁站一站地铁、商场100米、2公里三个高速路口、学校十二年一贯制。
现在剩下的唯一事情就是赚钱,狠狠赚钱,最晚十年内还清所有房贷,可能还需要搞二胎的准备金,当然我自己每年的刚性开支也很高,保费+房贷一年就60万左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可选的方式也不多,核心是投资和自媒体,投资精细化操作,采取哑铃型结构,守正出奇,大头稳股息,补充现金流,小头去做市场收益;自媒体方面,坚守底线的基础,放下面子,看能不能多找点客户;保险依然是大头,作为五年的资深合伙人,有充足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口碑,2025年努力做,预期是50到100万的收入。
还有一个,因为个人性格原因,我做事情都很精细,这次买房我把全链条也研究透了,有可能做苏州园区的中介业务,
我有把握为客户剩下三五万的费用,我自己赚个1万,如果一年有十单,也算十万,这块业务是不是要开展,在考虑中。
2025年下半年交房,然后装修+晾晒,预计2026年春节前后入住,入住后房租支出没了,小孩教育费用也会至少减半(苏州的培训班便宜),再砍掉长途大旅游,增加周边小旅游,预计可以节约大概20万。
但是说实话,这些规划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管是投资、自媒体还是保险,都有不确定性,在极端情况下,我可能被迫卖股票去维持现金流。
2025年,一个37岁的老男人开始打逆风局,很艰难,没有退路,但是我会努力,决不妥协。
至于大家关心的投资总结,我想主要分享资产配置的理念,大类资产的关键点以及指数基金的投资经验等,2024年的最后一场直播,也是年终总结,30号晚上飞机去东北,所以直播就只能放周六晚上了。采取收费模式,19.9元。
如果不愿意付费,也没关系,我这两天会整理出文字版,在直播后,等我从哈尔滨回来会分享。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今天去苏州的奇遇,我现在是上海户口,我的退役军人证是上海发的,苏州市给全国退役军人免费公交地铁公园的待遇,我到地铁站的时候直接刷卡就进去了,非常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