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
e
微店
”
副总经理赵海林表示
,
每天接见投资人成为了他们的必备任务。
文
|
铅笔道
记者
吴泽骞
►
导语
一年以前,打算在百人以上的企业内铺设无人便利货架的赵海林团队,怎么也没料到公司如今会成为风口项目。先人一步,让
“
小
e
微店
”
迅速占领无人零售的市场。
目前,他们的无人便利货架已经进驻北上广深四大城市,覆盖网易、滴滴、凤凰网等大中型企业,签约的营业点有
5000
多个。赵海林表示,在无人值守便利店领域中,他们的营业点数量目前是最多的。
团队会根据企业需要,配置零食货架、饮料冰箱和冰淇淋柜,用户扫描商品条形码即可支付。单个营业点有
80~100
个
SKU
,包括饮料、零食、冰淇淋、酸奶等,商品损耗在
3%
左右,每个营业点月均销售额
5000
元。当前补货频次为每周两次,单个配送人员可以覆盖
25~30
个营业点。
◆
“
小
e
微店
”
的基本配置
注
:
赵海林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2015
年
O2O
依旧火热,赵海林团队也瞄准该领域。
基于
“
用户刚需
”
、
“
市场规模大
”
、
“
消费频次高
”
、
“
没有巨头进场
”
多点考虑,团队开始打造商超
O2O
产品。
他们与顺天府、超市发、卜蜂莲花等连锁超市合作,
将其商品搬进
App
。用户下单后,将由配送人员就近从超市取货进行配送。在
2015
年
9
月,该业务日峰值订单达到
5
万笔。
但到了年底,资本市场环境开始转冷,资本不再热忠于烧钱换规模的业务模型,加之商超
O2O
业务的毛利收入低、服务成本高,使运营资金面临压力。
团队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业务转型,“
我们要自己开店”
。
这个想法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其一,团队有运行成熟的无人收银系统,消费者使用
App
扫描商品条形码就可支付;其二,此前团队与上游供应链渠道有过合作,因此商品来源能够保证;其三,自己开店毛利率高。
大体量重模式自然不是团队计划做的,他们希望将已积累的资源快速落地实现。
因此无人化的便利店成为团队的最优选择。
依照这样的思路,团队开始考虑社区、学校、工厂等场景。经过一番调研之后,这几者都被排除,赵海林等人发现写字楼内的企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与十几家企业行政人员沟通中,团队发现员工日常对于零食有着强烈的需求。
但以往满足这项需求,基本都是依靠员工自己网购,或者公司行政负责。前者需要一两天后才能送到,后者则要浪费行政人员的很多精力。
消费群体密集、需求旺盛、购买能力强的特点让团队决定将无人便利店开在企业内部。
此时团队又面临着两个选择,便利店的形式是做成开放式货架还是使用自动售货机。
考虑到开放式货架可承载更多
SKU
且成本更低,放置于企业茶水间货损率不会太高,因此团队确定以开放式货架形式进驻企业。
去年
8
月,完成了
1.4
亿元
A
轮融资之后,团队成立
“
小
e
微店
”
项目,
开始着手无人便利货架项目。
2
个月的准备期内,团队与多家品牌方及渠道方签订了协议,实现了商品的供应保证。
同时,“
小e
微店”
与蒙牛达成战略合作,由蒙牛免费提供冰箱,并通过“
小e
微店“
向企业员工提供冷藏酸奶产品。
考虑到货架放置的区域多为茶水间之类空间较小的地方,
因此“
小e
微店”
单个货架的尺寸都较小,宽为0.9
米,高为1.6
米,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配置。
基于快速占领市场、让商品流通速度更快的想法,
“
小
e
微店
”
前期主要进驻百人以上的互联网企业,
“
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快
”
。
通过熟人关系,去年
11
月
“
小
e
微店
”
在北京上地附近的
10
家公司试运营。
同时,团队在附近建立了一个占地
300
平米的周转仓库,商品由供应商直接配送至仓库。
员工利用微信扫描店铺二维码可进入一个
H5
页面,点击该页面的
“
扫一扫
”
即可扫描商品条形码支付购买。
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而非在页面内选择商品添加进购物车,赵海林解释道:
“
页面挑选商品与货架挑选实物形成了两步操作,但多数人一次就购买一两件商品,扫描条形码则显得更为方便。
”
◆
通过该
H5
页面即可完成商品支付
试运营期间,团队惊讶的发现无人便利货架受欢迎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估。
当时平均每个投放点的月销售额就接近5000
元,员工多的企业每天都需要补货,人数少的企业也需一周补货两次。
由于货架放置在企业内部,具有封闭式场地、固定性人群的特征,
“
小
e
微店
”
的货损率仅在
3%
左右。
到了年底,无人便利货架已经进入了
100
多家企业,覆盖上地、中关村、望京等互联网企业聚集区。
第一批网点主要是依靠熟人资源关系打入市场,专业的销售团队则在今年年初开始组建。
今年以来,团队也从北京向外拓展,在
3
月和
5
月分别进入了上海、广州和深圳。
在运营方式上,每个城市都由当地的分公司独立负责。比如,每个城市用户消费习惯整体上会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商品选择上会因地制宜。
与此同时,销售团队也在积极推动
“
小
e
微店
”
进驻大型公司,
3
月份进驻
“
凤凰网
”
的消息给团队打一针强心剂,随后大企业客户逐步拓展。
随着夏天的到来,
“
小
e
微店
”
也与和路雪合作,
添加了小型冰淇淋柜,冰柜以及商品配送都由合作方负责。
目前,
“
小
e
微店
”
已经覆盖网易、滴滴、凤凰网等中大型公司,共签约
5000
多个营业点,每个营业点月均销售额
5000
元。赵海林表示,在无人值守便利店领域中,他们的营业点数量目前是最多的。
预计到今年年底,
“
小
e
微店
”
将进入
10
个城市,覆盖六七千家公司,铺设
1
万多个网点。公司正在进行
B
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展城市。
编辑
孙
娇
校对
冯
超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我是本文作者吴泽骞,一名关注硬件智能、企业服务的科技爱好者,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SorryMarks。(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金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