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养老周刊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东北人的第二故乡,已经不是三亚了 ·  昨天  
广西市场监管  ·  一周市局动态(下) ·  2 天前  
广西市场监管  ·  一周市局动态(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养老周刊

于洁:写给即将成为教师的儿子

中国养老周刊  · 公众号  ·  · 2018-09-10 10:58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江小教室”

亲爱的儿子:

祝贺你考编成功!2018年9月,你就将成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成为妈妈的同行,成为我们家的第四代教师。妈妈心中无限喜悦,暖阳照在冬日,寒风中春梅已含苞待放。

有很多话化作文字,是妈妈内心深处最真的情意。


儿子,你慢慢来,别着急


回想妈妈自己的成长过程,再看看妈妈身边那些新教师的成长过程,我最想对你说的话是不要着急,笃定一些,慢慢来。


刚走上一个新的岗位,虽然有些忐忑不安,但是更多的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多新教师想要一炮打响。有这样的工作激情是好事,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激情澎湃必有期待,期待有良好的反馈、有美好的收获。但是教书并不是一个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活计,


它需要师生合作、家校合作、同事合作,它被太多的因素影响着决定着,它不是你一厢情愿就可以取得成功的职业。

所以,妈妈要提醒你,假如满腔热情遭遇一盆冷水,也是正常的事情, 教书这件事,需要感性和理性相结合,需要激情和笃定相统一。 第一年教书,不如老教师,很正常,不要焦躁不安,更不要颓废沮丧。


你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这个积累的过程,包括经验和教训。


儿子,你要尊重老教师,取长补短。


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意气风发,这是年轻人的朝气,要永远保持你的自信,但不要自负,不要眼高手低。年轻教师很容易低看老教师,觉得老教师的理念过时了,觉得老教师太古板了,觉得老教师现代化高科技教学手段落伍了。感觉天下是年轻人的了。

亲爱的儿子,年轻人是奔腾的溪流,流得快却比较浅薄,行船容易搁浅;老教师是一池深潭,流得慢却很深沉,经得起投石探底。你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其长处补你不足,比如对课文重要知识点的把握,比如对课堂的掌控,比如对学生的了解,比如与家长的沟通……

你要做一条江,源头有活水,一路吸纳泉水小溪,一路奔腾到海。 这个过程,必定不能脱离老教师的指点,他们一路走来的直接经验都将成为你的间接经验,他们身上的教育情怀将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然,老教师也可能会有吃老本不思上进、惰于改变的状况,你完全可以采用扬弃的方式来向老教师学习。

儿子,见过麦穗吗?越是饱满的麦穗越是低头。明朝的解缙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你要时时记在心上。


儿子,你要把握好师生

相处的度。


好多师范大学生读书的时候想着:“等我将来做了老师,我一定不像我以前的老师那样凶得要死,我一定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们一定要有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真的走上岗位了,没有建立一定的规则,没有树立自己的威信,班级乱了套,管不住学生了,开始抛弃那套“民主与平等”,整天对学生板着脸,自己痛苦学生也痛苦。

儿子, 一切良好的关系都首先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 在老师而言,底线是能够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在学生而言,底线是确保自己的人格得到尊重。在此基础上,建立班级规则,在规则之内,才真正谈得上平等和民主。这和一个国家必须有法律制度是一样的。

因此,先收后放是一个比较妥当的做法;先放再收就有点难办了。比如自习课,先要教会学生如何上自习,慢慢养成了自习课认真作业自学的习惯了,再慢慢放手。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必定会有反复,完全放手是不太可能的。


儿子,一定要全面地看待一个学生。


你自己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个“小器晚成”的过程,相信这个经历会对你的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好处。你会理解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作为一个老教师,我们接班后,哪些学生将来是有可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哪些是怎么也不太可能考上高中的,哪些就是混个初中文凭的,基本上在一周内就可以心里有数。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能考上的考上,让无法考上的也能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

我记得你自己读初中的时候谈到班级里倒数第一名的那个学生是把空饮料瓶递给拾荒老人的,而成绩好的那一个却是扔给老人的。你要永远记住这件事, 永远不要只用成绩衡量一个学生的品行。



儿子,你要做好吃苦受委屈的准备。


三岁看老,教书也是这样。工作的头三年基本可以决定一个年轻教师未来的走向。妈妈的工作室里很多都是年轻教师,他们都工作在生源不是很好的学校,有的甚至是生源很差的学校,但是你也看到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怨声载道,相反,他们把这样的生源当成自己研究的资源,把问题变成了自己的课题,找到了职业的意义和自己的价值。

说到底,成长是一个人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借口。你若要进步,千军万马都挡不了你的路。

前三年,必定很辛苦,经验不足,刻苦来凑。多听课,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你就像唐古拉山里那条缝隙里的溪流,一路经历砾石杂草,艰难流淌;备课、上课、批改、听课、与学生交流……这些你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都像大山一样向你压过来,还有家长对一个新教师的不信任和猜疑甚至是质问,都有可能发生,你就像那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路缓缓前行。

可是儿子,老鹰和蜗牛都能登临高山,在山顶上,老鹰是没有感觉的,但是蜗牛经历一路艰难险阻,一览众山小的时候,这一段攀爬的经历将成为终生的财富。

人要做成一件事,必定要承受委屈。负重前行,是人生常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