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富志
创富志—帮助企业设计商业模式的专业机构。始于2006年,研究商业模式11年!聚集几百位创始人共同创新商业模式。联手魏炜、朱武祥两位顶尖教授推出了魏朱商业模式理论。商业模式设计院开创行业先河,深入企业设计模式、设计上市路线图等。欢迎您的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DeepSeek急招!月薪20K—110K! ... ·  昨天  
政事儿  ·  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会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富志

满天无人机就要来了?多少快递小哥要失业?京东、顺丰都拿到空域批文

创富志  · 公众号  ·  · 2017-09-06 22:25

正文

一两年前,人们还想象不到如今共享单车遍布大街小巷的样子。未来,无人机会满天飞吗?

/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

文| 刘佳玲


8月31日,京东获得覆盖陕西省全境的无人机空域书面批文,也是国内第一张覆盖全省范围的无人机空域批文。


上一次关于无人机的大消息还是在6月底,“顺丰与赣州市南康区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得到了东部战区的正式批复,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正式审批的,且由企业、中央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进的示范空域。”


以后,是要满天都是无人机的节奏吗?

除了获得陕西省无人机空域的批文,京东还发布了首款可用于支、干线运输的倾转旋翼无人机VT1。这是一种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优点融为一体的新型飞行器,具备占地面积小、垂直升降、可在空中平稳悬停等优势,具备200公里以上飞行距离能力,起飞重量为200公斤以上。



此前,京东CTO张晨曾表示,公司研发的无人机未来将覆盖中国10个省份,公司还在测试载重量为一吨的无人机。在充电后,这些无人机最大的飞行里程可以达到50km。

对于此次发布的倾转旋翼无人机VT1来说,假设一件包裹的重量是1公斤,那么VT1一次可以运输200件包裹。这意味着,京东可能于近期试验跨乡镇、跨地市的无人机支线运输与快件分发。

但京东对于实现大规模无人机支干线运输仍然比较谨慎。

京东有关工作人员对《中国企业家》(ID:iceo-com-cn)表示:“西安的无人机研发中心将重点研发中大型无人机。京东将加快布局干线、支线无人机通航网络的进度。但现在就谈支干线无人机的商业化运营可能还有点早。京东会先在局部地区进行相关的摸索和尝试。”

大型无人机的研发可比小型的难得多。

互联网分析师柳华芳对中企哥说:“例如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小型无人机使用电池就可以了,大型无人机则要考虑是用螺旋桨还是喷气式,驱动方式是烧油、电力驱动还是混合驱动,每种机型的载重和耗油情况如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京东选择西安作为无人机研发基地,也是因为西安有大量的航天技术人才、企业,方便京东和其他企业进行军转民、跨学科等项目合作。”


一两年内,无人机或可大规模送货到家

目前,京东无人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末端配送环节,无人机型号较小,时速可以达到100km,运送的货物的重量为5kg到15kg,主要用于代替快递员,和消费者直接对接,进行配送末端的收件派件工作。


无人机能够实现全自动化配送,无需人工参与就能完成自动装载、自动起飞、自主巡航、自动着陆、自动卸货、自动返航等一系列动作。



柳华芳预计,按照京东目前的工作效率,2020年有机会看到京东启动无人机支干线运输配送,一两年之内,京东无人机末端配送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作。

无人机收件派件的成本比快递员低多少?

目前京东已经在江苏宿迁、陕西西安实现载重10公斤至15公斤、续航15公里至20公里的小型无人机的常态化运营。京东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无人机进行配送,在成本上可以接近人力配送的成本。但现在配送的规模还不大,随着京东无人机配送范围的不断扩大,无人机本身的造价大幅降低,预计未来无人机配送成本与现在人工配送相比可下降50%左右。”

这个数字比今年6月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在采访时的表态更保守一点。

当时,刘强东说,推广无人机送货之后,乡村地区的物流成本可以下降七成,而在京东未来的乡村物流模式中,每个村都将有一名京东快递员接待这些无人机。“今天,我们在大街小巷雇佣了七万名快递员,这是很高的成本,如果能够用无人机来送包裹,这个成本将会很低。”


无人机的到来,开始让中国200多万名快递小哥感到不安。


今年2017年京东年会上,刘强东曾说,“不会因为技术让兄弟们失业”,话犹在耳,但京东在发展无人机上,脚步越来越快。


7月20日,在联想2017 TechWorld大会上,刘强东阐述了未来无人机的布局:将在四川建立185个无人机机场,建成后将实现24小时内送达中国的任何城市。


不仅四川,京东还将在陕西建设100个无人机机场。


在这之前,京东已经建成全球首个无人机调度中心,为无人机常态化做保障。


资料显示,2015年京东无人机项目才获得正式立项,2016年5月,京东成立X事业部,并确立了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三大板块。

顺丰着力布局无人机支干线物流


无人机物流的空域政策于今年6月正式放开。

当时,另一家物流巨头——顺丰宣布与赣州市南康区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得到了东部战区的正式批复。


事实上,顺丰对无人机的研究比京东还要早,但一直保持比较低调的姿态。在2012年,顺丰创始人、总裁王卫就提出物流无人机的概念。

7月13日,顺丰宣布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立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也是国内首个正式落地的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输项目。


之前,顺丰自研的 MantaRay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被曝光,该无人机拥有水陆两栖的能力。这种完全属于固定翼的无人机运输重量可以超过200公斤,运输距离也可以超过一千公里。




外界关于顺丰无人机项目的信息不多。顺丰集团首席技术官、顺丰科技总裁田民在接受界面的采访时曾表示:“无人机不是简单从A飞到B,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包括通讯、材料以及N多问题决定能否在物流领域被大规模商用。我们其实技术要领先于对手,但是现在不能讲,一是害怕技术被泄露,第二是我们不想误导市场。”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在测试过小型无人机和大型无人机之后,顺丰将着重发力无人机支干线物流。此前,顺丰负责人曾表示,顺丰的无人机未来并不会直接面向客户,而是进行顺丰速运不同网点之间的配送,主要是将货物送往人力配送较难、较慢的偏远地区。

在柳华芳看来,京东虽然的无人机发展起步虽然较晚,但是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业务拓展的步伐都很快,此次拿到国内首张无人机全省范围的空域批文,也显示出京东后发制人的优势。


菜鸟短期内追赶不上顺丰、京东

目前,顺丰、京东都已拿到空域批文,未来会不会有更多企业拿到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