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村土地成为热门话题,除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再延期30年这个新政之外,包括北京市大兴区在内的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期延长一年至2018年12月31日,也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
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三块地”改革试点被延长一年。
目前官方释放的唯一信号是,11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中央深改组”)会议提出,要“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
据国土资源部消息,中央深改组会议结束后,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已经开始研究下一步宅基地改革的思路。根据中央深改组的表述,接下来的宅基地改革将有所调整。而中央深改组会议提出的
“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为出发点,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宅基地改革有望引入更为市场化的机制。
国土部已经决定将宅基地试点范围拓展到33个试点地区。“三块地”改革坚持三条底线,分别是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市场化是在这三条底线内发挥作用,而不是全部。
一是土地制度是国家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从试点情况看,社会各界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是认同的,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积极落实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效果比较显著。但试点也反映出一些新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协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关系,如何有效保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项目建设效率等。延长试点期限,有利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统一思想,设计出更为科学的改革操作方案。
二是土地制度改革与单纯的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不同,试点地区从制度设计、工作布置、实践操作到效果反馈周期较长。由于2015年启动改革试点时是分开部署的,各试点地区分别开展、统筹推进是从2016年下半年才全面铺开,特别是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前期试点数量偏少。延长试点期限,有利于推动三项改革深度融合,为全面评估试点得失、系统总结试点经验打好基础。
三是土地管理法修改工作正在推进,一些试点地区的政府、集体和农民存在观望甚至顾虑心理,需要进一步稳定有关方面的改革预期。按照改革试点需要与法律修改同步对接,做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的原则,延长试点期限,有利于推动试点地区继续深化改革,为土地管理法修改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土资源部部长
姜大明表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系重大,从试点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积极落实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效果比较显著。通过试点也反映出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尚未形成十分成熟的解决方案,有必要延长试点授权期限。
从官方公开的数据来看,实施将近两年的三项改革试点已有成效。被认为最难推进的宅基地改革,也已经在开展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目前云南大理等15个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已退出宅基地约7.6万户,退出面积约6万亩,其他试点地区在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上也开始进入操作阶段。
然而,国土部最初选定的33个试点地区中,
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有3个,集体建设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均为15个。
如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与征地制度改革同时进行,就可以补偿一部分由于征地改革造成的建设用地供应减少,地方政府开展征地制度改革的内生动力会更强。
国土部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全国已有577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总面积1.03万亩,总价款约83亿元。在征地制度改革中,河北定州、山东禹城、内蒙古和林格尔率先开展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截至2017年9月,河北定州等三个试点地区按新办法实施征地共63宗、3.9万亩。
相对于征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已经扩大到全部的33个试点地区,宅基地试点范围一开始并未扩大。
实际上,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表述,宅基地属于建设用地。但是,因为宅基地保障农民基本居住的特殊性,国土部门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宅基地的入市在政策上管控比较严格。
尽管“三块地”改革已经开始打通,但是形成系统化的成果还需要时间。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魏莉华表示,试点也反映出一些新问题。延长试点期限,有利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统一思想,设计出更为科学的改革操作方案。“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综合效益显化尚需时间。”
如果让“三块地”改革效果最大化、最有成效,应该调整既有思路。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的基调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但是中国的城市土地市场也不是完全市场,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土地市场会是完全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会受到很多法律制度、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制约,但是总体来讲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高。建设城乡统一市场,就需要提升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但目前中国并没有做到。这可能是目前“三块地”改革中极端核心的问题。
在这一轮如火如荼的中国土地改革进程中,业界还有不同的声音。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夏柱智今年6月份撰文认为,应防止打通三项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征地制度和政府垄断的一级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坚持保障性的农村宅基地制度。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调研时发现,宅基地改革中侵害农民利益的做法很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农民进城后宅基地被强制收回的现象。
现行改革框架下改革的思路要调整,
重点是瞄准市场化机制的建立
。具体实施角度来说,最基本的是在设立产权交易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合理的市场化机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有一个设想是拆旧区和建新区形成一个产业联合体或者股份公司,通过和用地一方进行市场协商,使得真正拥有存量建设用地的一方具有更多的长远收益。
新华社公开的关于“三块地”改革的表述为: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有了前期的实践基础,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平衡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为出发点,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之前的两年多试点中,“三块地”中宅基地的声音最小,相对来说改革效果也最不明显。宅基地改革不仅仅是加强审批管理、一户多宅收费,更要着眼于解决农村宅基地利用的效率问题。
“深改组会议提出的‘不以买卖为出发点’是个风险管控的概念,但是有需求方有供给方,客观上会形成交易,并不意味着禁止。会不会有可能由原来同村的交易扩大到县域有农村户籍的供需方进行交易?当然这只是猜测。”
中央深改组会议提出的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或许在传递一个更为市场化的信号。
文章资料来自:新华社、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经济观察报
活动推介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为能切实的解决特色小镇解决培育和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助力特色小镇发展
,
中国特色小镇产业联盟、中国体育产业协会联合中国亚洲休闲产业促进会、北京星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办2017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层论坛暨资源路演对接会
,旨在搭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最佳的展示推介平台以
及打造小镇规划、资本、产业导入等各类资源精准的对接渠道。
深入解读特色小镇有关政策的精准解读、市场深入调研、资本渠道、投入模型规划、精准资源对接等成为目前特色小镇项目良性发展的最关键要素!
2017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层论坛暨资源路演对接会
【
会议时间
】
2017年12月9日—11日(3天)
【
会议地点
】
中国●北京
【
参会对象
】
体育小镇、特色小镇、文旅地产、房地产、休闲产业等产业链董事长及核心高层
【
主办单位
】
中国体育产业协会、中国亚洲休闲产业促进会、北京星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城汇智库咨询有限公司
【
联系电话
】
18618282051
段老师
(电话及微信)
------【
会议
亮点
】------
{小镇}---
邀约首批国家体育总局及各省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参展,向社会展示小镇建设成果及未来规划,寻求优秀精准的合作伙伴。
{部委}---
邀约相关部委高层及小镇优秀操盘手出席论坛,为小镇国家政策进行深入精准解读,分享成功小镇操盘实战经验。
{资源对接}---
3000㎡规模宏大的资源对接展会,为参展单位提供高端资源高效对接平台,汇聚国内优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发起单位、规划设计与建造单位、投融资机构、运动休闲特色产业、以静态展示结合路演活动,全方位展现参展单位综合实力,同时进行高效精准对接。
------【会议主题】------
1、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政策指导扶持
2、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趋势与申报工作注意事项
3、如何主动把体育项目融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中
4、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科学规划运营执行
5、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模式和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打造
6、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实战案例分享--浙江●富阳银湖智慧体育小镇
7、如何利用乡村土地政策支持建设田园综合体
8、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
------【
隆重推介
】------
展位+路演+合作对接酒会+高层论坛
1、展位:
(186个展位
3500㎡
)
2、路演:
共60个名额
(单场30分钟)
3、论坛:
700人规模
分为贵宾席和嘉宾席
4、广告:会刊,胸牌,资料袋,各类展架
以上打包套餐:分A套餐,B套餐,C套餐
增值服务:合作对接酒会
5大展区,3500㎡,展现全产业链的顶级平台
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展示区
2、运动休闲小镇金融展区
3、运动休闲小镇规划与设计与运营展区
4、运动休闲小镇建造单位展区
5、户外露营与极限运动主题
------【参会单位构成】------
政府机构、投融资机构、规划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 、健康产业相关企业、
体育赛事运营机构、体育用品厂家、互联网公司、
休闲农业相关产业、城镇品牌运营专家、相关旅游产业、
------【往届回顾】------
一一一一一一【报名方式】一一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