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由美国彭博社、中国商务部、现代传播集团联合出版,定位于“国际视野,全球商机”,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周刊中文版

充满八卦气息的欧盟首都——自由的布鲁塞尔到处都有“秘密”

商业周刊中文版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6-02 19: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系商业周刊App付费文章,禁止转载。


撰文:Ian Wishart、Viktoria Dendrinou

桑拿浴和米其林餐厅为布鲁塞尔增添多元化色彩


数以千计的外交官和记者让这座城市透着一股八卦气质


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附近,达尔帕德里诺餐厅(Dal Padrino)到了午餐时间就人声嘈杂,到处是政治家和记者在扒着最新事件。


从英国脱欧到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将到访他曾经称为“地狱”的这座城市,布鲁塞尔并不缺少闲聊的话题。 由于来自欧盟28个成员国和全球其他国家的上万名外交官和记者驻扎此地,人们在布鲁塞尔不会保守太久的秘密,而英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很多谈判都是非正式的,在实际会谈室以外的地方进行。”


前芬兰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Alexander Stubb)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作为芬兰驻欧盟代表团成员和欧洲议会议员在比利时首都生活过九年,“在布鲁塞尔,身为重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拥有广泛的人脉。”


英国脱欧谈判还没有正式开始,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就提前体会到这座城市喜欢说长道短的八卦文化,此前,她在伦敦举行晚宴招待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和欧盟脱欧谈判首席代表米歇尔·巴尼耶(Michel Barnier),本应保守秘密的宴会却走漏了消息, 特蕾莎·梅斥责这种行为是“布鲁塞尔八卦”。


欧盟委员会脱欧谈判首席代表米歇尔·巴尼耶


八卦大熔炉


这个结果让人们意识到布鲁塞尔的行事风格,在这座城市里,各个国家在贸易、运输、渔业和金融监管等政策方面有不同(经常是相互冲突)的利益,而欧盟三大决策机构也在争相吸引外界的关注。


如同美国围绕一家企业而发展形成的“公司镇”一样, 布鲁塞尔的酒吧、商店和餐馆也只有一个存在的理由,那就是欧盟总部。 根据2016年布鲁塞尔政府的研究报告显示,这座城市拥有5400名外交官,是全世界外交官人数最多的地方。当地还有2万名游说者,带来了15亿欧元的年度预算;以及4万名欧盟员工和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1000名常驻记者,为传播八卦消息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各国人士的规模和多元化,使布鲁塞尔与华盛顿这样的大都市相提并论。 但就历史而言,布鲁塞尔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其颇具传奇色彩的市中心(被称为“大广场”的哥特式建筑群)建成时间比华盛顿的建都时间还要早600多年。


从捷克露天市场到苏格兰风格的教堂,从罗马尼亚医生到德国炸肉排餐厅,从葡萄牙足球酒吧到爱沙尼亚语学校,布鲁塞尔可以说是欧洲多元文化的缩影。



达尔帕德里诺餐厅的经理吉诺·里多尔菲尼(Gino Ridolfini)负责为客人端上海鲜意面和西西里剑鱼,他经常接待欧盟委员会委员、政府高官、各国大使和部长,确保他们听不见彼此的谈话内容。


“布鲁塞尔的许多协议都是在餐桌上达成的。”


里多尔菲尼说,三名衣着体面的客人来到餐厅,为他们没有预定座位表示抱歉,“他们想平心静气地讨论,所以这是个慎重的问题。”


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以来,通俗小报用漫画讽刺布鲁塞尔是沉闷无趣的城市,到处都是耍笔杆子的人,他们最喜欢起草关于香蕉弯曲度和烤面包机功率的科技法案。这加深了人们对布鲁塞尔的成见,认为当地是无聊的行政机构所在地,毫无激情可言。


但是在欧盟机构平淡无奇的外表背后,是一座可以随处谈天说地的城市,人们在人行道上或健身房里相互认识,从而加强工作人脉。 这座城市拥有26家米其林星级餐厅,无论是工作关系还是政策,多半是在其中一家餐厅的漫长午餐、晚间鸡尾酒和晚餐中确定下来的。


安全谈判


“在布鲁塞尔办事情要涉及很多层面,所以很难控制,”前塞浦路斯驻欧盟大使科内利奥斯·科内利乌(Kornelios Korneliou)说。


他举了个例子,欧盟各国外交官就制裁俄罗斯的问题进行谈判,会谈在欧盟理事会总部大楼“七层的安全室里进行”,“我们离开房间后不久,我就看到记者发推文,点名指出那些表示反对的国家。”


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大楼


英国脱欧谈判将在6月8日英国大选后真正开始。 虽然欧盟官员推动谈判在各个关键阶段的“透明化”,不过英国方面仍希望采取更加保密的做法。


英国和布鲁塞尔之间的争执,凸显出双方在谈判开始时需要克服的各种阻碍,以及把两种政治文化分隔开来的鸿沟。 英国媒体纷纷猜测欧盟官员的社交生活,尤其关注他们的饮酒习惯,即使鸡尾酒外交已经成为布鲁塞尔政治氛围中的公认特点。


2011年9月,欧盟各国领导人突然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竭力避免希腊债务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凌晨一点过后,有人看到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助手在大广场旁边阿米戈酒店(Hotel Amigo)的酒吧里喝葡萄酒。2016年,在讨论类似议题的冗长会议中,默克尔选择深夜前往布鲁塞尔的知名餐厅安托万之家(Maison Antoine)购买炸薯条,而不是小酌几杯。


布鲁塞尔的街边小酒馆


有些英国外交官对英国驻欧盟大使伊万·罗杰斯(Ivan Rogers)的离职表示遗憾,这位能讲法语的大使受到特蕾莎·梅政府成员批评后,在2017年1月宣布辞职。由于罗杰斯此前在欧盟委员会担任高级职务,他的辞职让英国失去了全面了解幕后政治交易的公务人员,而这种交易正是布鲁塞尔外交机制的润滑剂。


与布鲁塞尔的多元化相一致,在事实上的“欧盟首都”, 人们有不止一种方式来建立关系、交换信息、模糊工作与娱乐的界限,不同的国家带来了他们自己的行事风格。


对于英国人来说,这简直是新闻时事讽刺剧,在喜剧和音乐的年度盛宴上,政治家、发言人和记者齐聚一堂,嘲弄取笑欧洲,彼此相互打趣,对于来自北欧的人士,达成协议有时甚至要赤裸相对。


前芬兰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


“我们确实有过一些桑拿外交,”前芬兰总理斯图布说:


“我们过去常开玩笑说,除非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不然谁也别想从浴室走出去。”


编辑:林一丹、格根坦娜

翻译:孟洁冰



点击你感兴趣的 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 TA 的更多信息!


优客工场 印度改革 知识付费 宝莱坞电影

日本用工荒 专访雷军 千禧一代 疯狂 音乐节

勒索病毒 电竞产业 文在寅 牛奶大战 鬼城

特朗普 毕业季 VR行业 僵尸企业 人机大战

优步被诉 博彩业 亚马逊 数字革命 同性婚姻

......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特朗普称协定仅让中国和印度受益 |视频

尽在《商业周刊/中文版》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速速下载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