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意速递
创意速递为你介绍全球最新创意产品信息,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官方网站 http://www.fsdpp.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创意速递

香港人为买房有多拼:10年来每天只花50块,用2G手机

创意速递  · 公众号  ·  · 2019-01-17 16: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说起对香港的印象,你会想到什么?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名牌潮牌的疯狂代购,抑或港剧、港星、街角的那间茶餐厅?


这些或许都有,但在香港繁华璀璨的背后,有些现实,也让人不忍触碰。



那就是香港的房价。


我国房价最贵城市:买房用“尺”计算,1000万也只够买个小单间。


香港楼价有多癫,人性就有多疯狂,为了买房,那里的人有多拼呢?


50元哥



他在大学就制定了 十年买楼大计 ,规定 每日只花50元


因此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省钱。


目前用的还是2G手机。


没有娱乐活动,想唱K就对着电脑练一练。


只要距离不太远,就走路去。


最牛的一点是, 每天去大学洗澡。



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省, 他坚持了八年,存了200万。


付了首付,买了600平呎, 约55.8平的房子


现在这套房子已经升值800万。


在这八年里,每天只花50元,当然没钱谈恋爱。


现在花了房,终于可以考虑开始找女朋友了。


他对女朋友有个要求, 就是不会花钱。



不要常把旅行放在嘴边, 喜欢存优惠券, 最好喜欢爬山作为运动,因为爬山可以不花钱。


他对年轻人的劝告就是: 不要在物质的世界随波逐流。


105%姐



如果你觉得$50哥已经很拼了,


那这个105%姐就更厉害了。


她是怎么做到一个月一分钱不花,还要再增加5%?


吃住在家里;


看电影、吃饭、护肤品,都是男朋友付钱。



基本做到了一分钱不花,那还有5%哪里来的?


答案是炒股。


闲暇时间她会去炒股,一天可以赚五百到一千。


最终凑成了105%。


三年存到了40万首付,买了房子。



Macy妈投诉说:“我不开心啊,她这么大了,出来工作都不给家里补贴,太自私!”


可Macy却理直气壮:“自己储钱很辛苦,买楼也是为了妈妈,希望能得到家人支持!”



去年Macy成功以300万的价格买入单位,未至一年已升值50万元, “打工哪有可能一年储到50万?”


虽然是成功“靠自己”,不过这种态度需要改一改。


高潮姐



不是我起的外号,她自己说的“ 有房才会有高潮 ”,


她认为:


高潮基于安全感,女性在一个安稳环境里,才会容易有高潮。


她的择偶条件很明确,一定要 有房


而且至少是两千多平方呎,约等于 200平的房子



她以猴子举例:


公猴负责抢地盘,母猴负责选择条件好的公猴繁衍下一代。条件好的公猴当然需要一个洞穴。


有人问她“可以接受有钱男人有别人吗?”“不介意,好东西本来就是很多人抢的。”


这种物欲的价值观,不仅遭到了香港网友的抨击,连节目里的其它嘉宾都批评:


什么年代了,还觉得男人应该包养女人?



一层楼所代表的价值,真是人人不同。


有人表示,香港居住的问题影响了香港的家庭结构,扭曲了价值观。


由于买房难,现在不少人的目标就是尽量赚钱买楼供楼,年轻人选择专业和职业都在“向钱看”。



工厂小情侣



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但会有安全问题。


因为这种房间,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


有人敲门,他们是万万不敢开门的。



如果有人外出回来,可能还需要对暗号才能进门。


倒霉碰上邻居是玩乐队的话,就真的惨了...


不过最痛苦的是 洗澡很不方 便。




公共浴室也不是很安全。


所以每次女生洗澡时,男生只能在外面看着。


一旦男生通宵加班,那就意味着女生连澡都洗不成。


虽然这样的生活很辛苦,但两个人过得还很快乐。



偶尔周围有空房间让俩人去煮顿饭,都让他们觉得幸福无比。


女生坦言自己现在很幸福。


但是一个男生,又怎么会忍心女友跟着自己租一辈子的房。



可一旦考虑买房,就不得 不面对疯狂的房价。


生活从来都不偏爱那些矫情认为人间不值得,然后说我根本不想要的人,

反而都在厚待那些有恃无恐,敢想,敢要的人。


杠杆哥Paul




不是所有人都是高房价的受害者,这场浪潮中的胜利者, 杠杆哥Paul。


他在2003年趁SARS楼市大跌时,杀入房地产。


之后利用杠杆贷款买房,不停贷款,不停买房。


然后再租出去,让租户给自己还贷款。


如今他每天睡到自然醒,早就过上了没事出海钓个鱼的幸福生活。




他有名言: 不买楼就是笨蛋。


不过不买房更好,要不我的房子租给谁?



这种矛盾的心理,印证了这句话, 房价有多疯狂,人性就有多疯狂。




结婚不仅要看父母,还要看楼价指数。


不同身份、年龄层的人的「买楼梦」,让我们更切实的去认识香港房价。


但其实它不仅仅适用于香港。




似乎放到每个一线城市里,都有人能够找到共鸣。


而现在,不止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感觉到房价的压力,其它二线三线四线 城市的年轻人同样感到力不从心。


我们在一线城市打拼,可能还有退路,买不起房可以回老家。但是香港土著,可能连退路都没有。


比诗与远方更遥不可及的,是疯狂的房价, 它扼杀的是,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希望还没买房的蛋粉,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早日买到属于自己心仪的房子。


不让人生的未来被现实所限制,是对品质生活的最大尊重,这个跟你现处的环境,状态无关。


你敢把自己当最重要的人,你就值得有限条件下最好的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