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饭爷的江湖
这是个小号,主要说投资故事,讲人生道理。大号:炒股拌饭 通过历史经济大视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出行请注意!宁德这条路将封闭施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爷的江湖

未来老师也可能会失业

饭爷的江湖  · 公众号  ·  · 2021-04-04 23:57

正文

戳上面蓝字 饭爷的江湖 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191 篇文章
今天有人问我说,现在一般家庭,就是读书不是纯消费,需要关注就业那种家庭,孩子读啥专业好?
我说现在除了计算机和金融类,大多数专业都处在劝退状态。
比如四大坑专业生化环材,基本毕业就失业。 多数人唯一的出路是继续读博当老师,然后继续教人生化环材。
这道理就像多数学艺术的,由于天赋限制连个匠人都做不了,只能当老师教人艺考一样。
他说这特咩的不是庞氏骗局么,一代代人循环被骗入坑。
自己入坑还不算,还要做老师忽悠下一代入坑。 你还别说,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不过就是这种庞氏类型的循环入坑,可能随着生育率的下滑,后面也要玩不下去了。
因为未来就连老师这种,很多人都觉得稳定的工作。 随着生育率下滑, 也可能会出现失业问题。
这是我们在看这几年人口出生数据的时候,感觉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01 出生率低导致生源不足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我们危言耸听,我们不妨看看数据,大家应该就清楚了。

1999年开始, 我们国家启动了 大规模扩招。 如果看历年统计数字的话,基本是下面这样
2000年95万,2001年104万,2002年134万,2003年188万,2004年239万
2005年307万,2006年377万,2007年448万,2008年512万,2009年531万。
2010年575万,2011年608万,2012年625万,2013年699万,2014年727万。
2015年749万,2016年765万,2017年795万,2018年821万,2019年834万
所以如果你看扩招四年之后2003年的毕业季, 会发现大学毕业生和200年比,暴增了一倍。
这是1999年扩招开始以后,正式毕业的第一批大学生,之后就是大学生的数量逐年上升。
最近刚刚过去的2020年,大学毕业人数是874万,刚刚开始的2021年,应该是909万。
学生数量上升的同时,自然需要的学校和老师也会变多。 所以这时候起,高校老师就变成了一个大家眼里稳定的工作。

不过这是过去二十年的状态, 现在随着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出现了趋势性降低,转折点来了。
因为出生人口减少意味着,过去为扩招扩建的那些大学,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生源要不够了。

全国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前两天北京那边有个数字,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点。

2020年北京新增的出生人口,同比下降26%,降幅还是非常惊人的。

之前一直有人说2020年全国的新生儿数量,大概在1000万左右,我们如果按照这个数字计算的话。
时间再过十八年,等这批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大学应该是生源不够的。
原因也简单,到2021年为止的大学毕业生总数,大概是909万左右。
这是淘汰了一半成绩不好的孩子,剩下成绩相对好的那部分,上了大学以后的结果。
这两年扩招政策影响还在, 预计从2022到2024年, 应届毕业生数量还会继续走高一点, 高点大概在1100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为扩招配套的校园硬件和老师,可以承载的高校学生总量,大概在1000万左右。
我们前面说过,2020年的出生人口和过去几年比,已经出现明显下降。
预计接下来几年人口出生数量,还会继续走低。新生儿的数量,大概率很快就会跌破1000万。
我们国家现在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大概是60%,如果按照1000万新生儿计 算的话
其中有六成,会接受本专科以上高等教育。也就是说,最多也就是其中的600万人口会上大学或者大专。
按照这个出生人数计算,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学生入学人数,再过十五到二十年之后会腰斩。

这个入学人数被腰斩,是出生人口下降引发的。也就是说这个趋势在大家生育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很难逆转。

那么这时候很多高校,就会出现招不到学生的窘境。后面面临的就是,生源不足会导致某些高校办学规模大幅压缩。

这里我们的预计是

部分经济不发达城市的一本高校,甚至经济发达城市一本高校的冷门专业, 可能会 面临生源危机。

部分三四五线城市的二本高校,民办高校和专科高校, 直接会 面临生源危机。

生源不足导致 这些学校 按过去招生数量配置的老师,会出现大量冗余的状况。


02 高校老师也可能中年失业

虽然现在大家都觉得高校还是一个不错的岗位,但是从出生人口减少的趋势看

很多普通高校的聘任制讲师,其实大概率要面临的是中年失业。

因为现阶段的高校老师,不少是通过非升即走的严格考核机制,做聘任制讲师的。

等十五到二十年之后,这批人能不能在生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不被解聘,是一个非常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进去做高校教师,后面很可能面临的是由于生源不足,在四十多五十岁之间失业。

这两年很多人想要通过读博谋个高校教职,寻求一个稳定的饭碗,这里我们也有一些建议。

普通高校学生如果只是为了谋个教职,不是有志于科研,并且科研能力突出的,应该慎重选择攻读博士学历。

如果已经是 在读博士生 ,规划要去高校做老师的,也要多考虑生源减少以后,何去何从问题。

如果已经是一个非升即走高校聘任教师的,在这十五到二十年时间里,还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不可替代性吧。

尝试尽可能的走上学院或者学校领导岗位,不然很可能中年面临的是解聘和失业。

总体来说,我们还是要劝告这两年考虑去地方高校做教职工作的年轻人,更多的考虑职业寿命问题。

因为二十年后如果因为生源不足失业,到时候处于上有老下有小, 收入不如意 又很难跳槽的背景下,压力就大了。

当然了,出生人口大幅减少最先受到冲击的,可能不是大学, 而是很多中小学。

未来因为生源不足, 很多中小学也会 出现各种合并。合并以后生源再不足,自然就是各种教师分流或者裁员。

我们国家目前出生人口下滑最厉害的地方,是海峡对面的台湾。

看看台湾那边的中小学,受到出生人口下降被冲击的情况如何。

就能想象我们这边中小学,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2020年前5个月的台湾人口自然增长,已经是负数。出生人数比死亡人数,少了9149人。

在这种背景之下,台湾的教育机构因为出生人口下滑,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

2020年有部热播台剧叫《想见你》,这里面有一所台南的凤和中学,因为在剧中取景爆红。

这个学校一度曾经是台南的明星私立学校,不过却因为生源不足,已经陷入困境。

去年学校初高中部,已经全面停止招生。目前整个学校,只剩了76名学生。

其实招生难问题在台湾学校相当普遍,很多学校只要你去就能上,基本连考分都不要。

比如台湾嘉义私立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曾创下台湾指考最低录取纪录,考8分就能被录取就读。

说起来20多年前,为了让老百姓人人有大学读,台湾地区开始和我们一样广设大学,扩招学生。

后面出生率下滑以后,台湾各级学校学生入学数量大幅减少。很多学校因为生源不足,陷入裁员和倒闭潮。

和我们国家台湾地区类似的,还有我们隔壁,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的韩国和日本。

很多日韩的学校因为入学儿童减少,从中小学到高校,目前都面临倒闭潮。

这些学校的不少老师,自然要面对的也是下岗分流再就业问题。


03 竞争压力不会变小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未来出生人口变少以后,是不是年轻人读书和工作的竞争压力,会小一点啊。

从读书的角度看,短时间内确实有可能,毕竟学校和师资都已经存在了。

相对于生源减少, 各级学校的合并和裁员, 会有一定滞后性。所以读书的时候,会觉得竞争压力小了。

然而这种滞后性很快就会被消除,因为学生少了,学校就会缩减规模。

不过工作的竞争压力,反而 可能 更大了。

随着社会步入成熟稳态以后,经济增长会越来越慢。在这种背景下,社会能提供的新就业岗位也会持续减少。

再加上老龄化导致延迟退休,也不会很快腾出更多老岗位,这会导致新增岗位越发的少。

假如1990后是5000万人,去竞争4000万个还过得去的新岗位。

那么到了2020后,可能就是2000万人,去竞争800万个新岗位。

之后再到2030后,可能就是500万人,去竞争100万个新岗位了。

所以未来出生率下滑以后,年轻人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就业不是更容易,可能反而更难了。

这也是我们在《 为啥现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内卷化 》里面,曾经讲过的故事。

关于出生率下滑社会步入稳态以后,就业竞争越发激烈的问题,我们可以参照的,是隔壁的日韩两个国家。

之前我们在《 生育率不断降低的本质是经济问题 》里面说过

日本的人口曲线,和我们国家很像。所以我们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也就是比日本晚十几年。

日本目前的生育率已经低到不行。 你再看看他们的年轻人,就业有变的更轻松或者更容易么?依然非常艰难。

再看看韩国这种生育率不断新低的国家,从统计数字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年轻人就业,并不轻松。

按照韩国统计厅数据,2020年和2019年相比,就业人口减少了21.8万人,创下1998年以来最大降幅。

按理说就业人口减少了,找工作应该容易了吧,可情况并不是这样。

统计数据里失业人口里面,韩国15-29的年轻人失业率高达9%,远高于4%的平均失业率。

为啥韩国的年轻人失业率这么高呢?因为经济放缓以后,社会能提供的优质岗位减少更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