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澄泓财经
让研报变诚实,使投资更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沪指放量调整跌0.42%,机器人、 ... ·  16 小时前  
数据宝  ·  注意!这些股拟遭减持 ·  昨天  
财经网  ·  今日,马云现身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华为回归之路:跨越“三重门” 手机国内登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澄泓财经

工业供给侧为什么会导致IPO加速?

澄泓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0 18:19

正文

澄泓研究理念:让研报变诚实,使投资更简单。



昨天一篇文章,我们提到新股超发导致估值下行,如果没有增量资金入市支持,下跌是必然的。今天我们来简单谈一谈 IPO 的问题,尤其是为什么要 IPO IPO 和供给侧改革(工业供给侧)之间有什么联系。

本文只是让大家熟悉下我国的各项政策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也给大家扩展下视野,这样大家未来去分析政策的时候也可以结合起来分析,格局就会大一些。

工业供给侧改革的制定原因

我们先回顾下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全球范围的流动性收紧——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我国前期为保住 GDP 增长而进行了大量的产能刺激(八万亿这种)——产能刺激导致我国有很多过剩产能——全球范围经济衰退影响我国导致产能的消费需求降低——大量产能积压货物卖不出去。

好了,在这里划个线,这是我国的实际情况,下面就是国家介入及其带来的政策变化了。不过我这里想做个另类的推演,假设国家不介入,下面会发生什么呢?

大量产能积压货物卖不出去——企业没有收入于是开始缩减开支降低成本——工人工资降低或者干脆直接下岗——失业人数增加经济失速并进入全面通缩——财富开始向少数个人及国外流动——中产阶级(小康家庭)小资产阶级(私营企业主)破产并导致我国阶级被彻底磨平(全部变为贫民)——新的中国建立(纯洁的微笑)。

当然以上状况没有发生(毕竟我相信国家也会做这个推演),因为国家开始介入,帮助企业和民众解决问题。不过在这里,我先点出一个关键点:失业率。这个下面第二部分再展开。


实际上我国的领导人非常有智慧,可以说在全球经济泡沫没破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坚持保住 GDP 增速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姿态,表示我国经济充满希望)开始了产能出海的计划,比如一带一路(一开始只是两条丝绸之路经济带,现在整合了),比如亚投行。

这些政策的最终目的就是保住我国的产能和工业生产体系(这是大国之本,说句不好听的,在战争中这些产能都能变成军工制造实力),当然这里还会有一些其它经济层面的考虑,比如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或紧缩)、暗中夺取他国货币定价权等。


然而,这个政策并没有实行多久,还没有见到多少成果,全球经济就崩了,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时间点,我选各国央行普遍开始开展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的时候。于是悲剧的结果就出现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各国都在缩减开支,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基本都不感兴趣了(我自己都要死了,还哪里变钱去买你中国的产能)。

于是在迫不得已之下,我国选择了两步走,一个是自己出钱又出力,强行推进产能输出计划(无息或者低息贷款给相关国家,要求他们买我们中国的产能),其实这就相当于把我国国库的钱拿出来给别的国家,然后别的国家再把钱给我国企业。有人说那干嘛不直接国库发钱给企业或者老百姓呢?结果不是一样的么?

还真不一样!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循环,实际上导致相关国家欠了我国的钱,可以说我国在付出了一些小损失的情况下(毕竟有一部分钱在流转途中确实永久性的留在了国外企业和个人的手中)取得了超额的国际影响力(这段不扩展,属于国际货币战争的范畴了)。至于第二步,就是工业供给侧改革,主动缩减产能,相比较前面,这招出不好,才是对自己的杀招。

工业供给侧带来的失业问题怎么办?

大家回过头去看第一段里面我做的那个推演,就是假设国家不介入让经济自由落体会带来什么后果,其中提到了一点就是,工人会大量失业进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其实工业供给侧也会导致这个问题,这个没办法规避,只不过国家主动削减产能可以控制问题发生的程度大小。就像燃烧和爆炸两种化学反应一样,本质上都是可燃物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学化学的不要纠结,我知道有些燃烧反应的助燃剂不是空气),但慢慢烧可以随时灭火,一旦爆炸了,那威力谁都捂不住,也来不及捂。

所谓工业供给侧,总归是要淘汰一批产能的,目前看淘汰的都是相对落后的那部分,那什么叫落后呢?劳动效率不高!简单来说就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因为机械的劳动效率肯定超过人体,不信你去和挖掘机比比挖坑速度)的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典型特征就是——劳动力密集使用。也就是有大批的人,会下岗。这就导致一个问题,虽然国家能控制这批人的下岗速度,不让这个问题一下子爆发出来(也就是不造成爆炸),但总归还是得让他们就业啊,一直拖着还是会积累矛盾的(慢慢烧还是燃烧啊,这火总归要灭掉,否则越烧越大不还是完蛋)。于是李总理提出了一个思路:大众创业。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大众创业这个政策最主要的是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当然如果顺手能真的冒出几个高新技术企业,那就是赚了。而且这个政策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积极调动民间资本,不用国家花多少钱,却能画一个大饼,解决 N 多就业,厉害啊!不信你去想想前几年的 P2P ,多火,那些投资标的最终不还是借给个人或者小企业去搞创业创新了。一个政策,既能暂时解决就业,又能消耗掉民间的热钱(以前这些钱都做储蓄,存在银行还需要央行出利息),简直聪明。所以有些人说大众创业失败了,没几个创业企业活下来,说明李总理的头脑不行,拍屁股做决定,扯淡!总理在乎创业企业活下来么?能活下来算你本事,活不下来也能帮我暂时解决就业并消耗掉民间的钱,总理开心着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