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v⊙)
世居家庭多,
迁入家庭主要来自周边农村
小城镇建成区常住居民中,世居家庭比例高达72%,后期迁入镇建成区的家庭占28%。以近20年内迁入居多,2000年以后迁入的占15%,90年代迁入的占6%。
图1 小城镇家庭世居及迁入情况
迁入镇区的家庭一半以上来自本镇农村。这表明镇区常住的基本是本镇或周边的“本地人”,“外地人”很少,形成“熟人社会”。
图2 小城镇迁入家庭来源
一两代人组建的小型家庭普遍,
户均3人
小城镇家庭户均人口为3.27人,略高于全国平均值。小城镇家庭日益小型化,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主体。1人-2人微型家庭和3人-4人小型家庭数量分别占全部家庭的34%和47%,3人以下家庭数量占全部家庭户的61%。
图3 小城镇的家庭人口规模分布
表1 按家庭人口数划分的小城镇家庭构成
家庭结构稳定,
留守儿童少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夫妻家庭”是小城镇最常见的家庭,而结构不稳定、不健全的“隔代家庭”、“独居家庭”较少。由一对夫妻和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最多,占比超4成;其次是由两代及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主干家庭”,占1/4;仅由一对夫妻组成的“夫妻家庭”占比接近1/4。
常住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中,父母双方外出、隔代照看的留守儿童比例占6%,父母一方外出的儿童比例仅占2%,未见独居留守儿童。而据2016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31万人,无人监护的36万人
①
。与农村相比,留守儿童问题在小城镇并不突出,家庭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稳定。
图4 小城镇家庭结构分布
直系亲属中年轻人在城里,
老年人在村里
小城镇居民三代以内非同住直系亲属的居住地表现出较明显的“年轻人在城里,老人在村里”的特征。40岁以下的人6成以上在城市居住,40岁以上的人6成以上在村镇居住。
小城镇居民三代以内非同住直系亲属中,18-40岁的青年人有一半居住在大中城市,居住在地级和省级城市的分别占23%和26%,居住在农村的仅为12%,相比其他年龄段具有最明显的城市属性。这部分居民大多生于小城镇或农村,通过上学、就业和外出务工离开了镇村进入城市并定居。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大部分还在上学,有一半居住在小城镇和县城,分别占26%和24%,35%生活在大中城市。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明显在镇村的居多。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48%在农村,37%在镇区,只有15%在城市。
图5 不同年龄非同住三代近亲家庭成员居住地分布
表2 小城镇居民不同年龄段非同住近亲居住地分布
①
l新华社:《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舒心为902万人》。载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6-11/14/c_129362952.htm。
【说清小城镇】主题文章:
☆
小城镇人口之变
☆
都是谁住在小城镇呢?
☆
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对我国小城镇进行再认识——《说清小城镇》创作背景
☆
阮仪三:“小城镇、大战略”口号已提出了数年,但小城镇为什么发展得不好?《说清小城镇》给出了答案
☆
宁越敏: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
☆
石楠:小城镇仍然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