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在798见证了一加 5 的发布。创始人刘作虎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款产品的时候,忍不住飚了几句脏话,面对这台耗费好几百人力做出的一款旗舰机,想必技术男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最直白地表达他内心的喜悦了吧。可以理解,只要不学有些老板骂用户就好。
我现场体验了一下,也忍不住蹦了句脏话:「手感太**好了。」怎么形容呢?就像触碰婴儿般的肌肤。如果,我考虑把安卓手机作为主力机的话,一加 5 应该是最优先的选择之一。
一加 3 曾经冠名过我的视频节目,至今记得它「不将就」的品牌理念。作为手机圈外人,我原先对这个品牌是不太了解的,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创新与品质是它一贯的追求。投放之后,我的读者也留言说这手机有逼格。看来,一加虽小众,但口碑不俗。
后来就疏于了解了,原想手机业界竞争如此激烈,成天黑来黑去的,说的话都让人听不懂,知乎那么多手机科学家,指指点点的,小小的一加还能有活路吗?
我也竟忘却了。不过这也得说是一加在国内过分低调了,业内惯常的炒作手段:老板群嘲、粉丝互骂、发布会前爆料、发布会后铺稿,统统见不到。
直到接到了一加 5 发布会的邀请函,我才确认它还活着,并且活得很好。
俗语有云:墙内开花墙外香,一加凭借从创立之初就奠定的国际化路线,从红海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一加 5 在海外抢先开售,已经有很多老外在排队购买了。前年,一加 3 开售的时候,在巴黎时尚潮店潮店前就排起了长龙。我原本以为排队消费这种事,只会发生在美国的苹果和中国的奶茶身上呢。在欧美发达国家引发「排队」,对一个成立才四年公司来说,并不简单,颜值、外观、价格都抓住了海外人群的心理,形成了口碑沉淀,到了一加 5 发布,一切不过是顺其自然了。
(一加 5 欧美排队视频)
这个现象也引起了央视的关注。今年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手机行业增速放缓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停滞和倒退,一加作为「创新破局」的典型代表,它的应对之策或许给行业提供了新的参考。
一加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舰」,且举全员之力,摒弃「机海战术」,一年只做一款旗舰机,顺应了消费升级、理性消费的趋势,且在手机核心元器件涨价或缺货的情况下,充满前瞻意识,半年前就把资源锁定,保证了供应链的畅通。强大的供应链把控能力,也是竞品战略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