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记得曾有一个百度晚睡时间地图的生动写照,其中生命科学博士可谓睡的最晚,生物博士也常常用搬砖来自嘲,然而,大多数的情况是由于繁重的工作与长达
5-6年的博士生涯,往往让很多人混成老油条,如复一日的下去。很多工作都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大
程今天看到一个比较好的反拖延技巧,分享给大家。
技巧出处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
1.
微目标
解读:在待办清单上列举一些小目标,并非其他,而是纯粹为了取乐,完成微目标的成就感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注意事项:
1
必须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相应的工作,微目标才能生效。所以需要注意自己的时间安排。要切实可行。
2
时间的耗费往往比我们预计的要长很多,因此要合理的规划时间,留出空白时间。
2.
消失
一项研究发现,约
1min的收发邮件中断你手上正在做的事情,需要15min来恢复状态,所以这些微小的分神事物可以导致巨大的时间浪费和低效率。
所以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甚至需要闭关修炼。
“Going Dark”是由软甲开发者提出的一个短语,当他们夜以继日的完成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时候,他们会从无线电上消失,不会接听电话,也不会回复邮件,甚至你都不清楚他们在哪里。21世纪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就是使得我们天生具有连接的义务,我们需要主动改变。
3.
避免空白页
往往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是最困难的,因为他几乎可以阻止你坐下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只需要干一点点,那么无比不符合你的愿望,你都可以干一点点,只要做出一点点,你就会自然而然进入专注的状态。
4.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的精髓就是在
25min内完成专注的事情,不受到任何打扰。
5.
过度许诺
通常对某些事情的过度许诺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不再通过夸大自己可能实现的工作量来取悦自己的老板。正因为许诺太容易,所以我们更不能轻易对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说
“是”。
6.
将
“我不知道”转换成“如果我知道”
我们的语言往往对我们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
“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
换成
“我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也许我会。。。”
一些短语的暗示,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的
生活。
7 正念
积极思考,往往成功与失败只在一瞬之间,当我们怀着积极的心态,便可以全身的投入战斗,而如果我们假定就会失败,就会效率无比低下,因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假定,自己将会成功,只不过需要克服困难,把每一次出行当做一次磨炼,这样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