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很少有一家公司会像趣店一样,在IPO后突然遭遇舆论几乎一边倒的质疑。
在昨天创始人罗敏公开回应之后,这种质疑被推到了一个高度,因为罗敏认为趣店不存在任何不适当的问题,包括不向那些逾期的用户追讨欠款。他称公司更愿意将这些逾期视为一种坏账加以处理,就像是给予这些人的一种“福利”。
此举就像“踢给自家球门的乌龙球”,正如自媒体“花儿街参考”的犀利评论:罗敏对负面新闻的回应,比负面新闻影响大多了。好多人开始根本没注意到“抹黑”的文章,现在大家都要找出来看一看。
实际上,很多质疑已经不是针对趣店的发展历史是否存在瑕疵或者所谓的“原罪”,而是其创始人对待过去的态度。
一场愈演愈烈的舆论漩涡
这或许是有史以来,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遭遇舆论质疑最多的一次。
一个名为“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的公众号撰文时直接取标题为:“臭名昭著的趣店美国上市赚钱不赚德”。
公众号“财经三分钟”的文章标题还给趣店总结成:“跳楼、暴力催收、裸贷!‘校园贷’赴美上市了?!”
在各种质疑声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篇名为《揭开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场出卖灵魂的收割游戏》,此文被朋友圈广泛转发刷屏。
文章称,“扒去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的外衣,趣店做的就是一种互联网次级贷款生意,收割的是一群消费水平超出了消费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而他们普遍财商不高,自控不行,难以挣扎出生活的泥淖。”
10月20日下午,趣店发布官方声明,称上市之际,部分微信公众号散布不实言论,对其商誉造成不良影响,已保全相关数据,将启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10月22日晚,微信公众号“卢泓言”发了一篇对趣店CEO罗敏的采访稿《趣店罗敏回应一切》。原本,它可以作为罗敏对外解释的一个通道,但因为其中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惹来更大的争议。
另一篇被刷屏的文章《趣店罗敏公然撒了哪些谎》总结道:罗敏对一切质疑基本都没正儿八经回应,被问到“是否借钱给学生”,罗敏只说“我们一旦发现一个人是学生,就拒绝借钱”;被问到“有没有教唆人在还不起钱的时候多方借钱”,他直接变成雷锋“不催款,当福利送了”;谈到高利润率的话题,他又把趣店和京东类比,根本不管它们在财务上是不是同一类型的公司。
为何板子只打在趣店身上?
尽管关于趣店的质疑已经分布在朋友圈的各个角落了,但我们可以把它撸回两条主线上。
一条商业线上,行业内的人们质疑趣店在导流环节与风控环节对股东蚂蚁金服依赖较大,其创造利润的现金贷模式,不过是把古老的金融故事再讲一遍。
另一条,则落在伦理线上。
曾有投资了趣店的人说,趣店的发展是摧枯拉朽的。商业的摧枯拉朽,常常留下点儿血腥的印记。
曾有人借了校园贷去买足彩,在某一天发现利息累积着滞纳金,自己的负债总额已经高达60万元了,他纵身一跳,变成了一堆白骨。有人把身份证借给同学去借校园贷,最后自己被逼债,也唯有纵身一跃。还有人为了添置个包包,在摄像头前,留下自己青春赤裸的身体,作为欠条。还有人……
这两条指责,一条说趣店不值100亿美金,另一条说这100亿美金来得很脏。
一个做互联网金融的朋友说,曾经有一个做校园贷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想了一晚上,最后还是没做。
给孩子钱去买他父母不愿意买给他的东西,这种挑逗人的欲望的商业,跟贩毒有什么区别?
虽然在裸条事件后,监管部门全面叫停了校园贷。但被叫停的只有曾经轰轰烈烈密密麻麻的地推,在包括趣店在内的各曾经涉及该业务的平台上,学生们依然可以获得贷款。
趣店上市,悄然开启了一个时代
目前,除了趣店首发在美上市,和信贷、拍拍贷在美上市的进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家公司最快11月有望登陆美国市场。来自国内金融科技领域的新秀们正次第亮相华尔街。
实际上,有意加入华尔街中国“军团”的远不止上述这几家。截至目前,用钱宝、量化派、手机贷、爱钱进、乐信和点融等金融科技公司都已列入了名单之列。
这些公司多少是有金融科技的含量,否则也不可能实现盈利。一个可对比的佐证就是,中国传统的线下消费金融公司今年都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和关门,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纷纷转到线上,挖掘大数据风控人员等。
至于金融科技是外衣还是内衣呢,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2017年必将成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海外上市元年。特别是对主打消费金融的金融科技企业而言,消费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盈利能力的跳跃式上升,也惊艳了华尔街。
Trustdat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我国消费金融借贷规模突破11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0%。消费金融日活用户持续增长,2017年9月,峰值逾370万,同比增长超三倍。这也是趣店赴美上市引起资本市场追捧的一个背景。
至于说趣店被骂,则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在中国国内,涉及到收入、阶层等问题,总能聚集更多的目光。而美国资本市场则不需要那么多的包袱,要么涨要么跌,趣店股价大涨,说明在美国资本市场受到热捧,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
记得看过一个评论说,趣店这么坑人,就让趣店去割美国的韭菜吧。
实际上,美股主要看用户数,所以重点看财务报表里的多少个存量用户和怎么增长,他们的逻辑是符合用户人性,有蚂蚁金服流量导入,有存量大额用户,这个就是他们的估值逻辑,这也是趣店暴涨的逻辑,这就相当于之前的陌陌。
监管逼近,上市并非“上岸”
2017年,无疑是现金贷的黄金之年,头部玩家集中上市,行业一片欣欣向荣。 未来的命运将如何? 这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监管。
现金贷市场在爆发,短短几个月便突破万亿规模,但风险的累积和暴露,正引起监管注意。舆论对于现金贷问题也高度关注,有评论者指出:
互联网金融本应该是让普惠的触角伸向传统金融无法抵达的角落,而没有更新自己认知的他们成了被消费品,被收割品。他们只能在背着负债的过程中,被债务裹挟着前行,要么成为资本的的奴隶,要么放弃自己的灵魂。
事实上,高利率是现金贷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其产品的特性,决定了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加上行业先行者的良好发展势头,投资人的吹捧,导致竞争者快速加入,激化竞争,就如同当初的P2P,目前行业已有千家平台。
今年预计要上市的公司,几乎都和现金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融360、51信用卡、量化派等公司,都有大量的现金贷业务。
现金贷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尚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但是,最近金融监管高层明确表态要加强监管,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近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后整个金融监管趋势会越来越严,监管部门会严格执行法规”。
“不论是资金方,还是公司,都急于在监管靴子落地前,上市套现”,某业内人士称坦言,“行业政策、资本套现、企业营收、市场行情等因素,都是2017年现金贷行业集中上市的原因”
上市,并非上岸。对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前路依然坎坷,远没到松口气的时候。
结语
回到开头的话题,在这样一个没有标准可参照的混乱市场竞争,又面临中国普遍信用缺失的现状,一家创业公司若想跑出来,很难“不湿鞋”。但你可以将过去的瑕疵甚至“原罪”定义为企业能力、经验不足、管理漏洞、认识和方法问题,以及创业压力所致,但千万不要说自己是独清的和无辜的。
对于那些坦诚能力不如人者,大多数善忘的中国人民还是很宽容的,甚至会原谅的。问题很简单:能力问题谁都有,但价值观不能有问题,而看待过去的态度,就是价值观的体现。
趣店在建立和维持行业地位方面,目前可依赖的仍然只有创业家精神。也就是说,如果我是一个投资者,我更在乎的,是趣店能否从创业早期的“草莽”阶段,进入建立标准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创业家本人对问题的认知和价值观将决定公司能走多远。
资料来源:
以回应质疑的名义胡说八道,趣店罗敏公然撒了哪些谎(新浪科技)
国内批判国际追捧 趣店上市背后的原罪质疑与市场变局(华夏时报)
你愿意接受趣店CEO罗敏的捐助吗?(花儿街参考)
在趣店的历史问题上,投资人该如何站队?(尹生价值观)
20家现金贷公司扎堆上市,命运将如何?(一本财经)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