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那第二本书就是现在刚出这本书,网红IP—个人品牌引爆之道。
袁国宝:
其实都是这个,相当于是第一本属于泛化。
主持人:
从经济形态。
袁国宝:
因为当时其实是有网红,但是没有网红经济,所以我们当时第一本书在写的时候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查了很多的资料,甚至行业,甚至这种证券公司的证据报告,研究了大量的东西,但是当时比较泛化,当时我已经意识到这个机会,而且我当时是在跟国内的好多,我做事习惯这样,我跟我们清华的沈阳教授,好多专家学者都聊,他们都认可这个东西,我就感觉这个路子是对的,但是说实话没想到后面那么火,包括那本书卖了二三十万,把我也吓的。
主持人:
这是大时代。
袁国宝:
对,今天我反复说的就是大时代,个人怎么样找到大时代属于自己的机会。就是一个人今天。
主持人:
其实他是个火药桶,但是没有人。
袁国宝:
对,就是你怎么样去把它引爆,而且这个火药桶不光是他,还有你自己。
主持人:
现在你觉得这个火药桶应该是特别多,每个人都想要这个火药桶,他就找到点的地方。
袁国宝:
但是你得找到你自己跟那个火药桶结合的点,这是很重要。
主持人:
现在这个点火药桶的人比如说特别成功的像papi酱,罗振宇他们都点得非常成功。对于其他人来说,有这样的机会还可以复制吗?
袁国宝:
我感觉这样,就是一定要研究它的方法,不要看它的具体的案例,具体的案例没法复制。但方法思路,尤其我一直反复提的思维是可以复制。其实我从网红经济到超级网红IP,我自己也是在做这种升级。因为你很快会发现你那个东西抛出去以后你也有压力,因为别人一旦看到这个东西火了,大家一拥而上,在这个情况下,你如果不去往前升级,说的实在的,我怎么保存我在这个上面的江湖地位。所以我们也得升级,我们就往这个方向去走,所以在走这个过程中,其实第二本书,第一本书相当于泛化的理论。
主持人:
宏观观察。
袁国宝:
对,宏观观察跟这个社会现实的聚合或者是一种论述这个现象跟时代的关系。第二本说得简单点,就是我个人已经在实践这个事了。这里面特别清晰的例子,就是从去年三四月份,第一个我没出去讲过任何东西,都在公司分享。第二个我看了一下我是纯宅男,去年三四月份之前。
主持人:
结果就宅不住了。
袁国宝:
对,去年三四月份。
主持人:
频繁出去。
袁国宝:
我一看我总共坐飞机做了六七次,几十年。
主持人:
我看你朋友圈了,你是飞人。
袁国宝:
所以后来我们本身联盟,有一大批名人,签的名人,我在试图向这些名人,我们帮他做成长跟孵化。在做的过程中有的时候遇到痛苦的事,就是你想推他他不动,我着急你明白吧,我想把他推火,我说你按照这个路子,比如说我们详细研究完papi酱。
主持人:
其实他们都是有底子,他就是跟那个时代,挂着那个走。
袁国宝:
他没有找到那个时代的点,这也是我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在之前你所有身上的优势在这个时代有可能都是劣势,为什么?因为你在上一个维度做的很舒服,你不愿意往前迈一步,所以这就是很可怕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急了,我跟团队也老说,你为什么老推他们,你自己出去,后来我就想着出去就出去吧,结果一出去以后。
主持人:
你是以前一直想在后边做嫁衣给他们。
袁国宝:
对,刹不住了。
主持人:
结果嫁衣嫁。
袁国宝:
前天我还跟老石吃饭,老石我们联合创始人嘛。老石还说国宝你这个也行,你本来你应该当妈咪嘛,搭台子,大家都当,你这弄一小心把自己弄成头牌,我说我急啊,我让你们出,你们都不出去嘛,所以我说这个机会又好。再有一个我当时也想了一个道理,我为什么大家不出去,因为大家是不是对我认可,那好我自己先拿自己当小白鼠,我试验一下,所以说走了半年以后,你真的发现不管是各种论坛、活动、大学什么,所有东西能成就自己的全部成就。说的俗点,真的是钱都挣了很多。讲课最后,这里面。
主持人:
讲课费多少钱?
袁国宝:
反正去年最高到5万。
主持人:
哎呦,我的天,我太羡慕你了,我也讲课。
袁国宝:
去年好玩到哪儿,就是里面有两个案例,对我触动很大。因为咱是懂互联网的人,我不是说我出了本书就完了,我去拿这本书的占据移动互联整个所有平台的入口,比如说微博的入口,微信的入口,客户端的入口,甚至百度百科你去搜,网红经济那也是根据我书改编的,我把入口占死,这样的话网红经济火了,所有的企业老板,这是里面真实案例。比如龙湖地产的CEO,集团的CEO,这种以后一定之前没有关系的。
主持人:
学习借鉴。
袁国宝:
我跟地产没关系,我跟龙湖更没关系,他那个级别。
主持人:
但是他们所有人跟网红,跟互联网都有关联。
袁国宝:
所以他们去,中国大企业家喜欢培训,听完课以后回来以后,听的一般都是半迷糊,但是他知道市场化的营销很好。
主持人:
袁老师这个描述非常准确。
袁国宝:
因为真的是自己亲身体验过来的。
主持人:
其实我们也是听一堂课也是半迷糊状态。
袁国宝:
很好玩,所以他回来以后他会让助理去搜一下,网红经济到底是个什么,为什么火成那样。
主持人:
结果他找到了。
袁国宝:
他助理上网去搜资料,他哪怕搜三个人,一定有我一个。
主持人:
袁老师你说到这时候我有个感慨,就是这个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更有价值了,就相当新华字典,它畅销书,但都得用啊。
袁国宝:
你离不开。所以这就是互联网语言说什么,这是属于基础的水电气,BAT解决的东西。
主持人:
他是提供了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很重要。
袁国宝:
我们那个合伙人原来是做地产营销做了十七年。
主持人:
所以他也很懂。
袁国宝:
我一直让他去做升级,他一直在纠结,后来他跟我一起去见的龙湖地产,我为什么说。
主持人:
然后一拍即合。
袁国宝:
不是,合了就对了,当时没谈成生意。很有意思的什么,我是不懂地产,人家也没有想跟我们咨询地产。地产人家是老大,但是人家为什么能找你呢,包括我们一再跟万达做新媒体的过程中,他们刚开始是把自己乙方没有尊重,我每次去我一定要当成我是专家的身份来帮助,因为你是地产的,我是做新媒体,你虽然请我,给我钱。
主持人:
你是因为我这个标签。
袁国宝:
如果我完全听你的,或者被你牵着走,事就做小了,事小了,我收了你的钱,一个显不出我的水平,另一个我也把你害了,所以大家都互相负责,所以这个特别有意思。就是这些现象。
主持人:
这里边丰富极了,其实是。
袁国宝:
因为现象变局,我每天就陶醉到这个自嗨里面了。
主持人:
我听你说也是非常精彩。
袁国宝:
我们老乡去鄙视你,因为中国还是存在这个嘛,大家都在群里说。我说国宝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一天到晚在飞,一天到晚忙成那样,我后半夜也不睡,我想了想,我说我也没有什么人生目标,我就感觉男人三十以后我就恐慌,恐慌我找不到喜欢的事,我突然间找到我一个特别喜欢,我每天做的都很嗨,就那种不正常神经病状态,但是你每天琢磨这个道理,里面的变局,移动互联的这种方向。
主持人:
而且你把自己卡在那个最敏感的点上了,因为你有这么一个前期有职业积累,后来你又应势而上,然后围绕着网红提供了一个非常标准化的传播工具,然后进入到他整个的节点里边去。
袁国宝:
这其实也是一个东西,你个人身上的优势背景跟大时代正好找到那个契合点,然后他就其实,那是提了嘛。
主持人:
网易的丁磊说过一句话,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你对网红的体验和别人体验肯定也是差异很多。比如说现在已经到了啥程度,就是我遇到的人几乎所有人只要客户性质的,就说他有商业需求的,商业推广需求,都找网红,就今年。第一当然也很好,第二我觉得绝对这里面有问题,就大家根本不知道网红他传播的价值到底在哪儿,这个网红的专业传播应该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用什么样的产品去服务,他没概念就是找,我觉得你应该给他们点忠告。
袁国宝:
这就是现在,现在这种在盲目的这种恐慌下,其实这个背后涉及了一个什么,涉及了一个网红这个本身产生大的背景,因为企业在今天来讲,因为移动互联的变局,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他出现了什么东西,恐慌,就原来依赖的路径突然间失灵了,他失灵了以后他要找新的,找新的又找不到,找不到的过程中他这种恐慌跟焦虑又会加重,他又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就盲目的上。
主持人:
他们就找符号。
袁国宝:
所以刚才勇哥提这个例子特别好,这也是现在网红真的发展到这个路径了,在1.0时代你如果还盲目的往上冲是对的,因为为什么会提互联网后半场这个概念,因为上半场的人,我就是说了嘛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成就人的人是什么人?嗅觉敏感的,你只要冲到第一波,把这风口红利就能成就自己。但是越往后走越会出现一个良币驱逐劣币,你第一波人如果上来以后你没去做自我升级,你一定会很快被淘汰下去,今天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