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
以《齐心协力,开创中国医学博物馆建设新局面》为题作主旨报告,结合对医学史学科的深刻理解,对于在推进中国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医学博物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做出评述,并为中国医学博物馆的建设指明方向。韩启德指出,研究医学史对于发展医学以及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深刻理解医学的本质、把握医学和社会的关系,并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实物资料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是医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比文献研究更为客观,更有温度,因此着力开展中国医学博物馆建设十分必要。韩启德建议成立医学博物馆建设联盟,做到自下而上、水到渠成,多点启动、形成合力,定期交流、合作共赢,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期待各方积极响应,并齐心协力地落实于行动。
韩启德作主旨报告
钟南山
在信函中表示“中国现代医学事业发展到今天,从科技、人文、思想等多方面都沉淀了丰硕的成果和精神财富,也见证了中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从医学角度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一个深刻诠释。”钟南山认为,要不断思考在新时期如何跟得上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在现代医学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应能够拿出回应时代关切、响应人民关切的长远部署。现代医学博物馆作为承载医学文明的外在表达,需担起推动医学发展的重任。因此,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持中国医学博物馆的建设。另一方面,希望医学界同仁能够继续发扬“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优良作风,要沉下心来,有谦卑和胸怀天下的气魄和胸襟,虚心向别人学习。
钟南山信函致辞
王辰
作《医学模式的演进及交融》主旨报告,全方位、多维度地分析医学模式的演进历史,提出多种医学模式其实是相互交融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所侧重,构成“主流医学模式”和“补充医学模式”;“群医学”是医学界应当关注和发展的以追求群体健康效益最大化的医学学科,是公共卫生的医学基础;他表示:“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个重要功能,应当是一个学习之地、感悟之地、谋划之地,在呈现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谋划未来。成立中国医学博物馆建设联盟,是一件于国、于民、于行业、于历史、于未来高度负责,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我们要共同协力为之,把握医学发展规律,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内涵建设。”
王辰作主旨报告
廖万清
作《为理想,矢志不移;为事业,勇攀高峰》主旨报告。他表示,医学博物馆的设立是非常有意义且十分必要的事业,它能铭记历史也能开创未来,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医学界的需要。通过回忆自己的从医过往,廖万清勉励医务人员要钻研、要创新,成为有自信、有能力、有担当的医务人员,他寄语大家要做到“为理想,追求不断,矢志不移;为事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勇攀高峰。”
廖万清作视频报告
郭应禄
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题深入讲解中国医学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中国拥有优秀的文化和历史,这些历史应该被记录,也应该“不忘本来”。为了发展壮大,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设立了“将才工程”并推动了与国外的名医交流,这就是“吸收外来”。只有脚踏实地,将“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郭应禄作视频报告
肖渊主持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