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其实就是数字货币化的一生,你一生的价值则凝结在属于自己的Token上,
它伴随你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你一生的轨迹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你所有的信息都一目了然。
实体的你与区块链上的你,互相映射。
『出生』
你一出生,就被纳入到主链(各大公链通过跨链技术形成的基础链)这样一个体系之中。
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存在着世界通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它会随着你的生命路径,不断自动更新对你个人价值的评估。
在你诞生的那一刻,主链根据你个人的本体特征,为你加盖了一个时间戳。
在这个时间戳上,标记着你的性别、父母姓名、分娩情形、出生净重量及具体的出生时间等,并且随机哈希出一个独一无二的钱包地址。这个地址将会记录你一生的数据,每一笔数据都会有具体的确权时间,永远无法篡改。
钱包在生成之时,系统会自动产生第一笔智能合
约激励,
因为在你出生的那一刻,慈善链便自动为你捐赠了一笔资产,资产自动进入了你的钱包地址之中。
在主链这个体系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条链,从出生到死亡,钱包地址记录了你个人一生的财富,你无法从父母那继承财产,根据“人即货币第二定律”,父母的财产与他们个人生命的一生捆绑在了一起,也只属于父母。因而,慈善机构捐赠的那笔资产,就代替了父母的抚养费,提供你的成长基金,也是你从出生时刻起就天然拥有的一笔财富,也是你生命的初始值。
此时,在你的人生坐标系中,原点0浮现了出来,而纵坐标上也有对应的数字价值。
『0~18岁』
0~18岁期间,你慢慢长大,社会关系网慢慢扩大,人生经历在慢慢积累。
1岁,你要去医院进行体检。你的体质、你的健康状况、你的药物过敏等情况,也全部被记录在案,
在你第一次去医院时所有信息便自动记录在医疗链中,信息公开透明。
3岁,你进入了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开始学习各种知识,认知这个世界。
这时,你的信息会被记录在教育链上,它在督促你的成长。
12岁,你看上了一双小贵的滑板鞋,你省钱买下了它。
而这样的一笔消费,同样也被记载在消费链上,一经生成,不可篡改。
16岁,你在上学之余,去咖啡店打工兼职,你获得了一笔笔小报酬。
这些数据信息被收入消费链上的hash值刻录,报酬也进入到你的钱包地址之中,成为了你自己的财富。
而所有的这些公链和侧链,包括教育链、消费链、医疗链、生产链……最后都会连接起来。
这个阶段,在你的人生坐标系中,横坐标上的生命时间慢慢拉长,而纵坐标上的数字价值也因为你人生路径上的各种教育成长、消费收入,在小幅度地波动增长着。
『18岁』
18岁时,根据价值评估体系,你达到了用自己的信用做背书发行个人Token的标准。
这时候,主链上已经有了从你出生到18岁之间的诸多信息,记录了你的过去。
信息被刻在区块链上的你,直接向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提交个人申请,并撰写自己未来人生的计划白皮书。
你在白皮书上简洁明了地阐述清楚你的职业规划,打算从事什么职业,个人能力能解决什么问题,又将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共发行多少产量Token(相当于属于自己的货币),如是等等。
最终,这份信息被提交到一个DPoS机制的评审会进行审核。
在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下,市场运用算法和智能匹配,选出了DPoS评审委员,评审委员通过你映射在区块链之上的18岁之前的人生路径对你进行估值,根据“人即货币第一定律”,评审委员会必须确定你发行的Token的价格为多少,总量是否合理。最后,经过统一的审核评判标准,你的申请将被批准。
从此之后,你可以用自己的Token来募集生产资料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不需要被任何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剥削和胁迫而使用法币,所有的价值,应该都是基于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之间形成的共识,通过算法予以确认。
而在你一生的坐标体系中,在18岁那年,你的个人数字价值可能因为你人生早期的努力,现在发行了Token而陡增。
个人货币发行流程
『18~50岁』
18岁之后,你已经发行了自己的货币Token,可以和别人进行交易。
Token是你最重要的数据载体,也是你个人价值的量化反映,因你个人价值变化而变化。
如果有人认为你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年青人,他可以成为你的天使,持有你的货币Token,根据“人即货币第二定律”来确定你的价值。
所有人的Token面向世界公开,通过估值,可以在全球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进行不同操作。
当对方对你持看涨态度,也就是相信你会升值时,对方选择做多,买入你的Token;当持看跌态度,觉得你个人价值会下跌时,对方会选择做空。反之,你对别人也同理。
在主链体系中,你无需再额外开户、填写提交个人信息,
因为你所有的信息都已经被记录在了独属于你的那条主链中,你就是信息
;也无需再通过投资中介委托操作,因为区块链系统是去中心化的,没有第三方中介,所有的操作都按照智能合约直接进行。
而在你Token开放、竞价成交过程中,全球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可能会选择类似于股市的集合竞价原则,根据申报者价格、时间优先原则,系统自动进行配对,撮合买卖交易。
同样在结算清算过程中,不同于深交所的两级清算,由于区块链实现了去中心化、无第三方券商中介的操作,全球通用的主链体系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即时清算。这个时候,你不再为区块链的并发量担心了。
你的一生都与货币融合在一起。
18岁之后,你收获爱情、成立家庭,家庭链记录着你为人夫妇、为人父母的表现;
你投入工作、建立事业,事业链记载着你所有的事业信息……而这些,全部映射在系统对你的价值评估中,也反映在你的Token中。你的一切行为都会影响到你的币值高低,影响别人买卖与否,而反过来,Token被持有与否、币值如何也会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
在18~50岁这个阶段,你迎来了你个人数字价值的高速发展期,价值持续波动上升着。
『50~100岁』
50岁之后,你的数字价值在达到峰值后,进入了成熟期。
你生活在这样一条光明主链上,你可以看到别人公布的价值信息,别人也可以看出你的价值,你开始习惯于通过货币数字去理解别人的一切。
币值评分系统主导了你的生活,也左右了你的社交关系。
在这个社会,物质利益关系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如个人Token价值达亿万人民币的高价值者会受人热捧,而个人Token价值只有0.01元的低币值者则成为“无用之人”,这是一个无效的钱包地址。
60岁,事业与生活都达到人生巅峰的你,在众人吹嘘讨好中日益膨胀迷失本心,一个不慎贪污受贿。
信息被记录在了区块链上,系统对你的价值评估下降,而因你的信誉受损,众人与你交易、持有你的Token的意愿也下降,Token市值也受到了影响。
60岁后,随着年龄见老,你的身体机能下降,生活也像引擎老化那般失去活力,而反映在区块链之上的你的所有数据也在弱化,
不再像黑马般热血蓬勃。建立在你价值之上的交易在减少,你的个人价值在某个程度上也已经停滞,市场对你持观望态度,不再一味看涨。
在这个阶段,你的生命时间轴还在继续,而数字价值在稳定成熟后、缓慢走向衰落。
『100岁:死亡』
100岁,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而你所拥有的价值,也一切归零。
区块链系统为你设定了一个智能合约,当触发了条件时合约自动执行。
就像从你出生那一刻起,系统自动为你生成了一个钱包地址,并且慈善机构自动为你捐赠了一笔资产一样,
在你死亡的那一刻,智能合约通过自动状态机判定当前状态,自动判断到了“你死亡”这一触发条件,自动销毁承载了你一生的价值财富的钱包地址。
人即货币,主链记录了你一生的轨迹,钱包地址承载了你一生的价值。
当你出现在别人面前,无需第三方证明评估,“你值多少钱”在区块链体系中一目了然,你就是衡量标的。
最后,主链在为你加盖完最后一个时间戳之后,自动断开,所有数据全部沉底。
而在你的人生坐标系中,你的生命时间也截止了,数字价值也与横轴相交,归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