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高院
传播法治精神,提供司法服务,推动法治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高院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量身定制”司法服务!这个法庭“枫景”正好

云南高院  · 公众号  ·  · 2024-06-04 19:45

正文


近年来,昭通市大关县人民法院木杆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能动履职,让一项项为民司法的特色服务落地见效。同时,强化与辖区党委、政府的联络沟通,主动延伸职能,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提升辖区矛盾纠纷治理的工作水平。





“微网格”治理,多元解纷齐发力



王某某与蔡某某系夫妻,双方因生活琐事沟通不畅,王某某一气之下委托律师提起离婚诉讼。又因离婚事宜未协商一致,两人闹到当地派出所,矛盾纠纷再度升级。派出所将纠纷线索通过“微网格”推送至诉源治理调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立即为该案启动“一庭两所”联动机制。木杆法庭组织法官干警前往中心参与调解。通过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法官了解到双方平时相处融洽,只因蔡某某不同意王某某外出务工,两人就要分道扬镳。结合双方诉求,法官和司法所干警、派出所民警耐心地与双方拉家常、摆道理、讲解法律。通过共同努力,当事人的心结得以解开,双方重新回归婚姻和家庭。



木杆法庭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成立诉源治理调度中心,在中心设立法官服务站、巡回审判点、特色调解工作室,打造非诉服务、矛盾调处、综合治理“三合一”,不断完善法庭干警、镇村调解员、网格员等协调联动的网格化诉源治理体系,跑出治理“加速度”。





“量身定制”,开设特色服务



“法官,我只有晚上九点以后才有时间,其余时间都要工作,请不到假,怎么办?”


李某与张某系亲戚,在张某的相邀下,李某来到一工地上为张某提供劳务。当时双方约定按月支付工钱,后张某差欠李某8000余元,两年未支付。在外务工的李某无奈之下将一纸诉状邮寄至木杆法庭寻求帮助。收到诉状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与张某取得电话联系,围绕“情理法”释法明理。经过多次沟通,张某同意将工钱支付给李某,但是需要法院出具相关凭证。考虑到李某和张某在外务工,法官告知双方可以为其提供远程视频调解,但李某却结结巴巴地向法官说出了开头那一句话。



“没事,你安心工作,注意安全,调解就安排在你方便的时候。”承办法官向李某说道。晚上九点后,法官和双方当事人如约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了线上调解。张某当场将工钱转给了李某,并表达了歉意。在将要挂断视频的那一刻,双方当事人在“千里之外”向法官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木杆法庭坚持为民司法,开设了“午休法庭”“晚休法庭”“周末法庭”“家门口法庭”等特色服务,用心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案件中持续探索源头治理、能动履职的新路径、新方法,打造具有木杆法庭特色的“新枫景”。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