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财经
只传播有价值的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信  ·  新疆产的三文鱼,又双叒馋到我了🤤 ·  4 天前  
中国保利  ·  保利集团召开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5 天前  
中国能建  ·  迎新春,能建惠农年货上新啦! ·  6 天前  
中国能建  ·  首台投运!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  6 天前  
中国能建  ·  何以能建·储韵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起点财经

逆势下营利双增的浙商银行,做对了什么?

起点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4-21 10:57

正文

封面图源:网络
作者:看懂经济
来源:看懂经济
文章已获授权

在逆势突围中,银行间的角力是什么?

浙商银行用一份“华丽转身、夯基垒业、进阶登高”的成绩单给出了答案。

近日浙商银行发布2023年度报告,其中营业收入637.04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50.48亿元,同比增长10.50%,是唯一一家利润双位数增长、营收利润双增的股份制银行。

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在2023年深圳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浙商银行完成了“华丽转身、夯基垒业、进阶登高”的关键目标,如果把上面的12个字浓缩为2个字,那就是“进”和“转”。

“进”,体现在业绩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上,是浙商银行实现“华丽转身”的直接见证。

浙商银行的“进”,是资产规模之进,集团总资产迈上3万亿台阶;是经营效益之进,营收增速连续10个季度位居股份行首位,归母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长,净息差为2.01%,较行业平均高出32个BP,保持较好韧性;还是资产质量之进,不良贷款率1.44%和拨备覆盖率182.60%,连续两年保持“一降一升”,资产质量向好趋势持续巩固,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转”,体现在浙商银行转变经营方式,践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

浙商银行的“转”,是向周期弱敏感资产的转变,是向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转变,是聚焦客户价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这就是浙商银行改变的原因。

最新实践看经营之转

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银行普遍面临转型之困。

浙商银行也意识到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一个是垒大户、行业集中度和个案集中度过高;另一个则是缺少与弱敏感资产策略相匹配的目标客户,这一部分客户抗周期性强,是银行稳定的客户来源。

浙商银行通过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建立起自身业务的护城河,是其转变之一。

从策略落地到精耕细作,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浙商银行将该策略贯穿至战略目标、资产配置、各项业务、风控等多个维度,其经营成效从2023年报中逐步显现。

最直接的体现是,该行的弱敏感资产(包括小额分散资产、弱周期行业资产和客户服务总量CSA)对营收占比贡献占比超33%,增速20%,营收增速远超全行。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弱周期行业贷款不良率仅0.33%。

该经营策略的蝶变,让市场看到了浙商银行未来的星辰大海。正如张荣森行长曾勾勒的蓝图那样:“零售小微占比、中间业务收入、基础客群数量大幅提升,零售小微客户‘积沙成石’,业绩增长稳健可期并为股价提升增重。”据2023年报,该行CSA营收56.15亿,增幅9%;零售客群数量大幅提升,总数达2,678.01万户,较年初增长34.26%。

积极响应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也是浙商银行的“转”。

2023年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机构要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着力点。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首先要做好加法,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为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浙商银行制定《浙商银行“五篇大文章”推进工作举措》,推动实施“五大工程”。在深耕场景金融,扎根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池化融资、财富管理五大特色金融场景,铸造场景金融新动能新特色。

以普惠金融文章为例,浙商银行全面落实惠企惠民十五条举措,推进小微业务的场景化转型,推动数字普惠场景金融产品应用,加速数字化产品如“数易贷”、“数科贷”在个人、企业场景的应用,并深化“浙银共富贷”等涉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发展,以实现普惠金融的广泛覆盖和深入服务。

此外,该行还将产业链中小微企业作为服务重点,进行流程重构、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截至2023年末,该行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在能源、汽车、钢铁、建工、通讯等大行业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融资余额超1600亿元,服务全国核心企业2600余家,延伸上下游客户超4万户。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做好“五篇大文章”是浙商银行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提升穿越周期能力的题中之意,更是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

从财报数据看经营之进

银行经营好坏,最直接的就是看数据。

从核心指标看:

一方面,浙商银行经营效益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0%,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5.35%,贡献了八成以上的营收增量,实现利润双位数增长和营收利润双增。

这是浙商银行践行智慧经营,把握“321”扩营收策略的结果,通过资产结构调整牵引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推动各项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从而促进了营收和利润的稳定增长。

如果进一步拆解浙商银行的收入结构,2023年智慧营收达301.7亿元,占比近50%,包括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绿色收入和1%以下低成本存款收入。

可以发现浙商银行通过智慧经营理念及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建立了一批能够为经营提供稳定收入的客户群体,最终形成“大、中、小、小微”相结合的客户结构,以此来平缓周期波动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另一方面,浙商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中向好趋势。不良贷款率1.44%、拨备覆盖率182.60%,连续两年呈现“一降一升”的态势。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的背后,完善的数字化风控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浙商银行坚持智慧风控,夯实“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和“小额、分散”的授信原则,突出信用风险精准识别和前瞻防范化解,推进风控逻辑从把关型向伴随式转变,并针对不同客户类型制定了完善的授信体系。通过智慧风控,该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报告期内正常类贷款迁徙率由上年度的5.02%下降至2.45%。

除此之外,浙商银行也实现了公司治理之“进”,成功完成问题股东出清,引入中国太平、鲁信集团入股,形成国企、央企、民营相结合的多元资本结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资本金,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19%、9.52%、8.22%,均保持合理水平,A+H配股顺利完成,全部理财个案本金完成整改,强压下“雨雪天”的警报正慢慢解除。

以上种种,皆是浙商银行之“进”。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业,服务业就要把做好对客户和社会的服务放在首位。而浙商银行的“进”与“转”,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投资价值。

2023年,浙商银行A股股息率达到6.45%,H股股息率8.88%,处于同业前列,长期持有回报可观。

在投资者权益方面,2023年浙商银行现金分红比例为31.98%,高于上市同业现金分红的平均水平,现金分红总金额也高于2022年度金额。这背后是浙商银行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据悉,未来该行也将综合考虑公司经营各方要素,兼顾好短期的利益以及长远的发展,给予投资者可预期、持续、稳定的回报。

几年春华秋实,浙商银行用实践证明,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举旗善本金融与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道路是可行的。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展现了其作为一家负责任金融机构的使命和担当,不仅为该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整个金融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