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一周三更,冯叔与你聊房事
竞争是争斗还是竞赛?生物学中竞争是生物之间的关系之一;化学中的竞争是化学反应中有时发生的一种效应;社会科学中的竞争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经济学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这个「优胜劣汰」理论的产生到现在,竞争经过了多少回合?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各种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其它个体进行竞争。竞争究竟有多少法则?本期嘉宾请来易实生物科技董事长与冯仑风马牛一起畅聊哺乳动物间的竞争。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人类进化过程其实有很多关键点,假设时间回到七万年前,那时候的竞争格局是什么样的?七万年前是人与动物之间比较平等的竞争,当时人类群体较小,需求还不是很多,另外就是那时候的人类有野性但没有野心,不像现在的文明社会社会充斥着野心。
现代社会,是一种人和宠物家禽共生的社会,这些宠物家禽是人的资产,这并不是平等的生物关系。当初驯养动物时是因为舍不得吃或者吃不完,当然驯养猪、牛、羊之类的动物纯粹是因为偶然性,如果当时人类驯化狮子的话,现在人类牵着狮子出来当宠物遛弯也是有可能的。
但人类为什么不驯化狮子老虎?因为它们是肉食动物,要驯化它们就得给它们肉吃,所以人类驯化的大部分都是草食类动物,因为当时肉比较稀缺,而草料哪里都有,所以驯化草食类动物的代价会小一点。
一万一千年前,人类开始驯化山羊,只要看管好它们,它们就能自然的长肥长大成为人类的盘中餐。紧接着一万年前鸡开始被驯化,八千年前猪被驯化,七千年前牛被驯化,五千年前马被驯化,当时的家畜总数只有几百万只,而如今全球范围内饲养着将近十亿只绵羊、十亿只猪、十亿头牛以及二百五十亿只鸡,它们已经取代野生动物,成为地球上最抢眼的动物景观。
动物分成三堆,一堆是活了七万年的人类,另一堆是人类驯化的家畜家禽,还有一堆就是野兽。我们先从野兽这部分来看竞争关系。野兽的竞争和人类社会没两样,就像我们在 MBA 课上都会听到的,每个人都有其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每个野生动物也都有自己的活法。
野狗喜欢掏肛,它体型小没什么跳跃能力,所以只能走下三路,当野狗和狮子对战的时候,狮子总是得护住身后,因为野狗喜欢绕到狮子后方,从狮子最软弱的器官下手。无论是对上大象、角马或者羚羊,野狗永远只有这一招,所以可以看到它脖子很长,嘴也特别尖,这长相很符合它的本事。
狮子的战术不同,它是直接用大牙把对方脖子的骨头和神经一口咬断,将猎物弄死之后慢慢享用。当它咬住猎物的时候绝不松口,直到猎物死亡,不像它咬自己小孩子的时候那么温柔又慈爱。
大象也有其独特的一面,虽然看起来缓慢,但是它依靠它成吨的体重和灵活的鼻子,同时对抗五六只狮子也不会吃亏。用鼻子将狮子卷起来一摔,再拿脚一踩,地上就是一滩肉泥。所以这个草原上的大哥应该是大象,皮厚分量也够重,所以它谁也不怕。它喜欢后发制人,因为它个性不爱欺负人。后来冯叔就将风马牛的吉祥物弄成了一只小象,并且信奉象的哲学:第一不争,第二保护自己,第三后发制人。
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大象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五千五百万年前的始祖像鼻子没有那么长,个头也就一米左右,习性与河马类似,喜欢呆在水里。如今的大象已经进化到了第五代,被学术界成为「现生象」。
大象是群居动物,以家族为单位,首领由雌象来担任,每天活动的时间、路线、觅食地点和栖息场所都听首领指挥,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职责。在野生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就是大象,它们能活到六七十岁。母象的孕期为 22 个月,也是哺乳动物中最长的,每隔 4-9 年产下一仔,到三岁才断奶,小象同母象一同生活 8-10 年。有血缘关系的象群常常聚集到一起形成两百头以上的大象群落。
谈起大象还有一个「以小胜大」的有趣故事。大象这么无敌的吨位,往往死于一些偶然因素,其中一个就是蚂蚁,非洲的小蚂蚁在炎热的夏天,就喜欢往凉快又湿润的大象鼻子里跑,结果进入大象鼻子的蚂蚁多了,破坏了大象的神经系统,于是大象就倒下死掉了,生物竞争中往往就是这种小团队,在积累够了一定量之后,把大家伙给干掉了。
说起蚂蚁团体,特别要说一种行军蚁,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以庞大的数量取胜,它们的唾液中含有使猎物麻痹的毒性,扎到人会非常难受,小动物一般都受不了,所以当地人都非常怕它们,称它们为「战无不胜的军团」。
行军蚁可以通过协作,干掉很多凶猛的野兽,它们可以改变阵型把猎物包裹起来,过一会儿这个猎物就成了白骨。它们通过彼此间释放一些信号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达到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看完以小胜大,现在来看以弱胜强,水牛向来看起来不具备很强的攻击性,但是被狮子惹急了,就会用长角将狮子跳起来,用角将狮子的肚子划开,再用沉重的头部不停的撞击狮子,所以草食动物有时候急起来,肉食动物也害怕。
再看长颈鹿,它身高很高所以狮子要扑上去咬它脖子很费力,狮子就转而攻击长颈鹿的腿,可长颈鹿的腿特有劲,蹬几下就把狮子给收拾了。正因为草食动物都有自己的本事,所以才能和肉食动物和谐的生活在一片大草原上。
看完野生动物的竞争与团队合作,反观人类感觉还是有点不同,有个人类学者曾经有这么一个观点:「 150 人可能是一个竞争团队人数的界限」,想象如果一大群狮子想要像人类一样进行军队与军队之间的战争,狮子和大象是做不到的,我们能看到最多的也就两个公狮子对两个公狮子之间的战斗,更多的剧本还是这头狮子老了,新的雄狮来将它咬死,再将它的孩子咬死,然后和它的母狮子继续生活。
人从个体上来说非常脆弱,所以人类的优势就在于依靠团队增加竞争力,如何让团队更具竞争力?就在于团队的凝聚力,用来增加凝聚力的手段有很多,例如宗教,用宗教信仰形成人类的群体性。
经过七万年的演化,人类身上还有很多的动物性。很多企业管理都在讲狼性,讲执行力,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讲一定要协作。其实狼性文化更适合于公司的某一个团队、某一个项目或者某一个人,整个企业不太适合用这种丛林法则来管理,因为这种狼性文化使得商人能在短期内打败他的竞争对手,但是长期贯彻就会伤害企业自己。
当初海南有一个公司老板特别崇尚这个文化,在牌局中用弱肉强食,落井下石,尔虞我诈这样的观念来训练公司员工。过不了多久这个老板被抓进去了,公司没有一个人救他,也没有人去探望他,询问过后了解到是大家都在执行老板落井下石的理念,所以没有人会在意出事后被抓进去的老板。
公司与公司之间需要竞争,公司内部需要的是配合,需要协作和利益分享,更需要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这样才有凝聚力。不同于丛林法则的你死我活和弱肉强食,公司内部应该讲究竟合,就是竞争与合作,如果一味的追捧狼性,那么这公司肯定没法长久,所以要从竞争发展到竟合,在法治或者道德规范上,建立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大团队合作。
保守估计,从六亿年前至今已有二十亿种生物在地球上出现过,但是 99.9% 的物种现在已经灭绝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界的两个不同方面,一个是分化,另一个是适应。农业畜牧业让人类有了舒适的生存环境,比起朝不保夕的狩猎时代能繁衍更多的人口,最后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人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智慧生命,不能盲目尊崇丛林法则,为了自身发展,无限索取地球资源,最终毁灭自己的生存环境。
动物有情感,有喜、怒、哀和乐而没有爱情,发情不代表是爱情。爱情这个词发明于六千年前,特指一对一稳定的情感关系,动物们的「爱情」不够稳定,所以叫发情而不叫爱情,爱情是一个高级的情感形式,所以人类拥有爱情,动物有悲伤有愤怒有恐惧而没有爱情。
人类的悲伤和哺乳动物一样,持续时间都很短,比如狮子死了,它的同类基本上一个小时内就翻篇了,早期的人类应该也是如此,一小时就过去了,现在的人痛苦流涕三天,更多时间是转入了怀念,然后开始正常的生活。台湾有个电影叫做《孝女白琴》讲的就是专门替人哭丧的人,为了怕别人听不见,还得戴个扩音器,哭的十里八乡都能听见,这种哭丧变成了一种文化,和动物原有的悲伤完全不同。
人类直立行走后终于从所有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但是人类在竞争能力方面保留了很多和哺乳动物类似的规则。比如并购一个企业,不是简单的为了把它吃掉,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更强大。
人类形成群体之后,就需要有宗教价值观和文化才能把人聚集起来。人在竞争当中会形成一种妥协,通过妥协相互磨合来寻求共赢,所以人类的竞争与合作是交互出现的,是一种竞合关系。
直立行走至今,人类能到达食物链的顶端,成为地球的主宰,需要建立规则、制度以及合作,形成一个群体优势,让我们拥有可持续的竞争力,让人类立于不败之地。
《房事夜话》目前已经上架十三期了,最新一期的《房子与幸福感》你肯定不愿意错过。这是个交流的平台,也是个思想碰撞的高地,希望大家对房事的种种疑问,可以从这档栏目中找到答案。
祝愿每个与《房事夜话》相伴的夜晚,大家的房市、房事都可以顺遂。一周三晚,我们不见不散。
订阅《房事夜话》,每周 3 个夜晚
冯叔和你一起夜话房事
揭晓开发商的江湖内幕
了解中国楼市的热点趋势
收获世界地产的行业知识
用段子与故事让你秒懂房地产
点击下方「订阅」按钮
开启一整年的房事方法论
封面图来自网络
编辑|max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
-商务联系-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