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庐文化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  昨天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任正非最新:如果你想和我喝咖啡,只要预约就行。 ·  5 天前  
21ic电子网  ·  Arm CEO对话黄仁勋:畅谈 AI ... ·  5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国ANSYS”芯和半导体:构建从芯片、封 ... ·  1 周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2024“创业之芯”深圳站 |芯榜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庐文化

1000亿成立达摩院,原来在阿里巴巴,大佬们是这样做决策的!

湛庐文化  · 公众号  ·  · 2017-10-13 21:58

正文


在10月11日的2017云栖大会上,马云扔出了大招,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探索人类科技未来的实验室“达摩院”,该院由全球实验室、高校联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研究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并在三年内集团研发投入1000亿人民币,用于涵盖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研究。


马云做主旨发言时,对“达摩院”提出三个希望:必须活得比阿里巴巴长,要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用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



这条消息已经在各大媒体和朋友圈中刷屏。有心人更是在这段40分钟的演讲中发现不少亮点。为何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能有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魄力?“阿里铁军”是怎样打造的?马云在演讲中提到“这就是数据时代,未来不属于互联网公司”,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阿里巴巴集团前副总裁、首任阿里巴巴数据委员会会长车品觉在他的新书《数据的本质》中一一为你揭秘。


1

马云的两个必杀技:用人疑、破旋涡


市面上写马云的文章与书非常多,但鸡汤文居多。于是久而久之,马云就被写成了神仙。而作为曾经的阿里人,总觉得应该为中国的企业做点贡献。于是思考良久,我还是决定拿起笔,告诉大家:想成为另一个马云?其实不易也不难,只看你敢不敢了!


2013 年,阿里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不管是支付宝还是淘宝,都因为有太多的项目要做,而不得不增加大量人手来帮忙。在那段时间,每个部门的人员配置增长得非常快,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


当时马云对这种现象表示了怀疑,这太不对劲了。而且,在年底进行人才盘点时,各部门提出的新增员工人数达到了5000人,而当时阿里有大概两万人。马云很快做了一个决定:2014年不再增加新员工,员工出二进一。并很快做了一个决定:2014年不再增加新员工,员工出二进一。他的意思很简单:“明年的业绩一定要照做,但是粮草我不会给。你们自己想着办吧。”



众所周知,阿里奉行野蛮生长的策略。奉行野蛮生长策略的人,胆子大而且喜欢不断开拓。野蛮生长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不小心就会进入百花“乱”放的状态(脚比脑子跑得快,腰部力量又跟不上,不倒下才怪),这就是所谓的旋涡。


你看吧,各个充满胆略的部门,在勇于开拓新项目、新业绩的同时,因战线太长、项目过大,导致粮草不足,只能靠尽快填补人手来维持开拓新项目的源动力。而阿里的每个部门都争强好胜,干劲十足,一个不服一个,最后就变成了各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项目,陷入要钱要粮的恶性循环。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阿里在2013年一下子增加5000名员工的原因了。



马云说,没粮草没新兵,是不是可以考虑创新?比如,各部门是否一定要单干?互相之间的资源是否可以共享?各个部门之间的KPI 能否“背靠背”?资料化运营是否可行?员工是否到了换血的时候?结果,阿里2014 年的年度业绩不仅没有退步,还实现了大幅增长。打破惯性的旋涡,就是马云给阿里提供的弯道超车的办法。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粮草越多,反而会死得越快。


马云认为,想“弯道超车”,唯一的办法便是打破惯性的旋涡。如果连这点胆识都没有,那你粮草越多,反而会让你死得越快。



企业在发展中,很容易陷入三种旋涡:增加人力才有业绩增长,营销费用与销量挂钩,投机的心态越重越容易做成短线交易的目标。而企业保持旺盛战斗力的过程,就是一次次打破惯性旋涡的过程。马云曾经说过,一年最多会为阿里做4 个决定,这基本等于“没事别烦我”。回想起来,他的责任除了为阿里制定一个长期战略方向外,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他对如何把企业从惯性旋涡中释放出来,有着异于常人的胆略,这也是马云“无为而治”的精髓。


而为什么只有一个马云?因为目前的中国企业家还没有谁能像他那般大胆地打破旋涡,也没有谁能像他那样敢说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投资者第三”这种豪言壮语来。


2

彭蕾的成名作:体力、脑力、心力


在支付宝时,彭蕾的成名作是“三板斧”——体力、脑力、心力的大练兵。


▲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彭蕾


为了考核团队的脑力、体力、心力是否配合公司的战略方向,阿里每年都会有一次人才盘点。这种人才盘点对于副总裁以上的级别特别重要,有时候比业务汇报还要紧张,一年的调兵遣将都会被翻出来。这就是培养将才与帅才的分别。


“为团队注入共同的使命,是心力的精髓”,这是“阿里魂”彭蕾的名言。自古以来,厉害的将军多得是,为什么合格的兵马大元帅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帅才这么难找?很简单,因为后者需要明白万法归心的道理,明白搞好团队的文化才是王道。有能者大都容易恃才傲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能凝聚的团队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体力、脑力、心力,三者层层递进,却又相辅相成。



体力和脑力是基础,不难理解。体力,就是执行力,领导给了任务,团队可以非常有效率、有质量地完成,绝不拖泥带水。就如行军一样有纪律,只要目标KPI 设计明确得宜、赏罚分明,将士怎会不卖命。所以,数据团队曾经有个口号叫:“立即做,更精彩”。但要注意的是,团队的体力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联防和补位。


脑力,说白了就是方法论。一件事你怎么做,才可以事半功倍?你做事是否能灵活多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些都是脑力的体现。


脑力与体力的结合又叫作思变的执行力。然而,脑力的开发并非简单的线性行为,而是迂回式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时代。Learn to learn 即是终身学习,让团队时刻记着要养成“走进来”、“看出去”的习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但心力不一样。孙子兵法有云:“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若不能够将心力赋予你的团队,体力和脑力越强,有时会出现反噬,成为管理上的定时炸弹。


▲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彭蕾


心力是什么?首先,树立使命,让团队有完成目标的成就感。


然后,让团队成员有参与感,加强对使命的共同认知。建立共同的认知,最快捷的方法是借事修人,以战养战。仅能打100 公里的兵,不要用来打500 公里的仗。让成功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一个好领导者最好的风采,开拓一条路带着大家走向更高的山峰,让大家有信心。我相信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想混饭吃。但古语又有云“骄兵必败”,所以心力中必须加入这句阿里名言:“今日的成功是明天的起点”。


心力本无形,是一只无形的管理之手。它可不廉价,必须要用心培养。那它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借阿里“大军师”关明山先生的金口玉言来解释,团队的战略投影到个人是行动,团队的文化投影到个体就是心态。好的餐厅看厨房的整洁,有良好文化的公司看厕所是否干净。也难怪有些投资人喜欢看目标公司的厕所了!



当然以上战略观也是二分靠想象、七分靠打拼、一分拼运气。那么结果如何?往往会实现天时地利人和。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要做到“知古”已经不难,但如何达到“资政”,就需要人类的智慧了。在智能时代,我们更需要懂得区分人类比机器更优越的是什么,否则,很容易被机器反噬。正如《易经》的两个卦象“水火既济”和“火水未济”的区别,上下摆位错了,自然会不济不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都是工具,这个时代的商业人士更要有“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的能力。




本文内容部分摘自车品觉老师最新作品《数据的本质》。

营销编辑:程奕龙  新媒体编辑:Lily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尽在湛庐阅读APP。

更流畅的体验,更便捷的服务,即刻扫码尝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提前拥有《数据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