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全球风险偏好抬升,比特币、纳斯达克等“无视”美债利率抬升而继续上涨。我们测算二季度金融流动性可能转为收缩,届时可能导致资金重新分配,需要投资者重视。
一、如何理解近期风险资产“逆势”上涨?
一季度发债高峰促进了逆回购的快速释放,1月以来金融流动性指标扩张了3.4%。在资金充沛的情况下,若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可能导致资金更多流向风险更高的资产。
二、二季度金融流动性压力从何而来?
目前的美股点位较流动性指标能支持的水平也已经偏高。若流动性指标转为萎缩,就可能带来阶段性压力。结合逆回购接近耗尽、财政存款增加和缩表继续,我们测算时间为二季度。
三、流动性拐点对资产有何影响?
短期债长期股。对于美债,风险偏好回落、美债发行规模下降和降息预期反而构成利好,4~5月是较好的介入机会。对于美股,我们测算二季度金融流动性紧缩可能造成8%左右的回撤压力,纳斯达克压力更大,但全年我们不悲观。
2月全球风险偏好抬升(risk on),比特币、纳斯达克等“无视”降息预期回落和美债利率抬升而继续上涨。这种上涨既是情绪和一些事件驱动的结果,如美国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和美股科技业绩超预期等;也受到美国金融流动性持续充裕的支持(“钱”依然较多)。
但我们测算,金融流动性在二季度可能转为收缩,届时或导致资金在股债之间的重分配。
事实上比特币3月6日盘中跌穿60000美元,英伟达3月 8日单日下跌5.6%,可能已经反映出一些情绪变化的端倪。美国流动性拐点对风险资产的影响需要投资者重视。
类似的情况在去年7月我们发布《
失去流动性“助力”的美股
》时发生过,彼时美股在美债冲高背景下依然创新高,但三季度金融流动性压力到来时,美股自7月底至10月底回调了10%。与当时不同的是,我们认为今年二季度海外资产或受到量上金融流动性收缩和价上降息预期博弈的双重影响,情况或更为复杂。综合判断,
在美国金融流动性拐点的前夕,我们认为海外资产短期债长期股,目前看美债相比美股吸引力更高。
图表1:当前美国隔夜逆回购规模已经快速下降至不足5000亿美元
图表2:我们测算,金融流动性在二季度可能转为收缩,这对美股或带来阶段性波折
资料来源:Bloomberg,CEIC,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如何理解近期风险资产“逆势”上涨?金融流动性扩张是重要原因,其收缩或也是二季度风险资产隐忧
我们在去年引入金融流动性指标,并以此判断了一些美股表现关键的时点,例如去年三季度的压力、今年一季度流动性释放的利好等。
金融流动性指标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美联储缩表进展)-TGA账户(财政存款)-逆回购(货基投资意愿),
是一个量的指标,基本等同于银行准备金规模。金融流动性指标不是决定资产价格的全部因素。金融流动性增加,意味着“钱”变多。但资金如何分配,受风险偏好的影响。
在资金充沛的情况下,若市场风险偏好抬升
(往往资金充沛也更容易导致风险偏好抬升),
会导致资金更多流向风险更高的资产,
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常看到的情况。从2020年以来,金融流动性指标很好的解释了标普500指数走势、纳斯达克指数相对标普500的超额收益、甚至比特币走势等。
图表3:在资金充沛的情况下,若市场风险偏好抬升,会导致资金更多流向风险更高的资产
资料来源:Bloomberg,CEIC,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金融流动性指标很好的解释了纳斯达克指数相对标普500 的超额收益
资料来源:Bloomberg,CEIC,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近期金融流动性扩张也助力了全球risk on的发生,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逆回购的快速释放。
1月底以来的短短一个月多时间里,金融流动性指标扩张了3.4%,相当于增加了1976亿美元规模。同时期,隔夜逆回购规模下降1842亿美元(国债逆回购下降1585亿美元)。相当于金融流动性指标的增加基本完全由逆回购释放贡献。逆回购是货币基金等在美联储账户的“存款”,是美国金融流动性的缓冲垫。逆回购资金下降,意味着非银机构将资金从美联储账户中提出,资金得到“活化”,导致准备金规模增加,扩张了金融流动性。
图表5:逆回购资金下降,意味着资金得到“活化”,导致准备金规模增加,扩张了金融流动性
一季度发债小高峰或是逆回购快速释放的重要原因。
在降息预期阶段,由于逆回购账户利率会随降息调整,货币市场基金会更倾向于购买短债而非继续放在逆回购账户。因此2023年中开始,货币市场基金持有的国债规模占比翻倍。截至报告发布日期,货币市场基金2月持仓情况数据尚未披露,我们无法直接观测货币基金以逆回购资金购买国债的行为,但可从历史经验估算。一季度财政部计划短债净发行量规模4420亿美元,2月已发行短债金额为2310亿美元,历史上逆回购下降幅度基本是同期短债净发行的80%~90%,这个规模与逆回购流失规模非常接近。
图表6:2023年中开始,货币市场基金持有的国债规模占比翻倍
流动性释放促进了一季度风险资产的表现,
但目前的美股点位较流动性指标能支持的水平也已经偏高。更何况,若流动性指标转为萎缩,就可能带来阶段性压力,
我们测算美国金融流动性拐点或在二季度到来。
二季度金融流动性压力从何而来?逆回购接近耗尽、财政存款增加和缩表继续
综合财政部发债计划、美联储缩表步伐和货币政策路径,我们测算到二季度金融流动性指标可能转为收缩,
从3月开始压力就可能显现,除非美联储缩表放缓,能起到部分对冲效果(《
美联储如何结束缩表?
》)。
► 核心因素是逆回购释放减缓。
逆回购是流动性指标的“-”项,下降放缓意味着流动性指标增加也减缓。一季度短债发行高峰导致逆回购快速释放补充流动性。但按照财政部预测,二季度短债净发行可能转负(从过去的4420美元转为-2450亿美元),意味着资金释放可能明显变缓,甚至不排除从国债回流至逆回购账户。由于加息结束后至今还尚未出现过净发债转负的情况,因此与当前更可比的情况并无历史经验可参考。2023年4月短债净发债为负(彼时还在加息周期),该月逆回购释放规模也是4月至加息结束前最小的一次(497亿美元,5~8月平均1685亿美元)。此外,财政部预测一季度短债净发行4420亿美元,1~2月累计已经发行3355亿美元。按这个规模,3月剩余发债导致的逆回购释放就已经可能较难对冲950亿美元的缩表规模。
图表7:一季度短债发行高峰导致逆回购快速释放补充流动性,但二季度短债净发行可能转负
图表8:2023年4月短债净发债为负,该月逆回购释放规模也是至加息结束前最小的一次
资料来源:Bloomberg,SIFMA,中金公司研究部
► 美联储继续缩表且BTFP停止。
美联储持有债券和贷款规模是流动性指标的“+”项,缩表和BTFP停止意味着流动性指标回落。当前美联储依然按照每月950亿美元缩表,且未来可能无法完全被逆回购释放对冲。此外,为应对低利率造成的套利空间,BTFP利率已经从1月25日开始调整为不低于准备金利率。套利空间收窄后,BTFP的用量转为回落。从3月11日开始该工具会停止,无法进一步增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
图表9:为应对低利率造成的套利空间,BTFP利率已经从1月25日开始调整为不低于准备金利率
► 财政存款TGA在4月税收季可能短期抬升。
TGA账户是流动性指标的“-”项,增加意味着金融流动性收缩。4月中旬是美国个人所得税收的截止日期,因此每逢4月美国财政收入大多有短期但大幅的增加,由此也会导致TGA账户规模抬升。从2010年以来,4月时TGA账户的中位数环比增长59.1%、规模611亿美元,相当于60%左右的美联储单月缩表规模。
但相比逆回购和缩表,TGA的影响时间更短。
当前TGA账户已经达到合适水平,该部分金额在5月可能也基本会悉数释放。
图表11:从2010年以来,4月时TGA账户的中位数环比增长59.1%、规模611亿美元
三、流动性拐点对资产有何影响?风险偏好或阶段性回落;短期债长期股,美股或短期承压,美债吸引力更强
与金融流动性扩张导致的risk on对立的是,金融体系资金缩水导致的风险偏好回落,可能对美股科技、比特币等风险资产造成边际压力。此外,3月12日通胀数据的粘性和波动、3月21日FOMC对降息和缩表的表述不确定性等都可能导致目前的股债分歧有所收敛
。综合量和价两方面的影响,我们认为短期债长期股是目前较为合适的配置策略。
对于美债,风险偏好回落、美债发行规模下降和降息预期反而构成利好。
1)相比美股等风险资产,金融流动性指标与美债的关系并不紧密。但金融流动性指标会影响标普500指数相对美债的超额受益。当金融流动性收缩时,避险资产跑赢,而美股相对美债更多跑输。2)按美国财政部发债计划,二季度不仅短债净发行转负,总发债规模也从7600亿美元回落至2020亿美元。这对美债继续上行的供给端约束或明显放缓。3)此外,在经历了美债利率“折返跑”后,目前也是布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较好窗口期。我们发现在历次降息周期中,债券和黄金的交易机会普遍在降息预期阶段,尤其是美债无论是涨幅还是上涨概率在降息前都大于降息后。
结合目前市场对美联储6月降息的判断,4~5月就可能提前交易。
图表12:相比美股等风险资产,金融流动性指标与美债的关系并不紧密
图表13:按美国财政部发债计划,二季度总发债规模也从7600亿美元回落至20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