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们为度过“数九寒冬”编了一首
《九九歌》
,一方面提醒大家什么时候是什么气候,另一方面又为寒冷的冬日增添几分趣味和期盼。
说到“三九”的传统习俗,那必须提到
“九九消寒图”
。古时候的人期盼寒冬早日过去,暖春与喜庆早日到来,于是创造出一幅幅图画,以“九九八十一”为数字,每日一染,在记录日期的同时,祈祷着严寒驱散,万物回春。
“九九消寒图”从冬至日画起,
有记载显示这图一般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
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1天,81个花瓣也全染过了,春天也就到了。
除了梅花的图案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样式,
最具代表的就是以下三种了:
选择九个9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
最简单的一种: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称作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汉族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葫芦型的图案设计,酷似“中国结”起终读法,宛然曲折,令人兴趣大增。这幅九九消寒图,将中国历史通俗地与传统冬令节气有机结合,凝缩在从冬至的头九到九九的短短时间内,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一番诵读下来,既了解了中国从三皇开始,至清朝定鼎中原的历史,也丰富了文化知识。
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天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段,这个时段想保健养生,下面这些要注意:
寒冬,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等暴露部位散失,处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的人,从其头部散失的热量是很多的。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的总散热量的30%,4℃时占60%,-15℃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在“三九”天里阳气虚弱,心肺负担不小,因此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时候不要外出,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就可以,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如果气温有所回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三点到四点,但阴天、雪天、大风、雾霾天不要外出;
“三九”天,记得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驱寒消除上班的疲劳,还可以促进睡眠,睡个好觉哦!养成搓手的习惯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不仅能锻炼手指,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还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冻疮发生。工作在室内的人经常搓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