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经济新闻  ·  突发!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朝鲜发射弹道导弹 ·  2 天前  
木木说卡  ·  15元微信立减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读感周刊丨不输文采,也领风骚:李世民的政治成功学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18-12-13 18:01

正文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活里,或许会有某个时刻,会为自己的文成武功而得意洋洋。毕竟人不像李白那个“牛皮大王”,诗里写的天花乱坠,现实生活里啥都没做。唐太宗是真的有底气,毕竟他干的事前无古人,后面也没几个能追上他的。随便找几件说说:


武功方面,当年欺负他爸李渊的突厥可汗颉利,后来被李世民叫去给李渊跳舞,在未央宫直跳到现场欢声笑语以至其乐融融,画面可以想象;


周边的波斯、新罗、日本等一众国家全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王子送去当质子,称他为“天可汗”,质子不少见,少见的是心甘情愿把儿子送过去;


他国家的艺术、宗教、服饰、茶文化引领时代风尚,拳头“产品”唐诗风靡国际,政治、法律制度被有些国家全盘复制;


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李靖、秦叔宝、程咬金一众英豪都服他,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当时的世界人才洼地长安城他说了算;


文采也不输,当年打败刘武周和将士们一起高唱《秦王破阵曲》,气势盖过《大风歌》演唱者刘邦一头,在想象里遨游的李白见了也没底气吹牛。


所以,作为一个皇帝,唐太宗得数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那几位之一。不过现代人如果只是看唐太宗如何如何成功可不行,得知道唐太宗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超凡的成就,毕竟以史为镜,从中汲取养分而非全当看戏才是正道。


上周,中读上线了新的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第一讲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操刀,带来世界主义的唐帝国,为我们条清缕析地分析了唐之所以为唐的根源:


为什么唐朝有这么大的生命力?

唐代长安城聚集了多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


带着以上疑问和好奇,中读听众展开了讨论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第一讲世界主义的唐帝国的评论区穿梭一圈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唐何以为唐?


主观上的胸襟宽广

@芊芊1206

我们爱唐朝,因为它兼容并蓄。乱世,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很大程度上是客观条件决定的。盛世,如大唐,百花齐放,更多是主观上的胸襟宽广。


以自身之法统为天下之法统

@董蒙蒙

大唐盛世最令人惊叹的一点是它对周边国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以自身之法统为天下之法统,为周边国家的传承正统性提供合法性依据。


不排外,不保守

@翎云

唐朝的强大,确实在于好学之心。不排外,不保守,强悍开拓,让世界看到了中华。看到文中提及一两个商人敢带商队走边疆,源于强大的唐朝帝国,深以为然。正好这两天报道巴黎暴乱,对比之下,一个强有力且有效率的管理与统治,对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言,是多么重要啊!


集前朝所成,吸异域精华

@小松子

唐朝的活泼生命力来源于集前朝之所成,吸异域之精华。它继承前朝的律制、宫苑体制、儒家经典、文化艺术;又不斥异族,以长驿通途确保行政高效,将控制版图拓展至中亚,异域的风物及生活方式在长安寻常可见,文化及物质在频繁的交流中日趋繁荣。


不“偏科”

@iamyourfan

与宋代不同,唐代是真正意义上的盛世王朝,军事强大、疆域广阔、四海升平,和平的内外部环境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唐代继承了汉代骁勇,对来自西域的文化进行糅合,发展出了独特的唐文化,唐朝展现出了强盛的大国自信。


“胡化”

@mariah

一种文化生命力的强大和它自身的包容力密切相关。有唐一代不仅吸收了前朝优秀的制度设计,南朝的艺术成就,更将异域文明接纳下来并发扬光大,“胡化”的风潮展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唐人的文化自信。


背景很重要

@陈康

唐代是开放融合的,这和统治者的背景有关,他们本身的束缚比较少,部族里男女地位相近,对很多事物都有着平和的看法。唐建立后,都城又是沿用类似军队的户籍管理方式里坊制度,这种制度保证了安全,于是境内安定,远行而来的商队也就加大了交流和融合,不排外让有能力的人能够留下,同时留学也促进了文明提升。


大熔炉

@一蓑烟雨

唐朝像一个大熔炉,将吸收来的外来文化都融合,并焕发出新的光彩,恐怕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可以让周边国家主动臣服的时代。遥想从长安以西,一路富庶,可以不带兵器一直走到中亚,因为有强大的国家为你保驾护航。


先有池子后有鱼

@白流苏V

宫城面积的巨大——不管是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城市相比还是与后来的紫禁城相比都要大出好几倍,反映出了这个帝国巨大的体量和野心;

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并派生出了各个支系,传播弥远;

对外来民族的包容性——四方宾客皆能在这片异乡之地找到归属感,

这些足以证明大唐的魅力以及大气的胸怀


(唐太宗李世民像)



唐有多少切面?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仙名廷廷

有一年参观陕博,看到一座侍女彩陶。女子身上华贵艳丽,轻盈顺滑的服装,让我大为惊奇。想不到唐朝的服饰文化和技术能攀达这样一个高度,推而广之,其他的文化生活就更不必说了。


诗歌鼎峰

@过敏

唐朝的文学如细流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滋润和普及,让诗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不再是诗人的专利,而属于大众和这座城市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唐朝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建很重要

@心旷神怡博

唐的物质文化精神的丰富首先依托在大气规整的城市布局,长安城是包含所有百姓官员的城市,108坊想着都壮观;城市的大才能容纳各色人等,汇集了最有智慧的人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城市的管理又有完备的制度,互相促进影响。


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唐

@鹤归楼

唐朝的所谓胡化的风气一直都是很令我感兴趣的,比如漂亮的胡姬小姐姐,融合了胡装元素的汉服,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


帝国的底蕴

@茉茉

看到敦煌城只相当于长安一个坊我震惊了,难以想象唐长安城的气势恢宏。偏居西陲的敦煌一个藏经洞就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可以想见当时的居于帝国核心长安的文化该是怎么样的昌盛。可惜图书资料太不容易保存。


我们赖以生存的想象

@过敏

闭上双眼仿佛能想象到长安城的容貌。古老的国度依旧年轻,看她的街头巷尾、亭角桥堍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那不是稚嫩的豆蔻少女,而是一个中青年女子。她眉目清秀,却又因为多了一丝岁月的痕迹而愈显深邃内蕴,衣着华丽典雅却又毫无俗气。她的身上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宿迹…恍惚间由幻想拉回现实,唐代的景象终究是我凭想象勾勒不出来的。而今天倒也抓住了她内在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收敛又张扬,克制又开放。一张一弛才能发展,不是一味的遵守,更不是一味的放纵。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一样的道理。


“血管”畅通

@发条橙子

秩序与交通是一个伟大帝国必不可少的要件,拥有它们才能将世界各地的养分汇集到中央帝国,才能将帝国的意志传递到每一寸疆土。



不一样的声音


文明不是平地一声雷

@鹤归楼

这一期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唐文化和南朝文化的关系。唐紧随魏晋南北朝而至,但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下意识的将这二者的文化当做两个完全独立的东西来看,今天终于迷迷糊糊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应该重视唐和魏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


偶然与必然合为历史

@漫漫行者

唐朝的生命力来自于前人的铺垫,恰好风调雨顺土地产出高,我觉得有必然也有偶然,并不见得唐朝人比别的时代的人更伟大,但是不早不晚,刚好是唐朝,经历了伟大,也创造了美轮美奂的艺术,一代风流,令后人心向往之。


历史本有其他可能

@丹

09年到西安,在大明宫遗址走了许久,无非许多土包包。脚底下那一片土地,曾经汇聚了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最热闹的歌舞,最繁盛的市井。从开放接纳,到遇挫转而向内,中国的历史由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教训深刻,就是不改

@其雨梧桐

通过日本正仓院来反观盛唐时期的文化,一为幸事,二则却为中国历史上屡屡改朝换代之时便是前朝文物毁灭之时而痛心。


长江后浪拍前浪

@恐龙老猫

其实隋炀帝也很伟大,只不过他折腾得太厉害。隋炀帝时期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比唐朝最盛世的开元天宝年间的藏书还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隋炀帝的历史是唐太宗时代的史官书写的,因此我们现在看到隋炀帝都是坏的,唐太宗都是好的。


负重前行的中国人

@Mabeil

安史之乱真是刻骨铭心的痛啊。苦难痛苦之后,人会向内,紧缩。人如此,国家也如此。是不是这些苦难战乱,才使中国人越来越沉重?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本期整理编辑丨小明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读 App,写下你的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