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诞生于 1947 年,正值二战后的整个荷兰国家重建刚刚开始。为了刺激消费和创造就业,政府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能设计出实用、美观,同时能被大量工业化生产的物品的设计师。当时,设计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工具,是功能性的表达途径。也因此,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最早的名字其实是埃因霍温工业设计学校(Academie voor Industriële Vormgeving Eindhoven,简称 AIVE)。
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位于市中心的教学楼入口。
成立之初的 30 年左右,学校仅在荷兰地区招生。1970 年代后,它的招生范围扩展到全世界,并在 35 年前把传统的以设计别类(比如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平面设计等)设立学科的方法改成了现在人们所看到的特殊学科分类设置:设计学校本科的 8 个学科分别是 Man and Well-being,Men and Leisure,Man and Communication,Public Private,Man and Activity,Food non Food,Man and Mobility,Man and Identity。其中,Food non Food 是 4 年前开设的新专业,今年刚迎来第一批毕业生。
美国的认知科学领域里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尼尔森诺曼集团创始人 Don Norman 认为,由于设计学院往往由艺术学院衍生而来,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认知和执行能力一直是弱项,而接受工程师专业培训的学生们只知道解决问题,没有足够的创造能力。他在一次与
MIT Technology Review
的记者对话时提出,建议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基础学年中接受 STEM 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反过来,这四个学科同样需要“设计”。
“大学嘲笑通才。” Norman 说:“但是创造优秀产品和服务的人必须是通才。优秀的设计师不要急于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先问:‘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吗?’他们需要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些了解,让他们足以能够针对其中的某一件咨询正确的专家,足以让他们跨越狭隘的专业进行组合、创造出新颖的、令人兴奋的产品和服务。”
来自阿姆斯特丹的 Mirjam de Bruijn 就花了 5 年时间才毕业,她的专业是 Man and Activity。不过今年她的作品 Twenty 在毕业展开始之前就登上不少设计网站——她提出了一个概念,如果把我们日常中含水分超过 80% 的洗涤精、洗发水、清洁剂中的水去掉,转而售卖浓缩的固体球或块,消费者就可以买回家自己按比例加水使用了。这样一来,既可以降低大量的包装成本,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埃因霍温的毕业生中也不乏有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设计师,早一点的有设计了 Moooi 那款著名的 The Random Light 的 Bertjan Pot,创立设计品牌 Droog 的 Gijs Bakker,以及在近两年米兰家具展上展露才华的 Marcel Wanders、Maarten Baas 等。
“Marcel Wanders 前两天来看过展了,他觉得我们的作品很有意思。” 说话的是一名年轻的高个子金发男生,在埃因霍恩设计学院就读本科三年级。他接受采访的时候,正在帮他的学姐、来自 Man and Communicaiton 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Tamara Van Roji 一起在 2017 年埃因霍温毕业设计展上做展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