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止读书
从读书开始,尝试不粗糙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读书  ·  AI都能提供情绪价值了,为什么我还是孤独 ·  昨天  
十点读书  ·  人到中年,跑步,治愈一切烦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止读书

这才是真正的“深夜食堂” | 书单

不止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6-25 23:16

正文



从     读    书    开    始

尝 试 不 粗 糙 的 生 活




书单



末末: 最近《深夜食堂》的热播成为了人们热门的话题,其中被议论最多的bug就是这根本不是带着故事的深夜食堂,而只是商业的产物。而饮食和我们永远密不可分,它不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更传递着文化,也承载着我们的记忆。今天为大家推荐5本和饮食有关的书籍,愿真实的食粮和精神食粮与你同在。





01

《做饭》

一说到吃,就不得不提汪曾祺,在他的文章中,饮食的趣味显露其中。 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近的人, 他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本书是最全的一本汪曾祺谈吃的美文集,收入的汪曾祺书画和汪曾祺细腻冲淡的美文相得益彰,借汪曾祺美文以成美书,以飨读者。





02

《雅舍谈吃》

饮食界的另一位大家就是梁实秋。这本《雅舍谈吃》是对《舌尖上的中国》导演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之一。初版收录文章57篇, 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此版新修订,将全书分为两 个部分:“雅舍谈吃” 和“谈吃拾遗”。“雅舍谈吃”完整收录初版《雅舍谈吃》所有内容;“谈吃拾遗”辑录初版《雅舍谈吃》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极其完备的《雅舍谈吃》。





03

《味道:人民公社》

本书为梁文道食评文集《味道》系列之一, 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

作者梁文道说:我这些偶尔被人误会为 “美食文字”或“食经”的烂货,其实是另一种想得太多的成品。正因为自己写吃,所以又丢不开老毛病地开始联想关于饮食书写的种种,想它在今日获得崇高地位之奇怪,想读者和市场对它之渴求的原因,当然更想到了它的前世今生。一边想,一边写,便写成了这副模样。





04

《台北小吃札记》

这是一本有着故事的书:“若有一个年轻人,不想再忍受办公室同僚之难以共事,决心每天烘三百个葱花面包,每个底部皆酥脆,面上牛油与葱花皆如绝配,又油香且咸鲜,同时所有之材质皆是原物,不胡搁添加物,面包表面也绝不刷那一层亮光光的陋习糖油,这样的小生意,若中规中矩,或许每天下午三点出炉,六点便全数卖完。再如主妇每日中午将精心调制的五十个便当拿到公园卖,半小时卖完回家,这皆是我所谓“理想的行业”,更别说对社会之贡献了。”

小吃的佳美,透露出城市里人的佳良;事实上台北之好,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密切,人对于别人的需要,亦最了解;甚至可以说,台北是人情最温热,最喜被照拂也最喜照拂别人的体贴之城。 ”可能这才是真正的深夜食堂。





05

《天生嫩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