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蓬皮杜刚当上法国总统,
就雄心勃勃地宣布要搞个大事情,
大意就是:
为了纪念在二战时
带领法国击退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
咱们来修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吧,
而且这个博物馆不能是普普通通的,
纪念戴高乐和现代艺术博物馆有啥关系?
但是,
浪漫的法兰西人民还就相信这神逻辑了。
说干就干,
法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建筑方案征集书,
最终收到了来自49个国家的681个方案。
当然,
其中大部分是没啥激情的。
除此之外,
整个建筑没有一点点的外部或者内部装饰。
要说有,
只有背面铺满的五颜六色的嚣张管线;
而一条巨蛇般的玻璃管道,
装着电梯,涂抹着张扬的红色,
旁若无人地斜穿过整个主立面。
这个方案来自当时30出头、默默无闻的
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和伦佐·皮亚诺。
他们希望修建的建筑,
除了外围的28根柱子支撑起整座建筑外,
整个建筑内部没有一根立柱,
甚至没有一面墙;
而在传统建筑中
通常被隐藏起来的
梁、柱、
空间桁架、管线、暖通照明设备,
在这个设计里全部
毫不掩饰的
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这可是建在古建筑遍地的巴黎中心、
文化氛围浓厚的塞纳河右岸啊,
但这个方案是一个与周边环境
没有一丝一毫关系的怪物,
而且这怪物也裸露得太触目惊心了。
建筑师认为,
建筑应该能唤起人们的好奇心,
让人们想走进去看个究竟,
什么大玩具啊,
这不就是一个化工厂吗?
建筑方案公之于众后,
巴黎人受不了了,开启毒舌模式。
人们讥笑这建筑是
“老巴黎中心一块惹眼的陨石”、
“钻井平台”、
“建筑界的金刚
(大猩猩)
”、“炼油厂”,
甚至开始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
有人还用诉讼的方式要求停建。
可是为了打造这个怪胎,
蓬皮杜总统可是铆住了劲儿,
甚至批准拆除大作家左拉《巴黎的肚子》里
动情描写的历史建筑——中央菜市场。
左拉要是活着,
估计会气得写个十篇八篇的文章来反对吧!
可是蓬皮杜总统在1974年因癌症逝世,
没能看到他心心念念的建筑落成,
所以建筑于1977年1月31日完工启用后,
为了纪念他,
就被命名为:
伴随着争议声的,
却是蓬皮杜艺术中心里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1977年开放时,
实际参观人数每天平均21000多人,
两年内共接待了大约1400万参观者。
参观它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埃菲尔铁塔,
居法国首位。
蓬皮杜中心超前的造型,
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光,
为巴黎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为了配合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酷炫造型,
里面的展览主要都是现代的、先锋的,
传统的,
就让它们呆在离得不远的卢浮宫里吧。
今时今日人们开始习惯这个怪物,
不但不觉得怪了,反而感到非常实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
争议声渐渐消失,
时间给巴黎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教育课。
这座曾经充满争议、
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建筑,
经过时间的洗礼,
慢慢成为巴黎人心中的瑰宝。
时间赋予了建筑魔力,
它让巴黎人接纳了建筑和工业设计融合后,
那充满张力的史诗般的美感。
巴黎的伟大,
是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文化
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位置。
但更难得的是,
巴黎总不忘留一些时间,
给那些有点怪的、不合时宜的新事物。
▲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阅读,推荐文章
香港丨网红拍摄地背后:20年独居20平米的租赁人生。
记忆丨在天星码头等渡轮,细听维港浪声。
匠心丨尼克松和刘德华都爱光顾的店,如今却恐慌未来。
加微信号: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读者会
合作咨询QQ:
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