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智能制造要发展,智慧的创新的人才首先必须跟上啊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09-29 10:21

正文



文/识局小分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中国经济,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战略。产品创新的目的是产品竞争取胜。创新有设计和实施两方面活动,没有正确的设计,就没有成功的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客观上要求创新创业者人人都能设计,人人都能科学地设计。当今开放创新的时代,如何科学地进行产品设计与创新?这是每个企业家、产品开发工程师及创业者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
 
基于此,教育部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奥依知识服务网与第 18 届上海国际机床展暨第 2 届中国智能工厂及机器人博览会于9月26—27日联合主办主题为“智能制造、 开放创新、知识服务+互联网”的2016(第八届)产品现代设计与技术创新论坛,识局君受邀参加。
 
论坛中,几位专家均认为,中国制造必须以中国设计为中心,自主创新必须自主设计,企业必须成为自主设计的主体。企业要在自己内部产生创意,集成知识,构建完整的设计方案。社会要有对企业优质的、充分的知识供给,支持企业设计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机械专业,应该在全学科营造创新氛围,积极鼓励创新。
 
东华大学唐林教授还称,过去中国汽车行业主要依靠合资的形式发展,高铁和大飞机则通过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未来机器人制造产业的发展应该采取不同于前面两种的发展模式,通过各行各业的创新,提升机器人设计的竞争力。
 
严新平教授认为,随着未来智能产品的逐渐发展,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以及特殊用途机器人都将被广泛应用。
 
但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方面,几位专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潘存云教授认为,对于高职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则要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其设计和研发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谢友柏院士则表示,应用与设计不能割裂。创新人才首先要了解市场,从市场中产生设计,而不是像目前国内多数研究生那样,从外国文献中产生创新。中国的创新人才需要符合中国市场的需要。
 
唐林教授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局限于高等教育阶段,应该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创新,不随意抹杀灵感。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攻方向即为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未来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主题之一,而相关人才的培养无疑也会成为未来几年的重中之重。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