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律新V品
律新社创立于2015年8月,是法律服务业知名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致力通过新媒体、产业研究和品牌服务,推动产业价值提升。新媒体矩阵有“律新V品” “律新帮” “律新V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律新V品

在公益中练就利他思维!“1000×1000×1000”千人法律公益集结令发布丨律新社2025品牌盛典公益行动

律新V品  · 公众号  ·  · 2025-02-24 21: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乐意参加公益的法律人注定会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因为公益心态的底层思维模型是利他意识,当利他意识成为习惯,真正的高价值法律服务才可能发生。当越来越多的法律人有这样的意识,高质量法律服务才更高频。


因此,当公益成为可能成为实现高质量法律服务路径之一,做好公益的普及和传递,就成为练就利他思维的最温暖课堂。


2025年2月22日,在 “为爱加油—律新社2025公益慈善晚宴” 上, 以“付出爱、成为爱、传递爱”为宗旨的“1000×1000×1000千人法律公益行动”盛大启动 。这是一个富有创新意义的“千人法律公益实践课”。1000位优秀的公益导师“一对一”对接1000位优秀法科生,为其提供专业学习和职业成长指导解惑,相关问答将发布并结集出版。结对法科生也要捐出1000小时公益时间,参与各类社会公益,学习将所授之爱传递出去,培养服务精神和利他思维,提升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成为面向未来的精英人才。


该项目由律新社、这就是律师联合主办,由复旦大学高级律师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深圳市律协法律服务援助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生公益法律协会、上海大学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未来律师协会、中山大学青年法学社等联合发起。项目协办方、志愿者和公益生态合作方启动招募。


01

共话公益初心,开启爱心序章



投身法律公益,展现的是责任担当,是专业传承,更是德行修养。


多位致辞嘉宾对公益表示大力支持。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级律师学院副院长王琳致辞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级律师学院副院长王琳 在致辞中以 “德才兼修” 为指引,以复旦大学法学院人才培养为例,勾勒出法律人才的双重使命——专业精进与情怀担当。在当前法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王琳强调律界对法律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投入不可或缺。同时,他呼吁行业同仁“授人以渔”,积极倾注职业教育资源,搭建法律实践平台,助力青年学子在法律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职业坦途。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靖霖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宗新致辞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靖霖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宗新 代表上海律师行业,向远道而来的法律同仁致以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共同见证、共同参与和共同分享上海的城市发展进程。随后,徐宗新深入阐述了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将慈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用法律公益支持弱势群体,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徐宗新高度评价了律新社在法律公益领域的长期坚守与积极作用,并表达了对律新社法律公益事业的坚定支持。


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律协法律服务援助基金会理事长王伟致辞


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律协法律服务援助基金会理事长王伟 在致辞中聚焦 法律人如何用公益行动诠释“天下为公”的崇高理念 。他分享了深圳市律协法律服务援助基金会的运行情况,从深入基层的公益普法到注重传承的法学教育课程,展现了法律人在法律公益领域的责任担当。王伟强调了律师行业的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并呼吁广大律师和律所参与到律新社发起的法律公益计划中来,以更坚定的步伐,拓展公益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他诚挚邀请大家将深圳作为法律公益合作的首选之地,让法律公益与深圳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同频共振。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主任谢会生致辞

*“大状酒”由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赞助(滑动查看)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主任谢会生 以“大状”为源,通过分享“状”字的演变过程,阐释“律师”的核心要义。律师以忠、诚、可靠为理念,为捍卫当事人合法权利而积极行动,这是法律从业者应秉持的职业精神,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更是“大状”精神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延续。谢会生号召法律人积极参与法律公益活动,将捍卫权利的行动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


02

“千人法律公益项目”盛大启动



为了更好地追踪律界公益动态、讲好律界公益故事、树立律界公益标杆、汇聚律界公益力量,律新社广泛传播和整合资源,让法律公益成为传递爱的桥梁。


“1000×1000×1000千人法律公益行动” 的启航成为全场焦点。该项目由律新社、这就是律师联合主办,由复旦大学高级律师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深圳市律协法律服务援助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生公益法律协会、上海大学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未来律师协会、中山大学青年法学社联合发起。


“1000×1000×1000”即 1000+位法律专家为1000+位优秀法科生提供职业指导,共同捐出1000+小时公益时间 ,通过问题解答、知识传递和公益行动,构建法律教育、职业规划与社会服务的生态循环,实现专业能力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赋能。未来,这些智慧结晶将汇聚成《法科生的答案之书》(暂定名),成为法律职业教育的革新标杆。这一计划不仅是法律职业教育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于传承与责任的宣誓——让每一份专业知识都成为传承公益力量的明灯。





律新社创始人、CEO 王凤梅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级律师学院副院长 王琳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靖霖律师事务所主任 徐宗新 ,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律协法律服务援助基金会理事长 王伟 ,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副院长 张国元 ,瑞士SIG集团亚太北区法务及合规总监 周颖 ,蔚来法律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 熊涛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阳光沐童专项基金主任 王丽 ,“这就是律师”创始人、“对话100位有趣有料的律师”品牌栏目主理人 袁子柠 共同登台,点亮象征公益使命的立柱,郑重签约。


同时, 华宇元典为参与本公益活动的1000名法科生提供价值199万元的元典问达使用权 。用融合了DeepSeek-R1的强大法律问答能力,支持法科生去服务更需要法律帮助的人!


“这就是律师”创始人、“对话100位有趣有料的律师”品牌栏目主理人袁子柠介绍“千人法律公益行动”项目


“这就是律师”创始人、“对话100位有趣有料的律师”品牌栏目主理人袁子柠 上台介绍了“千人法律公益行动”项目。她表示,“千人法律公益行动”的初心是传承、共生与未来。袁子柠曾得前辈指引,这在她心中埋下传承与共生的种子,并使她萌生“时间捐赠”的设想。在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的支持下,最初的设想发展成如今的“千人法律公益行动”。该行动通过“1+1”模式,在付出与传递爱中,促使法律人共同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法律行业发展。谈及未来,袁子柠期待1000小时公益时间成为法治火种,助力1000名法科生成长为正义灯塔,使法律行业的未来由参与者共同创造。


“千人法律公益行动”项目学生志愿者代表卢希武


“千人法律公益行动”项目学生志愿者代表卢希武 上台发言,为大家介绍了“千人法律公益行动”的成型细节。他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谈到,法科生普遍面临着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显著鸿沟,而“千人法律公益行动”能够凝聚法律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为普通法科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推动法律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他以“点燃一盏律灯,照亮漫漫职路”作结,希望计划能够顺利推进,照亮更多法科生的职业发展道路。


03

律动爱心,特色公益暖人心



“千人法律公益项目”的公益生态合作方由各类公益社会组织构成,为法律人提供了广阔的公益服务空间,也乐意给广大法科生提供公益服务学习实践机会。活动当天, 一批独具特色且高度契合法律人专长的公益项目精彩亮相,向广大法律人推出志愿者招募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媒体宣传部负责人戎珊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媒体宣传部负责人戎珊 介绍了2024年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与律新社共同推出的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法治文化品牌建设项目” ,以及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持续开展的“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系列公益讲座、“明法公益讲座—法官说”系列,与法治网联合开展的“法学大先生”系列纪录片等公益项目。其中,“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线上听课累计超十万人次。通过公开课、公益讲座以及纪录片等形式,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将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传递给大众,提升全民法律素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为法治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助力其成长;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法学大先生”纪录片记录珍贵法治建设故事,传承法治文化精神。这些公益项目整合多方资源,在法律公益领域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为法治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阳光沐童专项基金主任王丽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阳光沐童专项基金主任王丽 介绍,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阳光沐童专项基金 以少年儿童权益法律宣传和援助为特色和使命,汇集一大批法律志愿工作者,在学术界、法治宣传和个案维权等领域,向少年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支援服务。其中,在多起少儿被性侵案、家庭集体吸毒案等触目惊心的案件中,为受害儿童提供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层面的全方位保护。此外,志愿者还深入社区、学校等一线基层,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20年4月,阳光沐童专项基金与律新社合作开展关于《中国儿童防性侵指南》的编纂项目,以图书的方式,更加切实地推动保障少年儿童的权益。未来,阳光沐童专项基金与律新社将继续合作推进《大爱小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指南》的正式出版,力求帮助未成年儿童建立较为清晰的自护认知,助力社会形成爱童、护童的良好氛围。


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学院对外合作联络办公室主任朱天玲


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学院对外合作联络办公室主任朱天玲 介绍,设立于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的 红十字国际学院人道法律研究和服务基地 ,由红院学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雅君、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朱天玲、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振中、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律师林继凯、深圳市宏德公益基金会法律顾问方鹏飞发起申请,致力于红十字运动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学术交流等。红十字国际学院是全球首个红十字专门学院,汇聚了全球友人,建立了包括应急管理、灾难医学、急救医学、社区发展等在内的综合性人道学科体系。人道法律研究和服务基地主要研究人道主义援助领域突出存在的法律问题,促进我国人道主义立法、执法相关实践的良性发展,为中国人道主义事业贡献法律智慧和专业服务。一方面,基地联合律师团成员,组成日常工作团队,调研人道法律需求、扩充顾问名录、组织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基地与院校开展合作交流、实操培训和课题研究,深化法律服务实践,并采用志愿服务积分机制,加强社会化服务交付。


04

公益:持续推进,滴水石穿



法律公益越来越成为律所和律师的必要主题工作以及“温度”品牌的构成要素。在“加油·置顶热爱”第三届法律服务业品牌发展论坛暨律新社2025品牌盛典上,发布了 “律新社2024年度杰出社会责任品牌律所” 奖项,多家律所荣获此奖项。法律公益也正在从专业公益、行业公益和社会公益等多角度推进,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千人法律公益项目,就是将专业公益、行业公益和社会公益全面融合。将法律人职场成长、专业传承、法律咨询及公益服务融合,在助人中分享感恩,在互助中体验成长,感受助人之乐,培养利他意识。 目前,公益导师、法科生及生态合作方招募通道已开启,欢迎各方报名,共同推进公益项目。


扫码了解&加入“千人法律公益行动”





感恩与公益,是成长的必然体现,也是成长的智慧力量。聚沙成塔,法治有爱;千人同行,未来可期。


相关链接

将热爱置顶 为梦想加油!百强名所名律闪耀品牌“风云榜”丨第三届法律服务业品牌发展论坛暨律新社2025品牌盛典圆满举行

“律新社2024年度杰出社会责任品牌律所”隆重发布

付出爱 成为爱 传递爱!“1000×1000×1000” 千人法律公益行动2月22日启动丨招募开启

以热爱传递热爱丨“千人法律公益行动”导师及学员招募进行中!

腾讯企鹅支教等牵手律新帮公益伙伴 “星星伞”公益拍卖爱心接力丨律新社公益慈善晚会闪耀法律公益之光




END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