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已至,
AI
将与互联网一样,带来新一轮范式革命,人类社会将进一步加速发展。我们精心准备,重磅推出【智能时代专题】,目前已规划
121
篇深度原创研报,将全方位梳理
AI
产业、技术、代表性公司等发展历史、现状、趋势,展望智能时代未来图景,挖掘投资机会。
智能时代专题:Arm(NASDAQ:ARM)
免费版
2,840
字,预计阅读
6
分钟
一、孙正义错失英伟达千亿美元量级收益,决心专注
Arm
,
Arm
成为孙正义新赌注。
2018
年,软银愿景基金出售全部持有的英伟达
4.9%
股权,获得
3,980
亿日元(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价值
36.3
亿美元)。这笔交易在今天看来,正是孙正义错过千亿美元量级收益的机会。
2017
年
5
月,软银收购英伟达
4.9%
股份,当时价值
40
亿美元,成为英伟达第
4
大股东,是孙正义计划布局
AI
领域的重要一步。持有
1
年多之后,孙正义最终选择卖出英伟达,很大程度在于当时英伟达营收持续低迷。
如果软银没有出售英伟达
4.9%
股权,按照英伟达高峰期
3.45
万亿美元市值计算,软银持有股权价值
1,690
亿美元。
2016
年,孙正义描绘宏伟蓝图,计划收购英伟达,将
Arm
与英伟达合并,打造
AI
时代科技帝国。软银
320
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
,孙正义讲述的是关于物联网的宏大故事。软银收购
Arm
后
1
个月,孙正义与英伟达创始人、
CEO
黄仁勋,在孙正义位于美国加州家中,就收购英伟达进行
4
小时深入讨论。
英伟达当时市值约
600
亿美元,黄仁勋持股
2.5%
。孙正义提出慷慨的提议,表示收购英伟达后,将赠送黄仁勋
7.5%
股份,把黄仁勋在英伟达持股比例提升至
10%
,继续将英伟达交给黄仁勋管理。黄仁勋拒绝孙正义,表示自己不是为钱而工作,不想成为孙正义手下。
2020
年,共享经济泡沫破灭,孙正义投资遭受重大失败,投资的共享办公平台
WeWork
、共享酒店品牌
OYO
、共享出行
Uber
等表现很差,孙正义在共享经济赛道巨亏上千亿美元,只能靠出售阿里股票与
Arm
渡过难关。
为避免失去
Arm
,孙正义探索通过英伟达
400
亿美元全资收购
Arm
,软银将获得
180
亿美元现金
+220
亿美元英伟达股票,软银将持有英伟达约
10%
股权,成为英伟达最大股东。
收购最终被英国政府以反垄断名义叫停,英国不希望本土最大芯片企业被收购,孙正义再度错过投资英伟达机会。
2022
年
2
月,软银宣布终止向英伟达出售
Arm
,
Arm
转向准备
IPO
。孙正义认为软银需要寻找下一个重大赌注,不要害怕它是否会成功或失败。
孙正义随后决定专注
Arm
,在软银内部花费最多时间的项目是
Arm
。孙正义每天都与
ARM CEO Rene
保持紧密沟通,通过
WhatsApp
、
Zoom
、电话,每天进行
5
~
10
次交流。
二、孙正义依托
Arm
布局人工超级智能
ASI
,
Arm
成为软银
AI
时代的先锋。
移动互联网时代,
Arm
以低功耗优势,悄然崛起。
当其他对手还在为功耗与性能的平衡而挣扎时,
Arm
以低功耗设计,赢得市场青睐。全球
99%
手机市场,目前由
Arm
技术支撑,几乎可以说是占据
100%
市场份额。
随着
AI
智能时代到来,孙正义决定将软银使命定位于推动人类进化,押注人工超级智能
ASI
。
人工超级智能
ASI
,作为人工通用智能
AGI
升级版,智能水平是人类
100
倍、甚至
10,000
倍,将推动人类社会巨大进步,
Arm
在其中将扮演关键角色。
孙正义表示,
Arm
在云端、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边缘计算包括手机、汽车、机器人等设备。
Arm
芯片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出货量全球最大,未来将扩展到
ASI
世界中。
Arm
无法单独完成这一切,
Arm
与英伟达等合作,英伟达自研
CPU
使用
ARM
授权技术,微软、谷歌、亚马逊、甲骨文等公司也使用
ARM
技术。
ASI
世界中,
AI
芯片必不可少。
Arm
与英伟达、
AMD
、英特尔等公司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
AI
数据中心。
AI
浪潮中,计算核心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传统
CPU
,作为通用计算领域主宰,以强大灵活性与广泛应用场景,一直是计算世界中心。随着
AI
技术飞速发展,加速计算需求日益凸显,
GPU
与其他专用
AI
芯片开始在这一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AI
芯片成为芯片巨头竞相争夺的新赛道,软银通过内部研发与外部收购相结合,快速补齐在
AI
芯片领域短板。
软银借助
Arm
在移动端优势与
Graphcore
在数据中心高性能训练与推理领域创新,打造覆盖云端到终端的完整
AI
芯片产品线,英伟达垄断地位将面临更多挑战。
三、孙正义推动
Arm
数十年来商业战略大调整,挖掘
Arm
垄断地位市场价值。
Arm
已成为软银旗下核心企业,软银持有的股票投资中,超过一半是
Arm
。孙正义积极探索提升版税收入,提高
Arm
变现能力。
电信设备市场中,根据设备价格收费是种普遍的商业模式,在高通、诺基亚、爱立信等专利授权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
Arm
来说,抛弃此前长期实施销售策略,调整定价策略,这种转变并非易事,涉及到重新评估与调整与客户间长期合作关系、市场对新定价模式接受度。
四、
Arm
、
x86
、
RISC-V
三国杀,
Arm
积极挑战
x86
主导领域,后起之秀
RISC-V
表现亮眼。
指令集架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核心,
x86
与
Arm
占据垄断地位,开源
RISC-V
崛起。
市场上目前主流指令集架构是
x86
与
ARM
,
x86
基本垄断
PC
、笔记本电脑、服务器领域,
ARM
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全球对芯片自主可控需求增长,与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领域需求不断扩大,
RISC-V
在学术界与工业界得到广泛关注应用,逐渐成为第三大指令集架构。
Arm
凭借高能效、低成本、可定制化优势,成功向
x86
占领的服务器
CPU
市场渗透。
AI
智能时代,服务器作为
AI
工厂基础设施,市场空间巨大。
IDC
数据,
2023
年
Q1
,
Arm
服务器出货量市占率约
10%
,
Arm
在服务器市场生态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
服务器
CPU
市场,经历从早期精简指令集
RISC
多足鼎立,到复杂指令集
CISC x86
统治市场,到如今
ARM
架构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在数据中心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Arm
早在
2008
年便开始觊觎服务器
CPU
市场,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直到亚马逊云入局,亚马逊云
2015
年收购以色列芯片设计企业
Annapurna Labs
,
2017
年推出首款自研网络芯片
Amazon Nitro
,
2018
年基于
ARM
架构推出首款
Amazon Graviton
处理器,标志
Arm
在数据中心领域正式站稳脚跟,其他中美大厂纷纷加入自研处理器行列,
ARM
架构在服务器
CPU
市场的声势愈发壮大。
基于
Arm
的产品在数据中心成功部署,开启
Arm
在数据中心领域机遇。
省电是数据中心关注重点之一,考虑庞大规模体量,每个芯片节省几瓦特都很重要。
ARM
架构凭借设计自由度高、高能效、低成本等优势,成功获得亚马逊云服务
AWS
青睐。
2018
年
11
月,亚马逊云服务
AWS
推出更便宜的计算服务,基于采用
ARM
处理架构服务器芯片
Graviton
,可在使用更少能源情况下运行,降低成本。
AI
正深刻改变
PC
生态技术架构,
ARM
架构开始侵蚀
x86
市场。
PC
领域,
x86
架构凭借先发优势、与
Windows
系统绑定,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庞大的
x86
软件生态,成为英特尔护城河,大量为
x86
芯片优化的计算机代码,很难在其他架构上直接运行。
ARM
架构以低功耗、高性能、高可扩展性等优势,在移动端取得压倒性胜利。
Arm
阵营,如今正在向
PC
领域发起进攻,苹果率先在笔记本产品中采用自研
M
系列
Arm
芯片,微软推出
Windows on Arm
计划与产品。
版税战略变动,开始影响
Arm
基本盘,为竞争对手
RISC-V
崛起提供机会。
三星随后宣布组建
CPU
核心开发小组,计划
2027
年前使用自主内核开发
CPU
。高通作出强势反击,决定自主研发基于开源指令集
RISC-V
的处理器。
2021
年中期起,苹果已在
RISC-V
技术上进行研究,可能在某些领域与产品上尝试应用,或将其作为备选方案。苹果与
Arm
最新许可协议,在
2023
年
9
月签署,将延续到
2040
年以后,
Arm
公司一直试图重新谈判费用问题。
RISC-V
是基于精简指令集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被视作
ARM
架构最佳替代方案。
RISC-V
架构由图灵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David Patterson 2010
年提出,能生产与
ARM
芯片性能相似产品,减少约
50%
芯片面积、
60%
芯片功耗。
RISC-V
国际基金会数据,
2022
年
RISC-V
累计出货芯片数量达
100
亿,与
ARM
的
2,870
亿相去甚远,但
ARM
架构用
17
年完成
100
亿内核出货量,
RISC-V
只用
12
年,预计
2025
年
RISC-V
架构的处理器核出货量将突破
800
亿个。
六合年度报告全库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时代专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时代专题第二季,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时代专题第一季,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六合商业研选付费专题报告,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元宇宙专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头号玩家第二季
,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头号玩家第一季,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电动汽车专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