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关于自我投资的重要性,而不是投资他人。文章指出,很多人对伴侣、孩子或朋友的付出是基于期望回报的人性表现,但这种心态可能导致更多痛苦和纠结。作者认为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包括心态、健康和能力的提升。通过自我投资,个体可以获得享受过程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健康的肉体和心态,以及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对于为他人付出和投资他人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旨:强调自我投资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生活中很多决策体系都是基于投资原理,但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包括心态、健康和能力。通过自我投资,可以获得享受过程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
关键观点2: 投资与期待回报的心理表现。
文章中提到,人们对伴侣、孩子或朋友的付出往往带有期望回报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是人性天然的损失厌恶在起作用,但过度依赖这种期待可能导致更多的痛苦和纠结。
关键观点3: 自我投资的重要性及收益。
作者认为,与其投资他人或期待他人回报,不如将精力投向自己。通过投资自己的心态、健康和能力,可以获得更多收获和成长。健康的肉体和心态以及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对于为他人付出和投资他人也非常重要。
关键观点4: 真正的喜欢的含义。
文章指出,真正的喜欢应该是不求结果,只要过程的。很多人所谓的喜欢可能只是假性喜欢,真正的喜欢应该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正文
不是伴侣、不是孩子、不是朋友,而是这个处于动态变化的你。但往往很多人是顺序相反的,寄希望于他求。比如说,对伴侣好,以此期待对方更高的回报。或者是对孩子一味地付出,期待孩子成年之后,回馈自己。我觉得这没什么错,生活中很多决策体系,其实都是投资原理。你选择一个伴侣,说不希望对方好,不希望对方对你好,不希望双方一起是比一个人独善其身好,那必然会不知道参与婚姻的必要性跟意义感。还不如不要呢!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大多都是在找意义,找自洽,找矛盾跟对立的统一。付出指望回报,这是人性天然的损失厌恶在起作用,人之常情。但倘若回回都指望每一次的投资跟选择,都能产出让自己满意的回报,那就是一种妄念。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上的索取,这种妄念常常会过度扭曲,导致更多的痛苦与纠结。我已经不再对他人身上有这种期待了,不是因为我害怕落空。而是求而所得,我只向自己索取。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个理论的锚点不应该是他人,而要放在自己身上。这世界万事万物,他人无法被要求、被勉强、被定义,最好的方法是转念,在自己身上找到解决的方案。境随心生,成佛成魔,在一念之间。所以你与其投资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标的物,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的心充盈起来,心有余才力能足地对他人好。一个不对自己好的人,没办法对伴侣好。一个不对自己好的父母,没办法对孩子好。一个不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没办法对一切的选择充满信心。你实在无法保证自己是不是能一直对一个不可控、一直变化的事物或者人产生持之以恒的真正喜欢。要知道喜欢,两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却隐含陷阱。很多人的喜欢未必是真的喜欢,很多人的喜欢只是假性喜欢。比如有的父母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孩子,但转头又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拼命加注在孩子身上。这很难让人觉得是真的喜欢。更甚者,有的父母下重注,付出时间、金钱、资源、精力来陪伴孩子,但是到头来,孩子依然很普通,自己的心态就崩塌,对孩子的态度急转直下。当然是,可是人做不到。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神性,那大家想要的都是有条件的喜欢,只要没有反馈,就痛苦,就不想再喜欢了。你一旦没办法平心静气地接纳一切结果的发生,如其所是。那么就会一直在一个果上追寻,长期以往,影响的反而是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为什么不要投资别人?投资别人,就容易有得失心,有分别心,害怕损失,害怕有去无回。但是倘若你把向他人所求,放在自己身上,投资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能力,那么转念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拥有了享受过程的能力。就像赚钱,你指望伴侣赚,那就会总盯着一个结果。但你指望自己赚,就不一样了,时间、精力、心力包括金钱都投入在自己能产出的部分。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得到升级,那你的价值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不是更划算吗?长期有价值的。只能确定一件事,就是漫长的一生中,那个真正与自己相伴的人,才更值得投资。而这个人,大多时候只是你自己而已。纵使你想要投资别人,你想为他人付出,倘若没有一个健康的肉体跟心态,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你就无法把这份爱拿出手。一个渴望变得更好,渴望本自具足的人,在伴侣眼里不会差,在孩子的眼里也不是自私的父母,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体验生命过程,尽情而活的人。点亮【赞和在看】,让钱和爱都流向你。
一位谈钱羞耻,希望通过正确认识金钱疗愈自己的30+女性。每天分享一个金钱有关的小故事和观念,突破思维,终身成长,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