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近期出现断崖式下跌,废钢出口市场则突然暴增。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分省市来看,废钢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出口量达1.4万吨,福建省出口量在1048吨。从出口国家及地区来看,出口中国香港6738吨,占比达43.9%;其次是出口越南3604吨,占比23.5%;出口印尼2425吨,占比15.8%;出口印度1506吨,占比9.8%;出口中国台湾1067吨,占比7%。
记者采访发现,现实的情况更为复杂,废钢属于可再生资源国外抢着要,但国内大钢厂更喜欢铁矿石,而以往消化大量废钢资源的中频炉厂“拆的拆停的停”,就算是用转电炉也没取得生产许可,导致大量的废钢堆积如山。这就不难解释,钢铁厂对废旧钢铁弃而不用却对高昂的进口铁矿石爱不释手。
对此,唐山某钢铁企业负责人王思军向记者坦言,“不是不想用,而是现在钢铁行业只剩下高炉跟电弧炉,电弧炉用的是铸铁,只占用废铁的一小部分,加之电炉生产需要产能许可证,没有许可证的也不敢用”。
“随着全面取缔中频炉落后产能的推进,大量的废钢暂时无处可消化,既使长流程的钢厂能够提高废钢用量,受到工艺的限制,也不可能大量使用。这使得目前废钢供应过剩,价格偏低,一些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徐向春说,这是废钢出口的最主要的原因。
不过,徐向春认为这并不正常。“目前废钢出口要征收40%的出口关税,但通过征收出口关税的方式限制废钢出口,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应当把大力发展短流程钢厂放到议事日程上。”徐向春说,中国废钢的供应,目前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未来十几年可能会达到3亿吨。
事实上,中国废钢短缺的现象目前正在迅速地转变。“中频炉的事件就充分证明,目前中国废钢的供应量已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徐向春说,中频炉是一种落后的产能,目前产能有1亿多吨,一年产量达到6000万至7000万吨,而中频炉恰恰用废钢作为原料。
“如果不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钢厂加大废钢利用,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就会延迟”。徐向春分析称,中国由于钢铁的长期发展依赖于铁矿、焦煤为主原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的钢铁生产,而短流程(电炉)比重仅有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