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互联网+教育”产业专业园区;“互联网+教育”助力创新创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观点丨吴颖惠:积极应用智能化设备与产品,创设人工智能学习环境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9-05 11:33

正文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孩子头脑变得越来越聪明,身心变得越来越健康。当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还是大班级教学。班级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与技术手段,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学习内容载体,技术手段是教学过程的支撑,这是教学几百年不变的基本规律。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支撑力量越来越彰显,从最早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到变教为学的资源推送,再到今天数字教师的出现,都表明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甚至有了“智能人”代替教师教学的发展趋势。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吴颖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智时代。数智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起。


一、积极创设人工智能学习环境

AI进入教育,首先需要对教室及校园的学习环境进行重建,需要建设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实验室和智慧操场等,以及以教育教学“业务流”为核心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平台或软件。否则,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支撑教学的作用就没法发挥出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协助管理、智能学情分析、精准资源推送等也无法进行。因此,智慧校园学校环境建设与改造就显得极为重要。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知名的科技、教育强区,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智能化、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开展了区域互联网基础环境建设与改造,完成了教育云、网、端的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同时进行智慧校园环境改造与建设,基本上建设成了互联互通、万物互联的新型教学环境。目前,海淀区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的教室完成了互联互通的智慧化建设改造。

当前,海淀区正在努力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校内校外联通、虚实结合的教育环境新生态。借助智能科学探究实验室、艺术化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积极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支撑作用。


二、积极应用智能化设备与产品

生成式人工智能到底能帮教育做哪些工作?显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问题咨询、文稿撰写、课件生成、数据分析、图像生成、音视频合成、数字人生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此引发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依靠精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学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人工智能支持教学变革,需要相对成熟的技术设备、设施和产品。这些设备、设施和产品是新技术的载体,它们可以是各种软件平台,也可以是具体的设备设施和产品。比如,在“AI+艺术”教学中,需要一些软件、平台或资源;在“AI+语文”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使用大模型修改作文、写作文,仍然需要教育的“大模型”平台;在“AI+体育”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智慧体育设备能够对学生的体能、体质、血氧进行随时监控,确保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了孩子的运动兴趣,促进了身心、体质、体能的健康发展;在“AI+阅读”教学中,需要“朗读亭”等智能阅读设备产品配备,保障孩子的既有文字性阅读又有声音性的阅读。


三、积极建设人工智能学习课程

中小学除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教育变革红利以外,更多是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进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向教育应用层面纵向发展。中小学承担着让孩子从小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任务,需要学校不断建设、开设和完善人工智能课程。需要各个学校在原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更多选修课程,随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实践,比如,开设一些初中、高中贯通的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以必修或选修的课程模式来促进人工智能教育进学校。

海淀区建立针对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实验班,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进行连续性的人工智能学习,开展人工智能人才的早期培养。实验班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基础相关课程,比如,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培养课程、人文素养科学艺术的培养课程、工程应用的培养课程等,其目的是让孩子们早一点接触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体验中学,以“做中学”“思中学”“读中学”等教学方式,开展人工智能的项目化学习,从小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

总之,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的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在数智时代,中小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孩子的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体验。要防止智能化设备带来的认知外包问题,机器在向人学习,人也在向机器学习,但我们不希望孩子像机器一样的思考,而是要让孩子有更灵活的知识、更智慧的头脑、更美好的心灵、更健康的体魄、更勤劳的双手,成为真正有思想、有学识、有素养、有能力的智慧之人。因此,教育永远要致力于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是智慧教育应用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关注官方视频号
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