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门财经
进门财经是专注金融领域的财经直播平台,聚焦金融信息传播生态,以分析师路演直播为核心,延伸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三板公司路演、金融培训和财经社群活动等各类财经领域的直播场景,为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证券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进门财经

动力电池迎来报废潮,回收公司首推格林美

进门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9-28 18:20

正文

众所周知,我国的电动汽车在2014年到2017年经历了一番爆发式销量增长,年化增长达到了118%。与之相伴的事动力电池的出货量激增,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 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车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动力电池的寿命相对内燃机要短得多。 以当下动力电池的主流原材料为例,磷酸铁锂电池的平均使用寿命是4-6年,而三元电池的使用寿命更短,仅有2-4年。 根据规定,新能源车电池性能下降到新电池的80%就需要更换,结合电动汽车的销量爆发,一个事实引起了市场的注意:2018年将是动力电池的“报废潮”。 预计将有9.22万吨,价值50亿元的动力电池再今年集中报废,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将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飙升至150亿元。在这样的回收浪潮中,有两家公司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每一个动力电池都会随着使用而损耗寿命,具体表现是电池的容量会越来越小, 当电池的容量低于其出场容量的80%时,便不能再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必须要进行回收。但回收的电池依然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即“梯级利用”, 例如商业或家庭储能,尤其是当回收动力电池应用于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光伏、风电等平价上网的新方式时,有助于降低储能成本,打开储能空间。但梯次利用也仅适用于电池容量尚且高于20%的生命阶段。当容量低于20%,电池就只能进行报废回收。2016年1月5日,发改委下发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就明确了电池的利用原则:先梯级利用后再生利用,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2014-2017年,电动汽车销量从7.5万辆增加到77.7万辆,动力电池总出货量从5.9GWh增加到了38.2GWh。同时,自2009年到2015年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中原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由44%上升到了63%,主要原因是科技的发展降低了非原材料的成本,预计到2020年,原材料成本降飙升至80%,这意味着每一个废旧动力电池80%的成本可以得到回收。


动力电池的回收主体分为三类,分别是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商),电池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还有第三方回收利用资源再生企业。 政策同样也明确了动力电池的回收责任主体,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和进口商承担电动汽车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动力电池生产商和进口商承担电动车售后服务体系之外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梯级利用电池生产企业承担梯级利用的责任,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承担的所回收的报废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的回收责任。另外,用户所更换下来的动力电池需要到规定的回收企业处拆卸,报废的电池也要交给回收企业,租赁公司、公交车公司和出租车公司也是如此,而回收公司所回收的旧电池则需要交售给梯级利用企业或再生利用企业。


分析各类主体的业务特点,不难发现第三方专业回收机构在电池回收方面更具优势,这不仅因为锂电池的回收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更因为第三方机构能够充分整合锂电池回收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从而更加快速地扩大电池回收的规模。 但是汽车生产企业依然将是产业链的核心,第三方电池回收龙头需要绑定主流电动车企才能维持货源的稳定。


而第三方电池回收企业中,行业龙头当属格林美与光华科技。 两者均从供给和需求两段提早布局,一方面拓宽前端回收渠道的覆盖域,另一方面通过自建生产线扩充产能,并与利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保障下游需求顺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连岳  ·  你欠我一个成长
7 年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ヽヽ、ヽ珠三角本周都是这种天气
7 年前
互联网行业观察  ·  揭秘!微信上最秘密的订阅号……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