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路在隐身
发布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路在隐身  ·  联合国媛,配得感,贵圈真乱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路在隐身

两个游戏运营人

王路在隐身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12-20 21:1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安静在LOL手游上线前做游戏内容的过程以及后续的一些经历,对徐川以及业界情况的观察和反思。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游戏内容创作的变迁与用户需求的变化

随着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游戏内容创作者需要在细节和内容传播方式上做出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关键观点2: 游戏公司运营策略的变化与挑战

游戏公司需要转变思维,从注重流量转向注重转化率,同时也需要适应新的用户群体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运营策略。

关键观点3: 个人发展与行业变迁的关系

个人在行业中的发展受到行业趋势和变化的影响,需要不断适应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特色,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正文

安静是在LOL手游上线前做游戏内容的。那时端游日活已经跌破千万,大厂们都在转型手游。她刚发布第一个作品 - 一个打野刷野路线的动画。和市面上那种直接录屏的教学不同,她用四格漫画解释每个细节:野怪的表情暗示玩家该注意什么,一个技能的前摇时间相当于人走几步。整个行业都在追热点,她这种讲究细节的风格显得格格不入。同期爆料某主播深夜开黑的号,随便一条就破了百万。


正犹豫要不要转型时,后台收到一条私信:你这个内容很特别,是真的懂游戏。是徐川发来的,前通讯巨头的运营主管,靠着游戏号起家。安静搜了一下,发现他手底下管着上百个账号,最大的一个三千万粉,主打爆料和瓜料,账号简介还挂着某游戏公司的官方认证。


他们在运营群里聊得来。安静问他一些规则,比如为什么早上发的视频涨粉慢,为什么竞品的标题党效果好。徐川对平台算法门清,给她看了不少内部数据:爆料最适合晚上发,因为情绪脆弱的人更容易被煽动;教学适合下午发,因为上班族在犯困,需要提神。他说一个好的游戏号,应该像调酒师,知道什么时候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


有天徐川给安静发了条语音:来带个组吧,给你配三个文案两个剪辑,想做什么都行。语音刚发完就补了张截图,是他们公司最新的"内容量化评估系统"。表格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内容类型、发布时间、互动率,最右边一栏写着"转化预期"。安静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现在游戏公司要的不只是流量,更看重能不能转化成下载。


安静去面谈那天,正好赶上他们的周会。一个叫小王的运营在说:"现在竞品都在蹭手游上线的热度,我们要不要跟?"小王是从某游戏论坛出来的,最早做端游攻略起家。徐川打断他:"你还是老思维。现在不是比谁更懂游戏,而是比谁更懂用户。你看后台数据,那些专业性强的号,涨粉是快,但跳转到游戏的很少。反而是那些看着不专业的生活化内容,转化率高得多。"


小王还想说什么,旁边一个女生接话:"对,比如我们上周那个'上班族上分攻略',播放量不高,但下载率是平均水平的三倍。"徐川说这就对了,现在的用户都是休闲玩家,谁还在乎那些细节。他说这话时,小王低头看着笔记本,表情有点失落。


会后徐川请安静吃饭。路过工位区时,看到小张还在剪视频。徐川介绍说这是他们的王牌剪辑,从端游时代就开始做。小张苦笑:"那会儿好做多了,玩家都很专业,我随便剪个对线集锦都有人看。现在得做好几个版本测试,昨天通宵改了一个,完播率还是不到20%。"他转头问安静:"听说你是做动画的?现在这行情,做动画不会太费时间吗?"


饭桌上徐川谈起了他的创业史。"我刚来抖音的时候,也是从游戏教学开始做的。那会儿米哈游来谈合作,说我们的教学做得太细了,玩家看不下去,建议多剪一些高光时刻。"他打开手机给安静看数据:"同样是对线教学,职业选手的号完播率就比普通玩家高80%。但真正去学打法的有多少?说白了,大家就是图一乐。现在的用户,上班族居多,谁还有时间研究那些细节?"


他最近在布局手游。"以前我们也纠结过是不是要坚持做精品内容,但你得看数据啊。"他给安静看了个企划案,叫"高能时刻矩阵":每个游戏号配三个主播,专门剪辑高光操作,再找职业选手配音。"现在手游玩家时间都很碎片,注意力更短,内容最好两分钟内说完。你的风格确实专业,但现在谁还看得进去那些细节?游戏圈就这样,不服刷,刷服你。"


接下来几个月,徐川开始频繁约安静吃饭,每次都带着他的团队。席间聊起公司近况,一个文案妹子说自己总算适应了,现在一天能写十个版本的文案。徐川很得意:"看,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方法,要用数据说话。你们记住,现在不是比谁更懂游戏,而是比谁更懂用户。"


小王坐在角落里没说话。等徐川去接电话,他才小声对安静说:"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些数据里有多少是真的。前两天竞品都在压热度,我们号的数据一下就掉了,徐总立刻让我们找水军刷数据。这种时候我就想,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


转机出现在一个项目会议上。安静去某游戏公司汇报,遇到以前的同事小新。看完方案后小新说:"你还在坚持这种风格啊?知道为什么徐川一直想挖你吗?他们那些号现在都被平台盯上了,每个号的数据都有注水。光今年就倒了十几个千万级的号。他最近在拉投资,正好需要你这样的'清白户'。"


安静这才留意起徐川的朋友圈。他每天都在发:五点读书,写复盘,周末骑行。给每个下属都定了运动指标,做了张表格记录。有人完不成,他就说:"这点小事都坚持不了,怎么做好内容?"但他从不提公司里的加班文化:凌晨三四点的测试数据、随时待命的舆情回复、永远改不完的文案版本。


有天刷视频,安静看到一个很眼熟的内容:她的打野教学被改成了"顶级野王教你上分",加了特效和解说。是徐川公司的新号。他很快来道歉:"新来的运营不懂事,我马上让他们改。"然后话锋一转:"但你看这版本的数据,比原版高了三倍。要不要来公司坐坐?"


安静仔细看了那个二创视频。开头加了段职业选手操作,中间删掉了细节讲解,最后打出"更多技巧看主页"。评论都是"学到了",但问具体打法的一个没有。这时徐川发来个企划案,说要做"游戏教学矩阵",每个游戏配职业选手和主播,让她保持动画风格。但她知道,一旦加入这个体系,她的内容就会被KPI绑架。


她委婉地拒绝了。徐川回得很快:"我就知道你会拒绝。你这种坚持原创的态度,在这行已经不多见了。以后有机会再合作。"但他还是经常约安静吃饭,每次都带上几个业内大佬。饭局上永远在聊流量和转化:某直播平台要做游戏区,某手游要招大V,某游戏准备开新服。原来每个游戏公司都有自己的KOL名单,定期会给这些号独家爆料和测试资格。


几个月后,徐川开始内测一个运营工具,号称是为游戏UP主量身定制。安静被邀请做测试,随手写了份反馈,主要提了些使用场景的问题。第二天徐川就发了篇长文,用她报告里的例子,把这个产品批得一无是处。很快,他自己的同类产品上线了,还把她吐槽过的功能都包装成了收费项目。最贵的叫"内容规划师":承诺基于大数据分析,提供游戏内容规划方案。


三年后,安静在小红书刷到徐川的课程广告:"我做游戏号一年,从0到1000万粉。"有个95后女生在下面留言:别报名,交了钱全是套路。私聊才知道,课程90%都在讲数据分析和涨粉技巧,还要求学员每天打卡交作业,交不够数量就无法解锁下一节。


现在徐川改做直播孵化了,但他的主播天天就知道卖课。倒是他以前的实习生来应聘,说在那里学到很多。安静问她学到什么,她说:"在那看多了数据,现在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号是真粉。"说这话时她表情复杂,像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往事。


前两天安静在朋友圈看到徐川换了新头像,西装革履,胸前别着创业导师的证件。配文是:很荣幸担任网红经济峰会的特邀讲师,分享新机遇。底下一堆陌生ID在转发,但那些曾经捧场的游戏圈大佬,一个都不见了。


安静关掉朋友圈,打开工作台。最新的视频数据一般,但评论区都在讨论游戏机制。最近她做了个新尝试:把游戏里的数值转化成现实场景,比如一个技能的前摇时间相当于人走一步要多久。没想到反响不错,很多人说终于理解为什么自己总被大招打断。


窗外夕阳正好,给工位上的仙人掌镀了层金边。这株仙人掌是去年冬天下的芽,长得很慢,但新长出来的刺格外锋利。前台小妹说:这么慢,得长到什么时候去。安静笑了笑:慢就对了,反正游戏这个圈子,沉得住气的人才会被真正需要的人看见。


至于徐川,他大概永远不会明白:有时候坚持做一件真正打动人的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就像这株仙人掌,不知道要开几年才会开花,但至少它的刺,已经足够锋利。


舒适圈焦虑,积极发呆,哪来的自信?

为什么不回我微信?

慕强,向上社交,共同体

联合国媛,配得感,贵圈真乱

来世,意识,大脑

冬夜的旅人在麦当劳

让AI写出合格故事的prompt

最后的病人

关于高血压,这些你不可能全知道

龟毛研究,佛教心理学,终极关怀的回应

取悦,乙女游戏,决斗与尊严

35岁困境、跳出小圈子、擦边贬值

养生、玄学、欲望、禁忌